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2日发布 | 2688阅读

一种具有GBM分子特征的IDH1/2野生型WHO Ⅳ级弥漫性星形细胞胶质瘤的新分类

马辰凯

墨尔本大学

邱天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荷兰鹿特丹港市大学医学中心Erasmus MC脑肿瘤中心神经科的C. Mircea S. Tesileanu等分析具有胶质母细胞瘤分子特征的IDH1/2野生型WHO Ⅳ级星形细胞胶质瘤患者的整体生存率,发现其更接近WHO Ⅳ级的胶质母细胞瘤的OS。结果发表在2020年4月的《Neuro-Oncolog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Tesileanu CMS, et al. Neuro Oncol. 2020 Apr 15;22(4):515-523. doi: 10.1093/neuonc/noz200.】


研究背景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分子和应用方法研究联合会(cIMPACT-NOW)建议,将具有①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突变(pTERTmt),或②7号染色体拷贝数增加和10号染色体拷贝数丢失,或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扩增的异柠檬酸脱氢酶1和2野生型(IDH1/2wt)WHO Ⅱ级或Ⅲ级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LGG),划分为具有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分子特征,IDH1/2-野生型,WHO Ⅳ级的弥漫性星形细胞胶质瘤(IDH1/2野生型WHO IV级星形细胞胶质瘤)。荷兰鹿特丹港市大学医学中心Erasmus MC脑肿瘤中心神经科的C. Mircea S. Tesileanu等分析具有胶质母细胞瘤分子特征的IDH1/2野生型WHO Ⅳ级星形细胞胶质瘤患者的整体生存率(OS),发现其更接近WHO Ⅳ级的胶质母细胞瘤的OS。结果发表在2020年4月的《Neuro-Oncology》上。


研究方法



研究者采用美国国家创伤数据库(National Trauma Data Bank,NTDB)中,2013年至2017年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5057例研究对象为年龄>18岁、头部简明损伤评分(AIS)3、4或5分、入院后接受脑室外引流或脑实质内ICP探头置入的sTBI患者。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患者到达医院后6h内或12h内接受ICP探头植入分为早期组与晚期组,比较早期或晚期进行ICP监测的预后。主要预后指标是院内死亡率。次要预后指标包括非常规出院、总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天数。


研究结果



研究者比较71例具有LGG典型临床、影像学和组织学特征的IDH1/2野生型WHO Ⅳ级星形细胞胶质瘤患者与197例IDH1/2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OS。同时,比较22例pTERT突变型星形细胞瘤患者与IDH1/2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OS。结果发现,具有胶质母细胞瘤分子特征的IDH1/2野生型WHO Ⅳ级的星形细胞胶质瘤患者OS中位数23.8个月与IDH1/2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OS中位数19.2个月相似(Cox比例风险模型:风险比HR=1.27;95% CI,0.85-1.88;P=0.242)。具有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特征的IDH1/2野生型WHO IV级星形细胞胶质瘤中,仅有pTERT突变的患者OS和IDH1/2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OS也非常接近(HR=1.15;95% CI,0.64-2.10;P=0.641)(图1)。



图1. IDH1/2野生型的WHO Ⅳ级星形细胞胶质瘤,IDH1/2野生型的WHO Ⅱ-Ⅲ级星形细胞胶质瘤和IDH1/2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比较。


结论



该研究显示,具有弥漫性低级神经胶质瘤典型临床、影像学和组织学特征的、IDH1/2野生型星形细胞胶质瘤OS与IDH1/2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OS相似。因此研究结果支持修订中枢神经系统肿瘤WHO分类时可将具有胶质母细胞瘤分子特征的IDH1/2野生型弥漫性星形细胞胶质瘤重新分类为IDH1/2野生型WHO Ⅳ级星形细胞胶质瘤。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