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0日发布 | 1165阅读

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分型的血栓CT影像特征

凌冶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与心源性卒中相比,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与动脉高密度征的存在,较低的血栓负荷评分,血栓位置偏向于近端,较高的绝对血栓衰减度,与ICA-T的距离减小以及更长的血栓长度有关,但仍需进一步地研究血栓影像学特征能否作为临床实践中卒中原因的诊断工具。

——摘自文章章节

【REF: Boodt N, et al. Stroke. 2020;STROKEAHA119027749. doi:10.1161/STROKEAHA.119.027749】


研究背景




房颤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原因,隐性阵发性房颤是造成隐源性卒中的重要病因。目前对于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以通过CT及CTA评估血栓性质。如果存在卒中病因与影像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则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评估这些影像学特征辅助卒中亚型的分类诊断。因血栓衰减增加度评分(thrombus attenuation increase, TAI)与血栓组织学组成、红细胞含量具有相关性,而卒中病因与血栓影像特征的关系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研究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分型与血栓CT特征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




选取MR CLEAN注册人群2014年3月16日至2016年6月15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CTA或MRA和12导联心电图,至少24小时心电监测。卒中病因诊断使用盲法,由两名专业医师根据TOAST标准进行诊断,分类标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TOAST 1),心源性卒中(TOAST 2),其他原因所致缺血性卒中(TOAST4),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TOAST 5);在患者队列中,没有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TOAST 3)。本文分析中,将TOAST 1和TOAST 4合并为一类,定义为非心源性卒中。影像学指标包括:动脉高密度征(hyperdense artery sign, HAS,血栓负荷评分clot burden score, CBS及血栓位置,以及相对及绝对血栓衰减增加度、颈内动脉末端(ICA-T)至血栓的距离(DT)、以及血栓长度。


研究结果




共入组1627名患者,最后1429名患者纳入分析。


表1. 患者的基线及影像学数据


绝对血栓衰减中位值为52.2HU,相对血栓衰减中位值为1.3HU,DT中位值为7.8,血栓长度中位值为13.5mm,血栓衰减增加度中位值为5.0HU(表2)。


表2. 患者的血栓CT影像学特征


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与心源性卒中


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与心源性卒中的血栓CT影像特征不同(表3和表4)。在单变量分析中,与心源性卒中相比,非心脏栓塞性卒中与存在HAS(OR, 2.2 [95%CI, 1.6-3.0]),较低的CBS(cOR, 0.4 [95%CI, 0.3-0.6]),血栓更靠近近端(cOR, 0.2 [95%CI, 0.2-0.3]),更高的绝对血栓衰减(β, 3.6 [95%CI, 0.9-6.4]),DT降低(β, -5.7 [95%CI, -8.3--3.0]),较长的血栓(β, 8.6 [95%CI, 6.5-10.7])相关。


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

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的血栓影像特征与心源性卒中相似(表3和表4)。


表3. 卒中分型与血栓形成特征关系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n=1429


图1. 不同卒中分型的血栓影像特征 A:动脉高密度征HAS;B:近端血栓位置


表4. 卒中分型与血栓影像特征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n=367)


图2. 不同卒中分型的血栓影像特征 A:绝对血栓衰减;B:血栓长度


研究结论




心源性卒中与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的血栓影像特征不同。与心源性卒中相比,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与动脉高密度征的存在,较低的血栓负荷评分,血栓位置偏向于近端,较高的绝对血栓衰减度,与ICA-T的距离减小以及更长的血栓长度有关,但仍需进一步地研究血栓影像学特征能否作为临床实践中卒中原因的诊断工具。


即日起“神经介入资讯”更名为“神介资讯


版权声明
神介资讯APP所发表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的版权均为主办方/原作者及神介资讯所有,未经神介资讯明确授权,任何人不得以改编、裁切、复制、转载、摘编、录制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盗取任何内容。经神介资讯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请注明来源:神介资讯。如有违反,神介资讯将保留进一步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神介资讯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本号发表的作品。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