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8日发布 | 4347阅读
内外兼治,坚持PCNSL多学科诊疗,发挥好神经外科先导作用

葛明旭

山东省立医院

赵鹏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达人收藏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作为临床罕见的病理类型,具有怎样的疾病特点?神经外科在PCNSL诊疗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今天我们很荣幸能邀请到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葛明旭教授、赵鹏教授为大家分享关于PCNSL外科诊疗方面的内容。







葛明旭 教授

山东省立医院


不容乐观——PCNSL危害大,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脑实质、软脑膜和脊髓等部位,而没有全身其他淋巴结或淋巴组织浸润的淋巴瘤,它不同于全身性淋巴瘤的中枢神经浸润,病变仅限于中枢神经系统,即脑和脊髓。这是第一个特点;其二,PCNSL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在所有的脑瘤当中占2~3%;其三PCNSL的病理特点为90%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葛明旭 教授

山东省立医院


举足轻重——神经外科在PCNSL诊疗中起先导作用



1.患者往往首选神经外科为治疗科室

得了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患者,往往常出现头疼、头晕等症状,并且患者在出现这些症状后,往往首选神经外科门诊进行治疗。


2. 神经外科为PCNSL多学科诊疗的核心科室

在神经外科,一般先让患者做磁共振检查,发现颅内有占位性病变,然后根据磁共振的特点,大体怀疑是淋巴瘤,特别是对有占位效应,或头疼明显加重的患者,并且符合手术指征,神经外科就需要手术切除肿瘤,手术切除肿瘤以后,需要做病理检查来进一步确诊;对于占位效应不明显的患者,一般是在神经外科初步判断后,采取立体定向活检做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进而到相应科室,如影像科、放疗科、血液科等其他相关科室协同治疗。



赵   鹏 教授

山东省立医院


指南力荐——立体定位活检技术成熟、安全,助力病理诊断


由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病灶部位通常较深、且有的表现为颅内多病灶,手术切除风险大且术后并发症复杂,因此目前仅推荐使用微创技术——立体定向活检取得组织以明确病理诊断,不建议手术切除病灶【1】。2021.V2NCCN指南力荐立体定位导航穿刺作为PCNSL的主要诊断方法【2】


小贴士:

什么是立体定位活检?

其操作流程如何?

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是指利用立体定位系统,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取得肿瘤内部组织,从而满足病理科活检的需求。


关于立体定位穿刺活检的操作流程,首先患者在清晨的时候需要理发,在局麻状态下佩戴立体定向头架,随后患者会被送到CT室或磁共振室进行定位采集数据。数据会传递到立体定位系统中进行设计穿刺通路,通过电脑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以及功能区域,将活检部位放置到肿瘤区域内部具有有代表性的区域,也就是称之为靶点的区域。接着,通路设计好后,推送患者至手术室,在患者神志清醒的状态下,在颅骨打一个3mm的骨孔,并借助立体定向头架系统,将穿刺针缓缓推送至靶点区域进行组织活检,整个治疗结束之后,将患者头架摘掉,当日即可下床活动,次日出院。


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技术是一个比较成熟、安全的技术,临床应用比较普遍。它对临床大夫和患者带来很大获益。手术操作时间短、患者疼痛小、花费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活检能明确PCNSL诊断,并对患者后续治疗提供重大帮助。


赵   鹏 教授

山东省立医院

BTK抑制剂奥布替尼药物脑脊液浓度更高,治疗PCNSL更具潜力


PCNSL侵袭性比较强、自然病程较短、预后较差。通过多学科协作治疗,病人可明显提高生存,但是对于复发难治PCNSL,预后仍然较差【1】

虽然对于挽救性治疗,目前还没有标准治疗方案,仍存在许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但同时诸多新药在复发/难治性PCNSL患者中进展迅速,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BTK抑制剂治疗PCNSL患者疗效卓越,ORR高达77%~89%3】;奥布替尼较其他BTKi,脑脊液浓度更高;奥布替尼BTK占有率个体间差异小,避免因个体差异导致的部分患者BTK抑制效果不佳;同时高占有率持续24h,实现一天一次给药;奥布替尼具有最佳激酶选择性,从而实现最佳安全性,可成为联合治疗的最佳配伍。

此外,免疫调节剂的应用同样给患者治疗带来了希望,其他一些新的疗法也在探索当中,造福更多患者3,4】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可查看)

[1]. Christopher P Fox , Elizabeth H Phillips , Jeffery Smith,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Br J Haematol. 2019 Feb;184(3):348-363.

[2].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ncers. NCCN Guidelines Version 1.2020.

[3]. Illerhaus G, Schorb E, Kasenda B. Novel agents for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evidence and perspectives. Blood. 2018 Aug 16;132(7):681-688.

[4]. Patrizia Mondello , Michael Mian , Francesco Bertoni.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Novel Precision Therapies.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19 Sep;141:139-145.


葛明旭 教授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

擅长各种颅内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

特别是颅内胶质瘤、淋巴瘤的手术治疗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 、舌咽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


赵  鹏 教授


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

功能神经外科/伽马刀治疗中心/神经电生理调控中心 

山东省癫痫学会理事

发表医学论著及综述2篇,SCI3篇


山东省立医院 神经外科简介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成立于1960年,是山东省最早成立的神经外科之一,设有山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岗位等、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山东大学神经外科学硕士与博士授予单位、博士后流动站。设有5个病区6个亚专业,开放床位215张,年住院病人近5000人次,手术3500余台,至今承担包括“十一五”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973项目、国家985规划项目、国家211工程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在学科带头人庞琦教授的带领下,已经形成一支医德医风优良、梯队结构合理、专业组成全面、业务水平高超、团结协作、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医疗团队。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