2021年03月11日发布 | 2295阅读
脑血管外科

颅内出血患者进行CTA检查必要性分析

孙博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郑锋

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刘创宏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沙特阿拉伯哈立德国王大学医学院放射科的Ghazi Alshumrani等研究在临床疑似颅内出血或经CT平扫显示颅内出血患者进行CTA检查的必要性。结果发表于2020年11月《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Alshumrani G, et al. Clin Neurol Neurosurg. 2021 Jan;200:106379. doi: 10.1016/j.clineuro.2020.106379. Epub 2020 Nov 21.】


研究背景



脑卒中是一类致死致残率极高的疾病。约20%脑卒中为出血性,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影像学检查对脑卒中患者至关重要,除诊断外,在判断潜在病因和治疗方案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于颅内出血患者来说,CTA是常用的成像技术。而且与其它血管成像有良好的相关性。文献资料指出,58%出血性卒中患者CTA检查的结果为阴性。因此,为避免CTA的辐射危害和造影剂的相关并发症,如何权衡利弊进行CTA检查是重要的议题。沙特阿拉伯哈立德国王大学医学院放射科的Ghazi Alshumrani等研究在临床疑似颅内出血或经CT平扫显示颅内出血患者进行CTA检查的必要性。结果发表于2020年11月《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在线。

研究方法



该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30日期间120例CT平扫确诊的,或高度可疑的出血性卒中、经CTA检查的患者资料。患者均采用64层CT增强扫描,获得的图像输入专用工作站后处理作多平面重建。研究目标局限于CTA动脉期检测到的异常,除外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CTA可以显示的内容有颅内血管正常、动脉瘤、动静脉畸形(AVM)、动脉夹层、血管瘤、发育性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畸形等以及与出血不相关的异常改变,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和肿瘤。

研究结果



纳入的120例患者,平均年龄46.2岁,89例(74.2%)男性,颅脑外伤者21例(17.5%)。82.5%患者接受CTA检查,9.2%行颈部和颅内动脉CTA。其中,48.3% CTA正常,26.7%诊断为动脉瘤,8.3%为AVM。右侧血管异常者占56%,双侧异常占10%。颈内动脉(ICA)是常见的受累动脉,占15.8%,其次是大脑中动脉(MCA),受累率12.5%。


CTA检查的指征是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出血,占31.7%;其次为非创伤性脑实质出血,占19.2%;外伤者占17.5%。24%非创伤性脑实质出血,伴或不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能有潜在的动脉瘤或AVM。31.7% CT平扫未见出血的患者,55% CTA表现正常。42.1%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能存在颅内动脉瘤,18.4%有AVM。13%非创伤性脑实质出血患者可能患有动脉瘤。40%非创伤性脑实质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存在动脉瘤,10%为AVM。


47.6%创伤患者CTA正常,48.5%非创伤患者CTA正常。在非创伤患者中,CTA发现颅内动脉瘤和AVM比创伤患者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创伤患者中,常见的受累动脉是ICA,占38.1%;而非创伤患者中,15.2%受累动脉为MCA(P=0.013)。


CT平扫显示无颅内出血的患者,CTA正常占36.8%;而在CT平扫显示有出血的患者中,CTA正常占53.6%。无出血的患者经CTA诊断动脉瘤的比例为23.7%,而在有出血的患者CTA诊断动脉瘤的比例为28%。CT平扫上无出血的患者中,有18.4%患者可能诊断得其它相关的血管异常,而在有出血的患者中则无其它相关的血管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最后的结论为,CTA是一个有价值的诊断工具,可以确定43%的患者发生出血性卒中的原因。但由于较多病例CTA表现为正常或与出血无关,因此在选择患者进行CTA检查时应结合临床判断,以便减少辐射暴露的风险和静脉注射碘化造影剂的副作用。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