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2日发布 | 1615阅读

机械取栓术中WILLIS侧支循环失代偿的预测因素和预后分析

张仕成

合肥京东方医院

卢旺盛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张磊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达人收藏

目前,关于机械取栓术中Willis环侧支循环失代偿(Willisian collateral failure)发生率和影响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主要是评估DWF对于取栓预后的影响,以及寻找能够与DWF预后改善相关的因素,从而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摘自文章章节

【Ref: Lee SJ, et al. Sci Rep. 2020;10(1):20874. Published 2020 Nov 30. doi:10.1038/s41598-020-77946-7】
 

研究背景

机械取栓是治疗大血管闭塞(LVO)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机械取栓术中新发血栓栓塞发生率高达6%,并导致梗死面积增加。取栓过程中,对于血栓的操作或者远端栓塞可能导致Willis环侧支循环失代偿,引起软脑膜侧支的关闭,最后导致不良预后。目前,关于机械取栓术中Willis环侧支循环失代偿(Willisian collateral failure)发生率和影响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主要是评估DWF对于取栓预后的影响,以及寻找能够与DWF预后改善相关的因素,从而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研究方法

入组条件及评估方式:对韩国ASIAN KR登记研究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自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共有720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接受了血管内治疗(EVT)。研究纳入标准为24小时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颈内动脉颅内段,M1段)。治疗方式主要为直接抽吸和支架取栓术。影像实验室对于对于影像资料进行盲评以消除可能的偏倚。术前梗死体积通过自动处理软件对DWI影像进行勾画计算。成功再灌注定义为mTICI>2b。通过CTA对侧枝代偿进行评估(Miteff 评分和改良ASITN/SIR评分),分为代偿不良(Miteff grades 1 and 2; ASITN/SIR grades 0, 1, and 2)和代偿良好(Miteff grade 3; ASITN/SIR grades 3 and 4)。


动态Willis环侧支循环失代偿的定义和患者分组依据:通过血管造影术评估从CTA或MRA检查到血管内治疗结束时过程中闭塞的动态变化。根据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即初始Willis环侧支循环失代偿组(IWF)、动态Willis环侧支循环失代偿组(DWF)和Willis环侧支循环保留组(WCS)(图1)。


 

图1. 基于Willisian环侧枝循环的动态造影将病人分组的流程图。首先,如果出现ICA末端闭塞或M1段闭塞合并同侧A2段闭塞/同侧胚胎型PCA闭塞的患者首先被列为初始初始Willis环侧支循环失代偿组(IWF)。同时,ICA末端闭塞合并对侧A1缺如和严重过发育不全或对侧ICA闭塞也被划分为IWF(A)。在其余病例中,如果在术中,责任闭塞血管没有开通的情况下,A2段和/或胚胎性PCA出现新的闭塞,则患者被划分为动态Willis环侧支循环失代偿组(DWF)(B)。DWF组的分类与最终的再灌注结果无关。其余患者被归类为Willis环侧支循环保留组(WCS)(C)。


研究结果

共有567名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其中IWF组 37例(6.5%),DWF 组38例(6.7%),WCS 组492例(86.8%)。在DWF组中,37例新发血管闭塞发生在ACA,1例新在PCA。


Willis环侧支循环失代偿对功能预后的影响及其预测因素:


表1. 根据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动态Willis环侧支状态评估,临床特征、影像学和血管内治疗结果。数据显示为平均值±标准差、数字(%)或中位数[四分位区间]。

 

IWF组的NIHSS评分高于WCS组(P<0.005),而ASPECTS评分低于WCS组(P<0.005),而DWF和WSC之间的评分没有差异。DWF组手术时间最长,再通率略低(60.5%), TICI3级比例(2.6%)明显低于IWF组(18.9%)和WCS组(33.3%)。IWF组(48.6%)和DWF组(47.4%)的严重不良预后发生率高于WCS组(22.0%)。值得注意的是,IWF组患者基线梗死体积(51 [20–210] ml)和最终梗死体积(109 [15–229] ml)都较大,而DWF组患者基线梗死体积小(11 [5–43] ml)而最终梗死体积大 (97 [23–167] ml).IWF组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35.1%)高于DWF组和WCS组(分别为10.5%和9.6%,P<0.001)。


表2,在多变量分析中,IWF和WCS均与严重不良预后相关(OR: 2.44, 95%CI: [1.15–5.20];OR: 2.82, 95%CI:[1.34–5.95])(Model 1)。当把基线梗死体积作为校正因素时,只有DWF组与严重不良预后显著相关(Model 2)。


表2. 根据Willis环侧枝循环状态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严重不良后果。

 

图2. 动态Willis环侧支循环失代偿病例。无论最终再灌注状态如何,临床预后结果都很差。(A)术前影像显示前交通动脉(黄色箭头)存在,梗死体积较小;(B)术前对侧颈内动脉的血管造影证实同侧大脑前动脉软脑膜侧支(蓝色三角)开放代偿。在手术过程中,动态Willis环侧支循环失代偿发生,新栓子进入同侧A2段,导致近乎完全的软脑膜侧支关闭;(C)尽管最终血管造影达到完全再灌注,但由于动态Willis环侧支循环失代偿导致最终梗死体积很大,这与不良预后相关。


表3. DWF组取得良好预后的患者特征比较。数据显示为平均值±标准差、数字(%)或中位数[四分位区间](视情况而定)。


在DWF组中,与预后不佳的患者相比,预后良好的患者群体中糖尿病(8.3% vs. 46.2%,p=0.022)、心房颤动(25.0% vs. 65.4%,p=0.020)和颈内动脉串联闭塞(25.0% vs. 3.8%,p=0.048)较少。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的DWI随访梗死体积较小(26ml和77ml,p=0.006)。预后良好组再通成功率为83.3%,而预后不良组仅为50.0%(p=0.051),预后良好组新栓塞区再通成功率(91.7%)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30.8%,p<0.001),且手术时间较短(53±27min vs. 113±55min,p<0.001)。在多变量分析中,手术时间、新发栓塞区域再通是良好结果的独立预测因素(表4)。


表4. 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DWF组的良好预后影响因素。

 

研究结论

在颅内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行血管内治疗时,DWF新发闭塞常见于ACA,并与IWF一样可以导致严重不良预后。新发栓塞的血管的手术时长和再通时间与发生DWF后的良好预后有关,因此在可行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对新发闭塞的ACA快速再通。


关注机械取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栓负荷评分和侧支状态对机械取栓后功能预后的影

 后循环栓塞机械取栓

 单纯大脑后动脉急性闭塞的机械取栓治疗


微信截图_20210113094514.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