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2019年,默沙东联合全国脑胶质瘤MDT中心正式启动“医带医路”MDT多学科交流项目,推动东西交流,南北互融,持续推动中国脑胶质瘤多学科学术交流。2020年,正值“医带医路”项目启动一周年,神外资讯有幸邀请到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脑胶质瘤MDT团队接受专访。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脑胶质瘤
MDT团队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脑胶质瘤中心
MDT团队大事记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脑胶质瘤
MDT团队主要专家
蒋晓帆教授 神经外科
门诊:周四上午
费舟教授 神经外科
门诊:周一上午
石梅教授 放疗科
门诊: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张红梅教授 肿瘤科
门诊:周二上午
张劲松教授 放射科
程光教授 神经外科
门诊:周四下午、周五上午
李三中教授 神经外科
门诊:周三、周五下午
毛星刚教授 神经外科
门诊:周日上午
徐玉乔教授 病理科
苏宁教授 放疗科
门诊:周一下午
名家专访
神经外科 费舟教授
放疗科 石梅教授
您是西京医院脑胶质瘤MDT团队放射治疗的首席专家,也参与了NCCN指南翻译工作,您认为MDT在脑胶质瘤诊疗中的地位如何?能和我们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构建具有医院特色脑胶质瘤MDT团队方面的经验嘛?
肿瘤科 张红梅教授
新药研发能为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对于脑胶质瘤而言,新的检测技术、新靶点的发现、新药临床试验的开展也为脑胶质瘤患者带来福音。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些西京医院在这方面的理念和经验吗?
放射科 张劲松教授
神经影像贯穿脑胶质瘤诊疗的全过程,您能否给我们分享一些脑胶质瘤影像诊断中的要点及难点?
神经外科 程光教授
神经外科 李三中教授
李三中教授:
神经外科 毛星刚教授
毛星刚教授:
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医师在临床中非常常见的一类病例,如何提高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是我们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一项课题,而我们知道脑胶质瘤的治疗是需要综合治疗,这就需要MDT团队多学科专家教授联合起来,为患者综合的制定一个更加合适的治疗方案,尤其是对于一些疑难复杂的病例。
在MDT中,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目前神经外科方面关于脑胶质瘤治疗的主要进展,同时也可以了解到手术之外的治疗进展,如放射治疗、分子诊断、靶向治疗等。对于中青年医生,我们参与MDT的重要性正如我刚才提到的,脑胶质瘤的治疗并非单一治疗手段可以解决的,通过参与MDT中,我们可以同时了解各个相关学科的脑胶质瘤诊疗理念和先进方法,可以说MDT是脑胶质瘤诊疗的趋势。当然MDT在效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总而言之,在MDT过程中,各学科医生通过相互交流讨论,相互促进了彼此的发展,提高了对脑胶质瘤整体的认识。尤其在面临复杂问题时,各学科的联合能提供更好的建议,从更宏观的意义上来制定更适合患者的方案,最终提高患者的疗效。
病理科 徐玉乔教授
病理科是脑胶质瘤MDT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但很多人对病理诊断的了解仅限于通过免疫组化进行的组织形态学病理鉴定。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在脑胶质瘤病理诊断中常用的技术和检测指标么?
放疗科 苏宁教授
放射治疗是脑胶质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您认为放疗科在MDT中的担任怎样的重要角色?与各科室间的配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苏宁教授:
我们会在MDT中跟各个科的专家教授进行信息共享,通过询问神经外科教授患者的手术情况,判断肿瘤残留和复发风险,使放疗科医生靶区的勾画更为精准;病理科医生精准的病理诊断,也直接影响我们放疗决策的制定,放射科医生也通过火眼金睛来判断可疑的区域。通过MDT团队标准化方案的治疗,确实让很多患者延长了生存期,为患者带来了确确实实的获益。在MDT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努力都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