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7日发布 | 802阅读

抓住脑卒中黄金康复期,千万别等等等!

蒯东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说话口齿不清,动作颤颤巍巍,走路时艰难地划着奇怪的“剪刀步”,甚至半身偏瘫、全瘫在床……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真是谁痛苦谁知道。


脑卒中后会发生什么?



言语问题:脑卒中患者有时无法再说话或无法理解语言,医学术语称之为“失语”。部分患者也许仍能说话但口齿不清。


肌无力和运动问题:脑卒中患者有时会出现左侧或右侧身体肌无力或瘫痪。肌无力可发生在面部、手臂和腿部。医学术语称之为“偏瘫”。


脑卒中患者也可能出现走路、抓握物体或平衡方面的困难


此外,即使脑卒中并未导致肌无力或感觉丧失,他们也可能无法做出受控制的拟定动作

感觉部分丧失:脑卒中患者有时会出现左半或右半身体的感觉部分或全部丧失。

进食或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有时难以吞咽,有时会导致食物通过错误的路径进入肺内,
可能引起肺部感染,如肺炎。


难以清晰思考或与他人互动:脑卒中患者有时容易出现思维混乱或难以保持专注。患者还可能出现人格变化,使其对其他事物的反应与病前不同。

抑郁:脑卒中患者有时还会出现抑郁,这可能使患者的恢复困难得多。治疗脑卒中后所发生的抑郁很重要。

膀胱控制问题:脑卒中患者有时无法控制膀胱或会发生尿失禁。


脑卒中后康复差别为啥那么大?



有的患者在患病后积极进行早期康复,可重新获得独立步行的能力,走路无内翻,步态基本正常,为回归社会和工作岗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有的患者患病后半年发现自己不仅无法走路,而且手脚肌肉挛缩僵硬,翻身起坐都需要家人帮忙,这时才意识到需要康复治疗。但此时已错过康复黄金期,康复起来难度比较大。


错过早期康复有何危害?如不进行早期康复,肢体的运动可呈现异常行走模式,即误用综合征或废用综合征的形成,出院后再进行康复,常常事倍功半,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都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较大程度减少残疾对正常生活的影响。


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意义



脑卒中使局部脑组织受到损伤,使其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但人的大脑有高度的重组能力和可塑性,即大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其他部位代替受损伤的脑组织行使其原有功能。

而这种重组和可塑能力与康复训练有密切关系,康复训练越早、越充分,受损大脑功能恢复的越明显。早期的康复训练可促进神经侧枝循环或神经轴突突触联系的建立,对侧大脑半球的功能代偿及功能的重组。

况且早期康复治疗可控制异常模式形成、减少肌肉萎缩、关节挛缩、足下垂或内翻等并发症而降低致残率,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代替的。同时也可以减少肺炎、压疮等并发症,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因此,积极开展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无论是对降低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还是防止合并症的发生,都有重要意义。




脑卒中康复千万“拖不得”!

根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指南,脑卒中开始康复的条件是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后。也就是说,当患者血压、体温等恢复正常,肢体瘫痪症状不再加重时,康复治疗从病床上就可以开始了,而不是很多人误认为的下了病床,再慢慢康复也不迟。

只有尽可能多地“抢”得时间,才有更大可能性打赢脑卒中康复这场“硬仗”。

E

N

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