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帅刀掉渣 · 胡业帅博士出品
【挑战影像】第1期:
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
【请讨论:疾病诊断?】
病例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
提供者:CRAZY_WOODS
答
案
如
下
病理诊断:恶性黑色素瘤
诊断分析
本病位于后颅窝,脑外病变,T1高信号、T2低信号是典型恶性黑色素瘤的核磁特点。且CT高密度。T2流空明显,血管多,血供丰富,均质显著强化。
鉴别诊断
1、恶性黑色素瘤:
本病在神经系统肿瘤的WHO分类中,属于脑膜肿瘤 - 原发性黑色素细胞性病变这一类。主要见于皮肤,颅内罕见。分为局限性脑膜或脑实质病变、弥漫性软脑膜病变。
影像学上,本病多为局限性,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常伴临近脑实质浸润。通常以软脑膜病变为主,多见于颞叶,其次是小脑、脑干等部位。
CT表现:肿瘤呈高密度或稍高密度,增强可见均值强化,内有坏死灶可见不均质强化或环形强化。
MRI表现:典型恶性黑色素瘤呈T1高信号,T2低信号 - (特征性表现)。增强可见显著强化。
2、海绵状血管瘤:
本病属于脑血管病,又称海绵状血管畸形。可位于脑内或脑外,多发于成年人,任何部位均可出现,脑皮层、基底节、脑干等(脑内病灶),中颅窝底、颅骨(脑外病灶),无粗大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CT表现:边界清楚,不均匀、高密度影,水肿不明显,可有钙化斑,增强后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MRI表现:T1呈低或稍低信号,T2高信号。边界清。T2序列上可见病变周围环形低信号,是特征性表现。增强后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3、血管外皮细胞瘤:
本病在神经系统肿瘤的WHO分类中,属于脑膜肿瘤 - 间质性、非脑膜上皮细胞肿瘤这一类。主要见于骨骼系统,颅内少见。来源于脑膜间质毛细血管的外皮细胞。
影像学上,本病多为单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年多见,男性略多。好发于颅底、矢状窦、大脑镰旁、小脑幕等硬膜或窦附近。为脑外肿瘤,呈分叶或不规则形,与脑膜等有广基底连接。
CT表现:肿瘤呈稍高或等密度,边界清,囊变坏死较常见,一般无钙化,可引起骨质破坏。增强可见均匀显著强化,囊变时呈不均匀强化。
MRI表现:肿瘤呈T1等信号,T2稍高或等信号,囊变时呈不均匀信号。增强可见显著强化。囊变时呈不均匀强化。
4、血管网状细胞瘤:
本病在神经系统肿瘤的WHO分类中,属于脑膜肿瘤 – 组织来源不明肿瘤这一类。成人多见,多位于后颅窝:小脑半球、脑干等。本病可单发,也可为VHL家族遗传病。
影像学上,局限性生长,囊性变是突出特点。分为囊实性(最多见、最典型)、纯囊性、纯实性。典型病例表现为:瘤在囊内。
典型CT表现:囊大,呈均质低密度,近脑脊液密度。也可因蛋白含量高或出血,密度较脑脊液略高。附壁结节小,等或稍高密度,常附于一侧。
典型MRI表现:T1信号高于囊性部分,T2信号低于囊性部分,呈中等信号。增强可见实性部分明显均质强化。
5、脑膜瘤:
本病在神经系统肿瘤的WHO分类中,属于脑膜肿瘤 - 脑膜上皮细胞肿瘤这一类。来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病程长。
影像学上,多有完整包膜,基底附着于硬膜,圆形、类圆形肿块,中年人多见,好发于大脑半球凸面、大脑镰旁、小脑幕等部位。为脑外肿瘤,边界清。
CT表现:肿瘤呈稍高或等密度,边界清。
MRI表现:低场强呈T1等信号,T2等信号。高场强呈T1稍低信号,T2稍高信号。增强可见显著强化。
下列为正确答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