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常说的脑出血实际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其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重要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在长期高血压的影响下,脑内小血管管壁发生玻璃样变从而导致血管壁薄弱,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容易破裂而导致脑出血。
情绪激动是脑出血的又一重要诱因。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所致。
酗酒可引起血压增高或凝血机制改变和脑血流加速而促发脑出血。许多人往往并不是酗酒,就是逢年过节或遇高兴事,比平时多饮一些,但加上基础性疾病,可能就此危及生命或留下终身残疾。
腹压过度增高可引发脑出血。发生在卫生间的病人,多是由于腹压过度增高所引起的。尤其是有高血压病伴便秘者,排便时过度屏气使腹压骤然增高而引发脑出血。
长期吸烟可促发动脉硬化,使血管脆性增加。在特殊情况下,大量吸烟可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等系统的变化,从而引发脑出血。
洗热水澡引起脑出血,也是常发生在卫生间的情况,可能由于洗热水澡时,血管扩张、脑血流加速所致。
冬秋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转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会诱发脑出血。


运动和语言障碍
运动障碍以偏瘫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呕吐
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在脑较深部位的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
眼部症状
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
头痛头晕
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1、已有高血压的人群,一定要按时服药,定期监测。
2、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保证足够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饮食以清淡为宜,少食动物脂肪或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可多吃水果、蔬菜和鱼类等。
4、严禁吸烟酗酒,烟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对高血压更有害,并能引起血管痉挛。
5、保持大便畅通,避免过度用力排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软化粪便,以免血压突然增高。
6、注意季节变化,防寒避暑,适当增减衣物,高温对机体有一定影响,避免使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血压波动幅度加剧而发生意外。
7、蹲下、弯腰及卧床、起身或改变体位时,动作必须缓慢,可用头低位及眼睛向下方式渐渐起身,切勿突然改变体位,防止发生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