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4日发布 | 3555阅读

恶性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的改良去骨瓣减压术

魏若伦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杜倬婴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美国德克萨斯州Baylor Scott & White Health,Scott and White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的Kristopher A. Lyon等评估避免颞浅动脉受损、不影响皮瓣血供的改良的去大骨瓣减压术,不仅达到减压目的,而且对颞浅动脉、耳前颞肌和附近神经分支起保护作用。文章发表于2019年9月的《Operative Neurosurgery》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Lyon KA, et al. Oper Neurosurg (Hagerstown). 2019 Sep 1;17(3):273-276. doi: 10.1093/ons/opy399】


研究背景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阻(MMI)可发展成为幕上大面积的占位性脑梗死。药物治疗无效,80%的非手术患者因脑疝而死亡。目前已证实MMI的前48小时内在梗死灶侧行去骨减压术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并改善预后。对于急症MMI,挽救生命为手术的主要目的,但在挽救生命的前提下,改进手术技术,减轻并发症是外科医生应该努力的目标。
 
美国德克萨斯州Baylor Scott & White Health,Scott and White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的Kristopher A. Lyon等评估避免颞浅动脉受损、不影响皮瓣血供的改良的去大骨瓣减压术,不仅达到减压目的,而且对颞浅动脉、耳前颞肌和附近神经分支起保护作用。文章发表于2019年9月的《Operative Neurosurgery》杂志。


研究方法



该研究回顾分析过去15年间34例施行改良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数据。其中,去右侧大骨瓣22例,左侧12例。患者麻醉后,取侧卧位。头皮切口自耳后2cm、横窦上1cm交界处起,弧形向后向正中线走行,在距正中线1-2cm时转向前,至前发际(图1)。沿切口注射1%利多卡因加1:10万肾上腺素溶液后切皮,皮肌瓣一体成形,再用头皮拉钩牵引颞肌;设计骨窗最宽处为14cm(图2)。使用颅钻和铣刀取下骨瓣,注意不要损伤硬膜;同时向下扩大骨窗至中颅窝底(图3),骨缘止血和封闭乳突。在切开硬膜前,应准备帽状腱膜下引流装置,以防止脑组织过度肿胀隆起而影响关颅。随后切开硬膜(图4);用人工硬膜作减张缝合。接着,分层缝合头皮。敷料包扎切勿过紧。

图1. 体位及头皮切口示意图。

图2. 设计颅骨切除范围。
 

图3. 去除大骨瓣,形成减压骨窗。


图4. 剪开硬膜,再作减张缝合。


研究结果



既往研究表明,去骨瓣减压形成的骨窗前后径达到12cm时,可有效减压;扩大至14cm,可让脑组织膨出体积增加76%;当骨窗前后径≥15cm,已不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好处,因此14cm是最好的宽度。传统的去骨瓣减压术作头皮切口时,切口常起始于耳前,很容易损伤颞浅动脉,影响头皮供血;对于糖尿病或颞动脉炎的患者则提高头皮坏死的风险。同时,耳前切口也容易损伤附近的耳颞神经和面神经颞支。


结论



该研究描述的改良去大骨瓣减压的头皮切口起始于耳后,可以完整保存颞浅动脉,减少皮瓣缺血的风险;在提供更大的减压窗口的同时,保证颞肌形态及功能完整,也保护颞部面神经。改良的去骨瓣减压对于中颅窝的暴露可能不令人满意;但用头皮拉钩牵引头皮肌瓣,进一步咬除接近颅底的骨缘,可增加骨窗面积(图5)。此外,在耳后钻孔易损伤静脉窦,术前在头皮上作横窦和乙状窦走行标记,钻孔时避开静脉窦。

image.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