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长期昏迷的患者,怎样选择正确的昏迷促醒方法,需要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做出选择。昏迷促醒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昏迷促醒治疗方法。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每一位昏迷患者都需要进行昏迷促醒的手术治疗。在颅脑创伤的早期,主要治疗是抢救病人的生命,稳定大脑内环境的稳定,最终给大脑一个稳定的环境,使患者能够自主恢复意识。很多患者具有一定的自愈恢复功能,在此阶段,一般只给予患者一些非常简单的康复方式,像高压氧、针灸或是肢体的功能锻炼,更多的患者随着保守康复而逐渐恢复意识。
但是仍有一些严重脑损伤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颅内结构稳定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恢复意识。这此阶段,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昏迷促醒团队需要进行介入,对患者进行意识状态评估。首先是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好于植物状态,年轻患者要好于年老患者,脑外伤的因素要好于其他因素,然后我们再根据患者受伤部位和神经环路情况,进行详细评估,最终决定应用正确的促醒治疗手段。
女性,48岁,受到颅脑创伤之后,曾开颅去骨瓣减压,病情平稳后用自身骨瓣修补。脑外伤后6个月,依然没有清醒,并不是一个植物状态,因为眼睛一直没有睁开,应该诊断为:慢性昏迷。
为什么会慢性昏迷呢?因为弥漫性轴索损伤伤到了脑干上行激活系统,这是一个负责患者是否清醒的脑干结构。这是一个怎样的重要结构呢?我们又是基于什么大脑模型的机制,在众多促醒手术中选择脑深部电极植入手术对患者进行促醒呢?下面一步一步给您解析。
下面我们来看看,脑干网状是怎样一个重要结构呢?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的正常活动可维持大脑皮质的觉醒状态,部位在延髓、脑桥和中脑网状结构的内侧区,其中中脑和间脑的尾侧区是上行激活系统的关键部位,损伤的患者可出现昏迷和昏睡。
完善评估后,我们是基于意识障碍的中央环路模型系统,对患者进行电刺激。这是一个怎样的模型呢?意识障碍的产生与脑干网状结构-丘脑和额-顶叶的功能障碍,以及丘脑-纹状体-苍白球环路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目前针对央丘脑环路机制,应用脑深部电刺激(DBS)刺激丘脑的非特异投射核团,调节神经环路的功能。
下面是三博脑科昏迷促醒团队应用Rosa神经外科机器人辅助进行电刺激植入手术,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灵活性更能满足包括DBS(脑深部电刺激)在内的神经外科技术需求。
综上所述,严重的脑损伤是一个弥漫性脑损伤的过程,会影响多个皮质和皮质下区域,以及连接这些区域的白质纤维束,有些白质束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能重新建立起连接。DBS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启动休眠网络,调节脑区间异常或不同步活动,以促进脑功能康复的方法。针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刺激已经证实可以安全调节觉醒和认知功能的特定脑区,但需进行更大规模的双盲和前瞻性的试验。
专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