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9日发布 | 1909阅读

甄勇:Jasper️®弹簧圈在三微导管技术治疗分叶状前交通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

甄勇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 开篇辞 

神经介入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沛嘉医疗旗下的加奇生物致力于为中国神经介入事业做贡献,国产自研产品层出不穷,不断为临床提供解决方案,服务越来越多的病患。嘉介谈作为加奇生物的学术专刊,专注颅内动脉狭窄、急诊取栓及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病例分享。以大咖之言,分享精湛手术技艺和严谨学术态度的同时展示加奇全线产品在临床的精彩应用。


精术配利器,时时打磨之。加奇生物Jasper®弹簧圈作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经典代表,其产品的研发和改进,自上市以来一直倾听临床的声音,不忘创新的初心,从而得以焕然“益”新,柔顺稳进


本期嘉介谈以出血产品Jasper®弹簧圈栓塞为例,展示加奇Jasper®弹簧圈三微导管技术治疗分叶状前交通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精彩不容错过。




病史简介

患者基本信息

陈XX,女,59岁

因突发昏迷8小时余,于2020年8月1日20:33住入我院。

简要病史

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平素规律服用降压药,诉血压控制可。

既往多发性骨髓瘤病史2年余,规律口服药物,定期复查。

入院查体情况

HH2级。

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

术前造影结果

造影见前交通动脉瘤,大小约6.8mm×4.8mm,颈宽4.2mm,动脉瘤呈分叶,瘤顶及瘤颈处见共3个子囊,右侧优势供血。

初步诊断

前交通宽颈动脉瘤,有分叶。



治疗经过




术前讨论

1. 病人前交通动脉瘤形态上主体有两个分叶,呈宽颈,右侧优势供血,左侧A1段造影未见显影。治疗上既要保证分叶子泡的栓塞,还要保证双侧A2段的通畅。开颅夹闭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患者及家属拒绝开颅手术。要求采用介入治疗。

2. 动脉瘤颈累及双侧A2的范围差不多,但右侧A1向左侧A2的角度更大,弹簧圈导致左侧A2狭窄或闭塞的可能性更大,支架置入左侧A2优先保护。

3. 支架辅助后弹簧圈微导管头端形态固定,主体是两个分叶,故采用双微导管,塑型不同形态,分别导入两个分叶。

4. 支架选择可考虑Enterprise、Leo-baby、Solitaire、Neuroform Atlas。其中Enterprise和Solitaire支架微导管均需要内径0.021(in),远端外径2.3F。而Leo-baby和Neuroform Atlas支架微导管只需内径0.017(in),远端外径1.7F。Leobaby编织支架可适度推送更多的覆盖瘤颈,Atlas为雕刻支架,径向支撑力更好,不用担心打不开。三根微导管如果都是1.7F,对A1影响小,容易到位,可比较轻松通过6F 支持导管;如果选择2根1.7F+1根2.3F,微导管到位要困难一些,并且通过6F支持导管困难,并且可能相互干扰。

5. 结合我院具体情况,选择Leo-baby支架。





术中涉及介入器械选择
  • 6F Envoy

  • Headway-17微导管×3

  • Synchro-14微导丝×2

  • 2.5mm×18mm Leo-baby 支架

  • Axium™ 弹簧圈×54mmX12cm 、5mmX15cm2mmX6cm、2mmX6cm、2mmX4cm

  • Jasper®弹簧圈×5(3mmX8cm、3mmX8cm、3mmX6cm、2mmX8cm 、2mmX6cm )

  • HydroCoil弹簧圈×1(1.5mmX3cm)





手术过程
手术治疗经过:全麻,于右侧腹股沟韧带下方0.5cm股动脉搏动最明显以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成功后,置入6F导管鞘。


1

将6F支撑导管在导丝导引下送入右侧颈内动脉,做路图

2

Synchro-14微导丝导引下,将Headway-17微导管送入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经前交通送入左侧A2段。另一根Synchro-14微导丝导引下,将Headway-17微导管置入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

3

反复调整,小心导入动脉瘤内向上的分叶中,造影确定后将4mmX12cm Axium™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内,调整弹簧圈,瘤颈宽,弹簧圈无法稳定。

4

在Synchro-14微导丝(美国史赛克)导引下,将另一根Headway-17微导管置入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反复调整,小心导入动脉瘤内向下的分叶中,将5mmX15cm Axium™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内,调整弹簧圈。

5

重复上述操作,依次置入Jasper®弹簧圈3mmX8cm、3mmX8cm、3mmX6cm、2mmX8cm、2mmX6cm;Axium™弹簧圈2mmX6cm、2mmX6cm、2mmX4cm;MicroVention 1.5mmX3cm HydroCoil弹簧圈。

6

瘤颈宽,无法稳定,将2.5mm×18mm Leo-baby支架释放,适当推拉,覆盖动脉瘤颈,再次调整弹簧圈,见弹簧圈稳定并解脱。






术后即刻影像及患者术后情况
造影见动脉瘤不显影,周围血管通畅。终止手术,撤除微管,拔除导管,保留套鞘。术中未输血,输液1000ml。全麻清醒,拔除气管插管,返回病房。


病例总结

1

动脉瘤分叶且宽颈,支架辅助双微导管技术(三微导管)是很好的选择,但要求双微导管塑形准确,要分别进入不同的分叶中。Headway-17微导管塑形后稳定性好。


2

采用三微导管技术,要考虑6F支撑导管是否可顺利通过三根微导管,可采用更粗的支撑导管,或者双侧置鞘,置入2根支撑导管。


3

Leo-baby支架是编织支架,只有充分打开才可形成较强的径向支撑力,所以在采用半释放技术时动脉瘤内弹簧圈不可过于致密,尤其是当有部分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瘤时,再释放Leo-baby很容易导致支架打不开,建议先释放Leo-baby再做进一步填塞。适度推拉,可使支架充分贴壁。


4

对于急性期支架置入后抗血小板的问题,不同的中心有不同方案,有术前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负荷量,也有术中给予b/a受体拮抗剂,术后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我中心目前采用后者。


5

因为动脉瘤是分叶状动脉瘤,带子囊,需致密栓塞。成篮以后,用加奇Jasper®弹簧圈继续做后续填充。通过此例动脉瘤栓塞,显示Jasper®弹簧圈同时栓塞分叶带子囊动脉瘤过程中尤其表现完好,可以很好钻孔进入子囊,对子囊进行安全栓塞。支架是编织支架,在支架半释放过程中,反复调整弹簧圈显示Jasper®弹簧圈抗解旋及填塞过程中均变现优异。



术者简介

甄勇

苏北人民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外科副主任,脑血管外科主任。
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国家脑防委缺血性卒中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德国海德堡大学Kopfklinik神经外科访问学者。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市级新技术引进项目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
擅长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包括开颅手术及血管内介入治疗,如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膜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烟雾病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近年来依托复合手术室系统,开展杂交手术治疗复杂脑血管病,取得良好的效果。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嘉介谈

57.6万阅读 | 368内容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