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笔者透过史书中记载的皇帝们的病症,娓娓道来北宋皇室患有烟雾病家族史的缘由,以及导致北宋由“咸平之治”到“靖康之变”逐渐走向的灭亡过程。
本回,笔者将继续讲述南宋皇帝患有烟雾病的家族病史,带你了解宋朝是如何覆灭的。

先简要回顾一下南宋皇帝们的概况。南宋时期,同样历经九位皇帝当政。
*南宋皇帝的平均寿命为48岁。
南宋也是九个皇帝,高宗赵构是徽宗的第九个儿子、钦宗的弟弟。他年轻时曾作为钦宗派出的“求和使”出使金国,当时就被金人的残暴吓破了胆,从此患上了“恐金症”。据说当金国攻打进来的时候,他正在行宫白昼纵欲,被惊吓“遂病萎腐”,即阳痿。此后一直没有生出儿子。
高宗的寿命达到81岁,是所有宋朝皇帝中最长的一位。在位时,他不思收复失地,只想安全地逃跑、求和,故将帝都迁至杭州。逃急了的时候,他就起用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抗金,可只要战事一稳,就又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后来甚至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岳飞之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他领兵打仗期间,仍非常关注朝廷立储大事,曾亲自上书并当面劝赵构尽快立太子,这显然是犯了大忌的。高宗的回答是:“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

↑岳飞↑

↑韩世忠↑
晚年时期,高宗赵构有明确的脑血管病症状。他对自己的健康是很没有信心的,因此活着的时候就将帝位传给了孝宗(正是岳飞建议的那位)。由于孝宗并非高宗的亲生儿子,所以南宋此后的帝位又相当于传回到太祖赵匡胤的嫡系子孙中。
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九月,81岁的太上皇宋高宗在进早餐时小中风,最初经用“人参汤进牛黄清心丸”等凉剂治疗,同时“饮冰水”,遂见效。但此后医官一味使用硼砂丸、牛黄清心丸等凉剂,引起高宗腹泻,一个月后“耗夺真气而亡”。
孝宗是太祖的七世孙,活到了68岁。孝宗在位时希望打败金国、为岳飞平反。可惜最终也没能战胜金国,并签订了隆兴和议。孝宗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不太明显,史书记载的病史主要是他曾因吃湖蟹太多而患痢疾,太医们治不好,一位严姓民间医生用“莲藕一味,不拘多少,取新采者为佳,细捣取汁,以热酒调服”,数次便愈。严医生因此被赐捣药时用的“金杵臼”。
孝宗晚年传位给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光宗赵惇,自己做了太上皇。历史记载,光宗特别怕老婆——李皇后,另外他还有个外号叫做“风皇”,由于史书上不能用带病字头的字来形容皇帝,所以借用一阵风的风,实际就是疯皇帝的意思。

↑李皇后↑
太上皇孝宗驾崩后,按道理作为儿子的光宗理应要给孝宗治丧。但此前,光宗曾暗示希望孝宗早点让位给自己,导致孝宗很不满,自此父子关系不睦,所以孝宗死后光宗都不肯为其主持大礼。
吴太后得知此事非常生气,于是逼着光宗退位,由其次子宁宗继位,但宁宗有精神发育迟滞的问题,智力低于常人。宁宗九子一女全部夭折,遂传位给养子理宗。
理宗赵昀活到60岁,他是个没主见、非常容易被操控的人,所以导致史弥远专权的出现。当这种没有远见的权臣弄权以后,表面上看是得意洋洋地联合蒙古灭了金国,但事实上也导致了宋朝不得不直面蒙古的局面。这反而比灭了金更加糟糕。

↑史弥远专权↑
理宗过世后,又由于没有儿子,就将帝位传于侄子度宗赵禥。但实际上,度宗在历史上是一位著名的智商很低的皇帝,七岁才会讲话,理解能力也很差。虽然他很勤奋“终日手不释卷”,但任凭讲师怎么教也是半通不通,这让理宗生前伤透了脑筋。但此时宋朝的宗室也选不出合适的继位者,帝位还是传到了度宗手中。
度宗执政期间贾似道专权,宋朝危在旦夕。度宗不仅智商低,寿命也不长,35岁时就过世了。之后帝传位给了他的嫡长子恭帝赵显。赵显四岁即位,一年以后被忽必烈俘虏,1288年被逼出家,1323年53岁的他被赐死。
因为赵显从小就被俘且后来出家当了和尚,所以正史中关于他病症的记载几乎没有。赵显被俘后,宋朝又立了其哥哥——度宗的庶长子端宗赵昰为帝,并于1276年在福州称帝,但只称帝两年,便惊病交加,据说最终是被一阵狂风吓死的。
端宗病死以后,弟弟赵昺继位。当时已经逃到南方的赵昺仅做了一年的皇帝,1279年,南宋朝与蒙元在广东崖山展开决战(史称“崖山海战”),宋军被击败,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8岁的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自此南宋覆灭。

↑崖山海战↑
综合史书记载,当时这些所有的皇帝们的平均寿命只有48岁,后世的历史学家,又根据当时一些名大臣们的平均寿命加权平均后,得出64岁这一数字。所以皇帝们尽管有当时最好的医疗条件,但他们的寿命也只及大臣的75%。当时宋朝的普遍的医疗条件比较好,且经济比较发达,即便是最大胆的估计,民间婴儿的夭折率也不过三分之一;而皇子们的夭折率却达到了48.8%。
去除掉宋末三帝,以及太祖和太宗之间这种非正常的继位关系外,没有成年皇子可继位的皇帝达到了14位,其中有4位自己没有儿子,或者说是没有自己的成年儿子可以继承皇位。因此,历史学家刘洪涛所说:“赵宋宗是有遗传性的家族疾病,而且一般认为是脑血管病,那么它的具体表现是早亡暴亡,有一定的精神症状”,应该是可信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大致把北宋直到南宋光宗的症状纷纷进行了罗列,所以可以看到这里面宋帝们的精神症状的比例是相当高的。
有关于皇帝各种各样的病症,出于避讳,不能说他们有病,因此以历史创造出一个特殊的词——不豫,其表面意思就是不好。这些不豫,包括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失语症、肢体活动障碍、精神疾病、精神症状、性格改变、癫痫、头痛、怕饮酒、智力低下等。另外他们对于周围环境的温度以及食物的温度非常的敏感,怕冷、怕热。综合以上这些症状,基本上可以排除是肿瘤性疾病,最可能的还是血管性疾病。
但在血管性疾病里面:
1.高血压不可能有如此多的症状谱,所以基本可以排除,当然有可能有合并高血压;
2.动脉瘤也基本可以被排除,因为动脉瘤不会有缺血的症状,发作时又有特征性的爆裂样头疼, 而且一般不遗传,儿童期几乎不会受累;
3.AVM可能是定位性的体征,也不像这种频繁的TIA发作做,并且遗传比例没那么高;
4.海绵状血管畸形,平时是没有症状的,也基本可以除外;
5.DAVF是以后天获得性疾病为主,也基本可以除外。
所以除外这些疾病以后,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宋朝的皇帝们最可能得的还是烟雾病。(未完待续)
徐斌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教授
亚洲澳洲神经外科协会(AASNS)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席
亚洲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CNS)执委
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脑血管病诊疗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委员
意大利海外神经外科导师
多个国家级专业学会委员、多本国际杂志评审专家,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的临床医疗及基础研究,尤其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及烟雾病的血管吻合手术,已完成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近80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