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03日发布 | 3034阅读

徐斌教授丨大宋朝的梦魇:皇帝们的烟雾病(1)

徐斌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大宋朝的梦魇:皇帝们的烟雾病


1205年,正值宋朝第十三位皇帝宁宗开禧元年,此时宋宁宗赵扩37岁,他做皇帝已经第十一年了,依旧在与一直困扰着他们老赵家240多年的神秘疾病斗争,他自己有过九个儿子一个女儿,全部夭折。开禧是他的新年号,取的是宋太祖“开宝”年号和宋真宗“天禧“的头尾两字,既表示了南宋的恢复之志,又希望给自己改改运。


而北面金国的第六位皇帝金章宗完颜璟与他同岁,做皇帝第十六年了。他的性格与宋徽宗极像,整日与文人饮酒作诗,不喜欢军事,老天爷似乎也与他作对,黄河泛滥等各种天灾相继出现,金国国力日衰。他的身体状况还不如会保养的宋宁宗,虽有过六个儿子,但全部在三岁前夭折,而他自己也将在三年后驾崩。


同时在更北边的蒙古草原上,9岁时父亲被毒杀、从苦难中崛起的铁木真43岁,如日中天,一年后他将统一蒙古,建号称汗。他身体强壮,儿子们成材率极高。与上述前两位儿子们全部在童年夭折的同代宋、金皇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吉思汗被现代基因学研究认为保持着开枝散叶的世界之最。


1203年,久被冷落的64岁辛弃疾终于又被启用,任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时,他满怀希望一上任,便去拜访了年长他十五岁刚从京城回乡的,78岁绍兴人陆游。1202年,被闲置了十多年之久的陆游重新出山,尽管身体大不如前,甚至被一些老友讥讽,但他还是抱着光复中原的大志抱病前往,参加修撰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及三朝史的工作。这个工作使陆游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朝廷的绝密档案,其中也包括皇帝们的病史。


陆游和辛弃疾都在高宗朝就年少成名,历经高宗-孝宗-光宗-宁宗,也算四朝老臣了。关于皇帝们的疾病,陆游并没有透露,他只给辛弃疾列举了宋代皇帝们的寿命,除了高宗81岁,孝宗68岁驾崩外,宋代皇帝们的平均寿命只有可怜的四十几岁(后世统计为平均48岁),而当时大臣们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六十四五岁。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皇帝们的子女夭折率近半(后世统计为45.88%)。宁宗的子女夭折率则是令人绝望的100%


在这一年里,陆游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只是涉及机密他必须保密,不能告诉满腔热血,壮心不已的辛弃疾。他有一次问起辛弃疾名字的由来,辛弃疾表示自己父亲的偶像是霍去病,所以给自己起名叫做“弃疾“。他自己的英雄也是霍去病,向往着封狼居胥的功业。陆游若有所思地对他说:”弃疾,看着也像个医官的名字,你要真是个手到病除的医官,那倒好了“。


1204年,65岁的辛弃疾终于有机会面见宋宁宗,他详细分析了金国、蒙古的现状,以及为何自己认为金国必乱必亡,并支持宰相韩侂胄的北伐建议。当他还准备要把自己的战略、战术,以及这些年对《美芹十论》等文章的发展与反思详细地报告给皇帝时,他明显看出,皇帝已经精神不济,眼神涣散,并没有对他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弹劾他多次的言官还有主和派的史弥远等重臣更是面带不屑,似乎想看他的笑话,宰相韩侂胄连忙给他使了使眼色,他只能就此打住。最后,宁宗鼓励了他几句,并一如既往地批了一个字“可“。


当皇帝转身回宫时,辛弃疾错愕地看到作为宁宗前导的两个小太监,每人手里举着一个白纸做底,青纸边框的屏风,上面各写着一幅戒条:“少饮酒,怕吐;少食生冷,怕痛”。此时的宁宗,正对自己的身体忧心忡忡,九个儿子一个一个的夭折,这对他的心理是巨大的打击,六年前,才31岁的他就不得不从宗室子弟中另寻储嗣。他感觉自己是被诅咒了,不甘心认这个命,一定要找人破此咒,他最关心的是自己是否还能开枝散叶。这个人选已经有了,就是他的医生兼道教宗师,已经68岁的九宫山张道清道长。


