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芝加哥Rush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科的Jessica A. Karl等研究交错-连接新刺激模式,同时控制PD患者的轴性症状和肢体运动症状,结果发表于2020年4月《Movement Disorders》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Karl JA, et al. Mov Disord. 2020 Apr 4. doi: 10.1002/mds.28048.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的高频刺激(130-185Hz,HFS)模式可使帕金森病(PD)患者肢体运动症状长期的有效缓解,但对某些重型患者的轴性症状无效甚至加重,如影响步态、平衡和言语功能。而丘脑底核的低频刺激(60-80 Hz,LFS)模式可减轻PD患者的步态/平衡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也比HFS低;但从HFS调为LFS时四肢运动症状的改善得而又失。美国芝加哥Rush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科的Jessica A. Karl等研究交错-连接新刺激模式(interleave-interlink,IL-IL),同时控制PD患者的轴性症状和肢体运动症状,结果发表于2020年4月《Movement Disorders》在线。
研究方法
该双盲随机交叉研究,比较IL-IL新刺激模式与HFS传统刺激模式对PD患者轴性症状和四肢运动症状的疗效。相比HFS传统刺激模式,IL-IL新刺激模式中HFS更集中。主要研究结果指标为患者/护理对照者的改良CGI-S量表评分。次要结果指标,包括运动症状评估、计时起立-行走测试、问卷评估和PKG图(Personal Kineti Graphs)(图1)。
图1. Suretune图示IL-IL新刺激模式与HFS传统刺激模式。A-C.HFS刺激模式(A),LFS刺激模式(B),IL-IL刺激模式(C);D-G.Suretune解剖图示未定带(Zi)呈棕色,丘脑底核(STN)呈绿色,黑质网状带(SNr)呈黄色;E-H.IL-IL刺激模式中叠加的HFS呈粉红色;F.IL-IL刺激模式中非叠加的LFS呈紫色;I.传统的HFS刺激模式呈浅蓝色。
纳入研究的25例PD患者经首次随机、双盲交叉分组,13例为HFS传统刺激模式组,12例为IL-IL新刺激模式组。最后20例通过HFS传统刺激模式和IL-IL新刺激模式治疗;各持续2周。
研究结果
结果发现,IL-IL新刺激模式治疗PD患者/护理对照者的改良CGI-S步态/平衡(P=0.01)和四肢运动症状(P=0.001)评分优于HFS传统刺激模式,而言语(P= 0.24)评分无明显差异。
步态/平衡和言语的盲法评定等级CGI-S评分(P=0.01、P=0.02),IL-IL新刺激模式治疗得分优于HFS传统刺激模式,四肢运动症状(P=0.18)无明显差异。
此外,MDS-UPDRS-III的运动检查总得分,IL-IL新刺激模式治疗优于HFS传统刺激模式(−5.22;P=0.02),表现在轴性症状(−2.1;P=0.005)和强直(−1.20;P=0.03)。PDQ-39综合指数提示,相比HFS传统刺激模式,IL-IL新刺激模式提高PD患者27.0%的生活质量(P=0.002),表现在运动(−11.75;P=0.02),日常生活(−8.54;P=0.01)和言语(−14.58;P=0.01)等方面有明显改善。
IL-IL新刺激模式治疗的PD患者步态冻结问卷(P=0.04)评分高于HFS传统刺激模式。相比HFS传统刺激模式,IL-IL新刺激模式治疗后患者的起立-行走时间快9.8%(P=0.01),步数减少11.8%(P=0.001)。而这两种刺激模式在PKG的运动迟缓(P=0.18)或震颤(P=0.23)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结论
该研究表明,IL-IL新刺激模式有益于治疗轴性症状的PD患者,同时较满意地控制四肢运动症状。
版权声明
神外资讯APP所发表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的版权均为主办方/原作者及神外资讯所有,未经神外资讯明确授权,任何人不得以改编、裁切、复制、转载、摘编、录制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盗取任何内容。经神外资讯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请注明来源:神外资讯。如有违反,神外资讯将保留进一步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神外资讯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本号发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