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1日发布 | 3871阅读

Ugo Fisch教授侧颅底3D解剖课程 | 第3~5集连载中!

唐寅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达人收藏



往期回顾

Ugo Fisch教授侧颅底3D解剖课程 | 第1~2集连载中!

译者的话

  距离Ugo Fisch教授离开我们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Fisch教授对于颅底外科作出的丰功伟绩已毋庸赘述。如果说Yasargil教授是现代显微神经外科之父的话,那么Fisch教授就是与之同时代的侧颅底显微外科之父和现代耳科之父。Fisch教授曾执掌苏黎世大学医院耳鼻喉科达三十年之久,创立侧颅底手术入路达七种之多,其两本经典著作《Tympanoplasty, Mastoidectomy, and Stapes Surgery》、《Microsurgery of the Skull Base》至今仍被奉为该领域的“圣经”。



  笔者在学习交流期间有幸发现了这套Fisch教授解剖和手术的3D视频,顿时如获至宝。此套视频来源于Fisch国际显微外科基金会(Fisch International Microsurgery Foundation,FIMF)的官网(www.fimfch.cn),完全免费,注册即可观看,包含《skull base》和《Temporal Bone-Otology》各13部总计26部视频,涵盖了Fisch教授对中耳、颞骨和侧颅底手术的解剖演示和实战详解。


  此套视频有以下特色:

01

全部由Fisch教授亲自演示和讲解,step-by-step展示各个入路和手术的步骤和细节,对每个技术关键点的来龙去脉都娓娓道来,也许某些操作在如今已稍作改良,但其手术理念和外科思维仍可指导颅底外科甚至其他外科手术的实践。

02

虽然画质在如今的4K时代已显落后,但是采用的左右格式3D立体技术,真实还原了颞骨和侧颅底特有的纵深感,大大突破了二维解剖的局限,放在当下仍是领先于时代的教学大作。

03

每一帧画面都与上述两部专著严格对应,标注了相应的书目、页码和图例号,方便学员快速查阅和深度学习。


  面对如此一部鸿篇巨制,笔者欣喜之余却因没有字幕、难以听清Fisch教授的德系口音而一筹莫展。直到2019年4月在天津环湖颅底大会上,听到FIMF北京分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的冯国栋教授也推荐了此套视频,笔者终于坚定了要为其译制字幕以利于自我学习和分享传播的决心。由于笔者自身能力有限,经过漫长的准备和各方协助,今日终能让这部旷世经典与广大同道见面。


  此次先行译制完成的是《skull base》中节选出来的所有解剖演示部分,分为7集:

1.颞下窝入路A型(上)

2.颞下窝入路A型(下)

3.颞下窝入路B型

4.颞下窝入路C型

5.颞下窝入路D型

6.经颞迷路上入路

7.经耳囊入路


  另外,岩骨次全切作为基础入路包含于上述各入路中;颞下窝入路D型一集的音频质量较差,虽经专业友人处理但仍仅完成部分译制。上述7集将于近期逐部发布。若有余力,后续争取继续推出手术部分和《Temporal Bone-Otology》的内容。


  审校工作由笔者好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刘庆松医师完成,大大保障了译制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感谢冯国栋教授对视频发布给予的大力支持,与瑞士FIMF官方进行了积极的沟通。字幕的3D化处理和后期制作由脑医汇-神外资讯完成,作为国内最大最专业的神经外科数字信息平台,能为国内广大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所有有志于颅底外科的同道们免费分享,这应该也是在大师仙逝1周年之际告慰大师最好的方式之一,也愿大家能有所收获。


本期简介

  第三集和第四集,共计70分钟,Fisch教授在之前颞下窝入路A型完成的基础上,演示了颞下窝入路B型和C型的完整步骤。第五集,15分钟,单独演示了颞下窝入路D型的解剖(由于音频杂音过大,故未完成字幕译制,仅分享无字幕版)。

 

