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24日发布 | 9040阅读

颈椎手术后颈5神经根麻痹

胡柯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寿佳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王知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美国纽约布鲁克林Maimonides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的John K. Houten等回顾性分析15年间进行减压术治疗的颈椎疾病(包括C4-5节段关节强硬、椎间盘突出或后纵韧带骨化等)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吸烟状态、体质指数、颈椎手术节段、手术入路、术后C5神经根麻痹症状、影像学上脊髓信号强度改变和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等以及术后随访12个月的预后状况。结果发表于2020年7月《J Neurosurg Spine》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Houten JK, et al. J Neurosurg Spine. 2020 Jul 31:1-9. doi: 10.3171/2020.5.SPINE20514.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颈5(C5)神经根麻痹是颈椎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上肢无力,伴或不伴手臂感觉障碍。C5神经根麻痹通常发生在术后数天,大多在术后数周至数月内消退。曾有研究表明,颈髓疾病患者在颈椎前路与后路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而颈髓疾病患者的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显著高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该现象提示慢性颈髓压迫症患者在颈髓减压术后出现再灌注损伤是C5神经根麻痹的原因。美国纽约布鲁克林Maimonides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的John K. Houten等回顾性分析15年间进行减压术治疗的颈椎疾病(包括C4-5节段关节强硬、椎间盘突出或后纵韧带骨化等)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吸烟状态、体质指数、颈椎手术节段、手术入路、术后C5神经根麻痹症状、影像学上脊髓信号强度改变和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JOA)评分等以及术后随访12个月的预后状况。结果发表于2020年7月《J Neurosurg Spine》在线。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642例接受颈椎减压术的患者,有18例(2.8%)发生C5神经根麻痹;其中10例男性,8例女性;年龄54-76岁,平均66.7岁。术前mJOA评分平均11.4,末次随访mJOA评分15.6,得到改善。有与无C5神经根麻痹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数量和术前或术后mJOA评分等方面没有差异。15例(83%)瘫痪患者术前MRI-T2加权成像显示脊髓内信号变化或脊髓软化。18例C5神经根麻痹患者中,12例(67%)的C4-5节段MRI成像信号发生变化或脊髓软化(图1),显著高于149例(24%)无C5神经根麻痹患者(p<0.00003)。16例(89%)为单侧C5神经根麻痹,2例(11%)为双侧C5神经根麻痹。前路手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1.4%,显著低于颈椎椎板切除术和融合术后的6.0%(p<0.001)。18例发生C5神经根麻痹患者均有三角肌无力,15例(83%)新发肱二头肌无力,8例(44%)肱三头肌无力,2例(11%)手内肌群无力。手术至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时间2-14天,平均为4.6天。2例(11%)患者肩部无力前有疼痛;3例(17%)感觉丧失。89%患者三角肌肌力可恢复至4或5级。患者术中无体感或运动诱发电位丧失或术中C5肌电图活动出现异常。


图1. A.1例54岁男性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术前MRI-T2加权矢状位图像;B.1例74岁女性颈椎病患者术前MRI-T2加权矢状位图像;C.1例76岁男性颈椎病患者术前MRI-T2加权矢状位图像。所有患者均行颈椎椎板切除融合术;手术后与脊髓病相关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但病程中并发C5神经根麻痹。每例患者MRI图像上均可见C4-5节段脊髓明显高信号。

结论



研究者认为,术后C5神经根功能障碍多为迟发性起病,无术后即刻可检测到神经功能缺失,术中神经监测也无变化。C5神经根麻痹的主要症状是运动功能障碍,以三角肌无力多见,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也可出现无力。术前MRI成像显示C4-5脊髓内信号改变或者脊髓软化是一个重要风险信号。90%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肌群肌力可恢复到4或5级。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