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3日发布 | 795阅读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后高灌注致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一例

孙博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动脉瘤后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DIPH的发生率为2%-3%。FD治疗后发生DIPH的原因可能是抗血小板治疗的高反应性、缺血性病变的出血性转化、器械置入过程中金属丝穿孔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高灌注。另外,治疗前巨大动脉瘤可以降低载瘤动脉的血流,经FD治疗后,载瘤动脉血流量突然增加,超过大脑自动调节能力,可导致高灌注综合征。

——摘自文章章节

【REF: Itazu T, et al.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20 May 13;104869. doi: 10.1016/j.jstrokecerebrovasdis.2020.104869.】

研究背景

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治疗颅内动脉瘤后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Delayed intraparenchymal hemorrhage,DIPH的发生率为2%-3%。FD治疗后发生DIPH的原因可能是抗血小板治疗的高反应性、缺血性病变的出血性转化、器械置入过程中金属丝穿孔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的高灌注。另外,治疗前巨大动脉瘤可以降低载瘤动脉的血流,经FD治疗后,载瘤动脉血流量突然增加,超过大脑自动调节能力,可导致高灌注综合征。来自日本丰田医疗中心神经外科的Takaaki Itazu等人,报告了一例因载瘤动脉狭窄改善导致载瘤动脉血流量增加,引起高灌注而出现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的病例,相关结果已发表于2020年5月刊《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杂志上。
 
病例报告

54岁女性患者,主诉复视合并右侧上睑下垂两周。无高血压、吸烟等既往史。MRI提示颈内动脉大动脉瘤合并部分血栓形成,瘤体位于海绵窦段,直径18mm(图1A)。DSA显示动脉瘤充盈缓慢,且由于占位效应动脉瘤附近的载瘤动脉严重狭窄(图1B


术前,患者连续5天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并通过Verify Now系统测试效果,确保药物抗血小板作用良好。术中应用一枚3.5mm*18mm Pipeline Flex(Medtronic)成功治疗动脉瘤,术后DSA提示分流效果良好。载瘤动脉狭窄得到改善(图1C、D),右大脑半球循环时间缩短。术后3天内患者无任何神经症状或头痛。术后第3天,患者突发意识障碍,头颅CT提示右侧顶叶实质内出血(图1E)。术后第4天行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患者意识恢复。研究者考虑出血原因为FD治疗后血流分流效应及载瘤动脉狭窄改善引起高灌注所致。IMP-SPECT显示右半球脑血流明显增加(较正常半球增加110%),故诊断为FD治疗后高灌注所致的DIPH(图1F)。严格控制血压后,术后第19天高灌注改善(图1G)。患者于术后第26天出院,无任何神经功能缺损。
 
图1. (A)MRI显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大动脉瘤,直径18mm。(B-DPipeline Flex放置前后DSA。E术后第3天CT提示脑实质内出血。F术后第5天IMP-SPECT提示高灌注。G术后第19天高灌注改善。
 
研究结论

对于颅内大动脉瘤,很有必要在术前行脑血流评价,在术后严格控制血压,要时刻警惕FD治疗后可能出现的高灌注综合征。


即日起“神经介入资讯”更名为“神介资讯


版权声明
神介资讯APP所发表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的版权均为主办方/原作者及神介资讯所有,未经神介资讯明确授权,任何人不得以改编、裁切、复制、转载、摘编、录制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盗取任何内容。经神介资讯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请注明来源:神介资讯。如有违反,神介资讯将保留进一步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神介资讯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本号发表的作品。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