这一年,他为张道清加号“太平护国”,将九宫山道场赐名为“钦天瑞庆宫”。他怀念自己继位前的生活,觉得那才是自己健康的“黄金时代”,所以三年前他将自己的潜邸改为开元宫,祀火德真君,如今又正在扩建开元宫,还兴建“中兴显应观”,皇帝自己实在忙得很。

↑九宫山↑

这次觐见,使辛弃疾明白,皇帝的确想做出一些改变,既有对国运的,也有对自身健康方面的,但这种改变,更多的被寄望于宗教活动,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军事准备。



不久后,辛弃疾被派往宋金交界,知镇江府,并赐金带。他知道,这还是决意北伐的韩侂胄在帮他。但他对韩侂胄的看法也是矛盾的,他知道,韩侂胄的才华并不足以支撑起北伐的胜利。韩侂胄之所以这么坚持尽快北伐,有部分因素是出于和史弥远争权的考虑。韩侂胄是北宋名将韩琦之后,母亲是宋高宗吴皇后的妹妹。十年前的1194年,太上皇孝宗病逝,已做了五年皇帝、罢免过辛弃疾等主战派、又与父亲孝宗长期不睦的光宗皇帝,因为精神问题严重,不肯为父亲执丧,导致宗室和朝堂大乱,韩侂胄联合宗室赵汝愚和自己的姨母——太皇太后吴氏,拥立了这位光宗皇帝唯一的儿子嘉王赵扩为宁宗。可太上皇孝宗早就发现嘉王赵扩这个孙儿“不慧”,曾不同意立他为储。而他的父亲,光宗皇帝则怕储位一立,就会取代他,也不肯立储。是八十岁的吴太皇太后喝住了听说马上要即位,却绕着殿柱逃避不止,连说“做不得,做不得”的嘉王,为他上演了宋代历史上第二次”黄袍加身“。


宁宗即位后,韩侂胄的侄孙女韩氏进封为皇后。韩皇后自己的父亲倒是足够低调,从不干政,这正好给了韩侂胄机会。他利用韩皇后的枕边风,吹倒了同样有拥立之功,权倾一时,据说虎视皇位同时也是自己最大的对手的赵汝愚。可惜韩皇后命不长,六年后就去世了。对于新皇后的人选之争,又上演了史上最精彩宫斗剧,曾做过吴太皇太后侍女,比皇帝大六岁,美艳而工于心计的女诗人杨贵妃用自己的智谋一夜之间战胜了韩侂胄支持的曹美人。韩侂胄明白,皇帝对杨皇后心理上十分依赖,而杨皇后恨自己入骨,如自己不能立下惊世之功,赵汝愚的昨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如今杨皇后已经主动联络上了史弥远,以皇帝这样的智商和易于操控,自己早晚要死在杨皇后的枕边风上。


辛弃疾自从见过皇帝以后,心已经凉了大半截了。他远在山东的亲戚们告诉他,这些年,从北方草原上崛起的铁木真已经羽翼丰满。他用人唯一的原则就是能力。铁木真认真学习了霍去病一人数马的闪电战法,并且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即闪电战加车轮战。他将部落里三四岁的男童送到艰苦环境下进行斯巴达式训练,使他们从小就能适应极端环境,培养成天生的战士,几乎每个普通战士都是神射手,并且组建起了当时最快的军事情报网络。


铁木真与他的外科医生和织工们还研制出了一种生丝密织的防箭衣给轻骑兵们使用。一般的箭头很难穿透这种丝衣,只会连箭带衣一同插入伤口,医护兵只需将丝布拉出,便可将箭头从伤口中拔出。而重骑兵的作用则像今天的装甲部队。他们研发出了冷兵器时代最远射程的复合弓和多种不同用途的箭头,并将其作为主要武器。攻城器械方面也有新的发明。辛弃疾明白,北方还有比金国更加强大的对手。

这时辛弃疾自己的健康状况也大不如前,见到自己这方的军队管理松懈,更加忧心忡忡。宋太祖因为担心再次发生唐朝那样的安史之乱,就采用“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国策,从此宋军战力薄弱。