  经典的Fisch颞下窝入路体系(type A、B、C)于1978年提出,可理解为在岩骨次全切(subtotal petrosectomy,SP)的基础上对颞下窝-侧颅底进行不同程度的向前扩展。上集已经介绍,A型虽然以颈静脉孔区为核心区域,但其实际上已通过下颌骨前移位、切除鼓骨(颞下颌关节窝后壁)而开放了颞下窝的后部。B型则将完全磨除颞下颌关节窝、卸颧弓、翻颞肌、断脑膜中动脉(MMA)和下颌神经(V3),以将颞下窝后部牵向下方,并移位岩骨段颈内动脉水平部,从而获得从下向上、从外向内暴露岩尖和斜坡区域的空间,处理该区域以及颞下窝后部本身的病变。C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磨除翼突及翼板,从而可进入其前方的翼腭窝和上颌窦、内侧的咽旁间隙和鼻咽、内前方的鼻腔、内上方的蝶窦和鞍区、以及上方的鞍旁海绵窦和中颅窝。



  颞下窝入路D型将切口移至耳前,故其与A-C型入路体系最本质的区别在于,D型无需进行岩骨次全切(SP),故可保留中耳和咽鼓管功能,也难以直接显露岩骨段颈内动脉。故其针对的区域基本同C型较B型新增的区域(D1);若进一步向前形成冠状切口,则可增加对眼眶后部的暴露(D2)。



  从神经外科的视角来谈谈上述Fisch颞下窝入路。


  B型入路针对的“岩尖-斜坡区域”与神外通常处理的“岩斜区”,在解剖上属于同一结构,但暴露的视角和实际处理的区域却有本质区别。神外入路(Kawase岩前入路、乙状窦前岩后入路、联合岩骨入路、乙状窦后入路等)都是通过磨除骨质和向上(后)牵拉脑叶,获得岩斜区颅内面的暴露,而Fisch入路则是通过向下牵拉颞下窝组织,获得岩斜区颅外面的暴露。由此带来的另一点显著差异是,神外入路是从硬膜外指向硬膜内,磨除骨质是为了减少脑组织牵拉的同时增加暴露,因此骨质往往是正常骨质,入路是通向病变的通道;而Fisch入路基本始终位于硬膜外,因此骨质的切除、入路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病变的切除过程。这些差异从最根本来说,是由两个学科处理的病变类型的不同所决定的(颅内起源vs颅外起源,硬膜内vs硬膜外)。因此,两者虽然类似于殊途同归,但各有所指,是互补而非替代更无优劣。


  C型入路亦是如此,仍是处理颅外起源、累及广泛颅底区域病变的终极入路。但对于通常情况下更为多见的仅累及某一区域的病变,确实有更局限更微创的入路以替代。例如鞍旁区域,Fisch入路打开了海绵窦的底壁,而神外的Dolenc入路则是由顶壁和外侧壁进行处理。当然,Fisch教授在其书中也点明了两种学科术式理念的区别(仍是牵拉的组织和获得的视角不同),这仍是由病变类型所决定的。



  D型入路,在神外历史上,Hakuba教授(orbitozygomatic infratemporal approach,1986)和Sekhar教授(subtemporal-preauricular infratemporal fossa approach,1986)也有相似入路的提出,与Fisch颞下窝入路D型必有相互借鉴。此后各种眶颧入路(orbitozygomatic approach)和Fukushima教授的经颅颞下窝入路体系(anterior、middle)的提出,基本确立了神外处理颞下窝、翼腭窝、鼻咽、咽旁间隙、眼眶等区域的侧方术式。


  随着内镜下经鼻入路的发展,上述侧方的Fisch入路和神外入路已越来越多地被取代。颅底外科的发展,学科间的界限必定被打破,制定最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必定涉及经典入路的拆分、不同入路的重组。而这些的基础,仍是对经典入路的全面掌握和深刻理解。

唐寅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




(观看需要使用左右格式的3D眼镜,淘宝、京东搜索“折叠VR眼镜”,20-40元即可购买)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