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如剂量递增、多分次放疗和增加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但尚未形成规范的放射治疗标准。结合替莫唑胺治疗后,略微改善总体生存率(OS),尤其是对MGMT启动子甲基化患者。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上海质子重离子中心连续治疗50例HGG患者,其中34例GBM和16例AA患者。24例接受质子放疗,60Gy/30d;26例接受质子加碳离子放疗(CIRT),各采用不同的剂量递增方案。所有患者基于年龄或MGMT启动子甲基化结合替莫唑胺治疗。
50例患者在质子重离子放疗后随访4.8-3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4.3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的OS率分别为87.8%(95% CI,77.6%-98.0%)和72.8%(95% CI,56.7%-88.9%);相对应的疾病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74.2%(95% CI,60.9%-87.5%)和59.8%(95% CI,43.1%-76.5%)(图1)。HGG患者的12个月和18个月的OS率分别为77.4%和61%,PFS率分别为61.3%和42.7%。而WHO Ⅲ级肿瘤患者的12个月和18个月的OS率和PFS率均为100%。
图1. 质子重离子治疗后HGG患者的总生存期(A)和无进展生存期(B)曲线。
研究结果
放疗后随访结果发现,12例患者粒子放疗区出现明显的局部坏死或进展。3例患者放疗区外肿瘤复发;但均无放疗区边缘肿瘤复发者。1例患者在粒子放射治疗后6个月MRI成像上诊断为疾病进展,后进行手术切除,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假进展。
29例患者在粒子放疗过程中,发生1级皮炎或脱发。7例出现假性进展,随后假性进展消退或得到病理证实。此外,11例患者中,发生6例1级、5例2级的晚期放射性脑坏死反应;而未观察到3、4和5级急性或晚期放射性毒性反应。单变量log-rank检验分析表明,年龄(>50:≤50岁)、WHO分级(3:4级)和Karnofsky评分(>80:≤80)是预测OS率的显著因素。IDH突变型和WHO分级对预测PFS有显著意义。此外,MGMT启动子甲基化、功能状态和年龄具有预测PFS的趋势。多变量分析未发现预测PFS或OS的显著因素。
结论
最后作者指出,剂量为60Gy的质子重离子粒子放疗结合替莫唑胺治疗HGG患者的18个月OS率和PFS率分别为72.8%和59.8%;未观察到急性或晚期严重的毒性反应。因此,质子重离子粒子放疗是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安全又有潜在疗效的手段。
版权声明
神外资讯APP所发表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的版权均为主办方/原作者及神外资讯所有,未经神外资讯明确授权,任何人不得以改编、裁切、复制、转载、摘编、录制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盗取任何内容。经神外资讯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请注明来源:神外资讯。如有违反,神外资讯将保留进一步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神外资讯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本号发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