笔者按


枝繁叶茂才是树干强健的基础和保障,正如铁木真的策略,将每一个人,每一匹马的潜力都发掘出来,才形成了所向披靡的战斗力。弱枝何以强干?弱枝弱叶的结果必然是弱干。虚外何以守内?虚外的结果必然是领土不断被蚕食,最终连内也守不住。宋朝的国策本身就是有逻辑问题的,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弱枝渐至弱干,虚外渐至虚内,怎么看都像烟雾病造影的结果,而宋朝的历史也像极了烟雾病的演进史。

1205年,北伐已经箭在弦上,辛弃疾自从到了镇江,深入一线营地的调查让他觉得心里实在没底,韩侂胄被杨皇后史弥远逼出来的北伐实在太仓促了。他登上北固亭,写下了被后世认为辛词第一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另一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天下英雄谁敌手?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千古兴亡多少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这两首词,分别在开篇和结尾提到了孙仲谋。他知道,此时的南宋,最需要的就是孙权这样的领袖人物。

孙权可以说是天生的领袖,九岁时父亲孙坚战死(这一点上,铁木真与他有类似遭遇),他从小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喜欢人才,十三四岁时就跟随兄长孙策参与军政决策,其才能令孙策时常自叹不如,他15岁就被哥哥孙策任命为阳羡(今江苏宜兴)的县长,被称为“十五而立”;18岁时,接替被人刺杀的孙策统帅江东;26岁时,赤壁之战对阵不可一世的曹操,其军容整肃,令53岁的曹操刮目相看,慨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此时的宋朝,如果再没有孙权式的领袖,何以对阵欺凌南宋多年的金和快速崛起的蒙古?

这两首词很快流行开来,谏官们如获至宝,告诉宁宗,这是拿孙权在讽刺皇帝不行啊。于是辛弃疾再次被贬。开禧二年,1206年,北方的铁木真在春天建立大蒙古国,称成吉思汗。而针对金国的开禧北伐在不知己不知彼,基本不懂军事的的韩侂胄指挥下贸然开始,准备不足的宋军除了辛弃疾的镇江同事毕再遇连战连捷外,其他进攻均以失败告终,四川宣府副使吴曦更是叛宋降金,韩侂胄只好向金求和,金国回话,要韩侂胄脑袋才能求和。于是只能作罢。这时候,韩侂胄再次想起了辛弃疾,前两年辛弃疾给他的忠告一一应验了,还是让辛弃疾来做总指挥吧。开禧三年秋,惴惴不安的宁宗在韩侂胄的建议下再次启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赴任。但诏令到江西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九月初十(10月3日),辛弃疾病逝,享年68岁。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


1207年,杨皇后和史弥远等勾结,诛杀韩侂胄,并将其首级献给了金国,宋金罢兵议和,于1208年订立了嘉定和议,宋改称金为伯父。


辛弃疾终其一生,经历了南宋四位皇帝,史家称为“三朝内禅”。高宗时《绍兴和议》,孝宗时《隆兴和议》,宁宗时《嘉定和议》,都是以屈辱买平安,既丧国格,又丧人格,可谓中国历史上并列第一的耻辱文章。辛弃疾没有看到嘉定和议,否则一定会被气死。而陆游是真的被这和议气死的。嘉定二年(1209年)秋,陆游忧愤成疾,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享年85岁。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后的南宋,终究没有盼来孙仲谋式的领袖人物,国势再也没有雄起,这与宋朝皇室的家族性脑血管病有着直接关系(从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算起,几乎每个皇帝都被神经系统疾病困扰。史书中最常提及的一个词叫做“不豫“,这个”不豫“症状十分广泛,有的是发作性失语、有的是短暂肢体活动障碍、有的是头痛,呕吐、有的是时好时坏的精神症状,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统称。),也与其烟雾病式的、自相矛盾的“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国策有关。而与孙权一样九岁丧父的铁木真调动起所有蒙古人马的力量,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其对中国史,世界史的影响则远远超越了孙权。后续文章中笔者将通过史书中所记皇帝们的病症继续讲述他为何认为宋朝皇室最可能患有的疾病是烟雾病,并推理宋代医官们对皇帝疾病的诊疗得失。


微信图片_20201015162602.jpg

徐斌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教授

亚洲澳洲神经外科协会(AASNS)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席

亚洲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CNS)执委

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脑血管病诊疗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委员

意大利海外神经外科导师

多个国家级专业学会委员、多本国际杂志评审专家,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的临床医疗及基础研究,尤其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及烟雾病的血管吻合手术,已完成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近8000例。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