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9日发布 | 8091阅读

Ugo Fisch教授侧颅底3D解剖课程 | 第1~2集连载中!

唐寅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达人收藏



译者的话

  距离Ugo Fisch教授离开我们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Fisch教授对于颅底外科作出的丰功伟绩已毋庸赘述。如果说Yasargil教授是现代显微神经外科之父的话,那么Fisch教授就是与之同时代的侧颅底显微外科之父和现代耳科之父。Fisch教授曾执掌苏黎世大学医院耳鼻喉科达三十年之久,创立侧颅底手术入路达七种之多,其两本经典著作《Tympanoplasty, Mastoidectomy, and Stapes Surgery》、《Microsurgery of the Skull Base》至今仍被奉为该领域的“圣经”。



  笔者在学习交流期间有幸发现了这套Fisch教授解剖和手术的3D视频,顿时如获至宝。此套视频来源于Fisch国际显微外科基金会(Fisch International Microsurgery Foundation,FIMF)的官网(www.fimfch.cn),完全免费,注册即可观看,包含《skull base》和《Temporal Bone-Otology》各13部总计26部视频,涵盖了Fisch教授对中耳、颞骨和侧颅底手术的解剖演示和实战详解。


  此套视频有以下特色:

01

全部由Fisch教授亲自演示和讲解,step-by-step展示各个入路和手术的步骤和细节,对每个技术关键点的来龙去脉都娓娓道来,也许某些操作在如今已稍作改良,但其手术理念和外科思维仍可指导颅底外科甚至其他外科手术的实践。

02

虽然画质在如今的4K时代已显落后,但是采用的左右格式3D立体技术,真实还原了颞骨和侧颅底特有的纵深感,大大突破了二维解剖的局限,放在当下仍是领先于时代的教学大作。

03

每一帧画面都与上述两部专著严格对应,标注了相应的书目、页码和图例号,方便学员快速查阅和深度学习。


  面对如此一部鸿篇巨制,笔者欣喜之余却因没有字幕、难以听清Fisch教授的德系口音而一筹莫展。直到2019年4月在天津环湖颅底大会上,听到FIMF北京分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的冯国栋教授也推荐了此套视频,笔者终于坚定了要为其译制字幕以利于自我学习和分享传播的决心。由于笔者自身能力有限,经过漫长的准备和各方协助,今日终能让这部旷世经典与广大同道见面。


  此次先行译制完成的是《skull base》中节选出来的所有解剖演示部分,分为7集:

1.颞下窝入路A型(上)

2.颞下窝入路A型(下)

3.颞下窝入路B型

4.颞下窝入路C型

5.颞下窝入路D型

6.经颞迷路上入路

7.经耳囊入路


  另外,岩骨次全切作为基础入路包含于上述各入路中;颞下窝入路D型一集的音频质量较差,虽经专业友人处理但仍仅完成部分译制。上述7集将于近期逐部发布。若有余力,后续争取继续推出手术部分和《Temporal Bone-Otology》的内容。


  审校工作由笔者好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刘庆松医师完成,大大保障了译制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字幕的3D化处理和后期制作由脑医汇神外资讯完成,作为国内最大最专业的神经外科数字信息平台,能为国内广大神经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所有有志于颅底外科的同道们免费分享,这应该也是在大师仙逝1周年之际告慰大师最好的方式之一,也愿大家能有所收获。


本期简介

第一集和第二集,共计100分钟,Fisch教授step-by-step演示了颞下窝入路A型(infratemporal fossa approach type A)的完整步骤。该入路为Fisch颞下窝入路体系中最为基本和必要的部分,由Fisch教授于1977年提出,至今仍是现代颅底外科处理颈静脉孔区复杂病变,尤其是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的终极术式。虽然普遍认为其为颈静脉孔区的经典入路,但通过下颌骨髁突前移位、鼓骨磨除而使术区前界与颞下窝相通,故纳入“颞下窝入路”体系。因此准确的说,颞下窝入路A型的目标区域包括颞骨的迷路下和岩尖区、颞下窝关节窝和颞下窝后部,以及后颅窝和高颈部,属于颅-颞-颈联合入路。


  该入路的标志性步骤包括:外耳道盲袋封闭、面神经永久性前移位、填塞结扎乙状窦和颈内静脉、鼓骨切除等。最显著特点有:1)面神经前移位是永久性(新骨性管道的建立)而非暂时性,可实现肿瘤切除全程无阻挡,以及在填塞术野尤其是岩下窦时不必担心损伤面神经;2)通过岩骨次全切(subtotal petrosectomy),封堵咽鼓管并彻底清除所有中耳气房,从而实现能在控制岩骨段颈内动脉的同时又杜绝了术后中耳引流相关的并发症。


  因此,与神经外科从后外侧方向处理颈静脉孔区的入路体系(例如,远外侧髁旁扩展-经颈静脉突入路)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颞下窝入路A型的手术轴向更为外侧和前外侧,可更为充分控制岩骨段颈内动脉、暴露肿瘤前界,这对于处理富血供的副神经节瘤尤有优势;但与之相伴的外耳道封闭、岩骨次全切、面神经前移位、岩骨段颈内动脉轮廓化等高难度耳科侧颅底步骤也让多数神经外科颅底医师望而生畏。


  相信大师的经典示教定能为我们带来启迪,使不同学科背景的“颅底外科”(ENT skull base、neurosurgical cranial base)产生共鸣。


唐寅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




(观看需要使用左右格式的3D眼镜,淘宝、京东搜索“折叠VR眼镜”,20-40元即可购买)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