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解读
中国的脑血管病防治工作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又面临新的挑战。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中国卒中疾病负担有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并呈现出低收入群体快速增长、性别和地域差异明显以及年轻化趋势。


一、中国卒中疾病负担呈爆发式增长

二、中国卒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中,年轻化趋势突出

三、十大卒中危险因素依旧,形势依旧严峻

1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首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居民高血压知晓率与控制率不容乐观,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从35~39岁的12.6%增加至70~74岁的58.4%)。2012~2015年,我国“十二五”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3.2%。据此估计,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约为2.45亿;而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患病人群控制率分别为46.9%、40.7%和15.3%。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东北地区相对较高,而知晓率西南地区相对较低。治疗率西藏和贵州偏低,部分南方省份和东北三省也均较低。高血压总体控制率以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偏低;而治疗后血压控制率以东部沿海地区最高。

2体力活动不足
体力活动不足是卒中重要危险因素,而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降低卒中发生的风险。体力活动适用于任何年龄层卒中的预防,并且年轻人群受益程度更多。
3超重或肥胖
超重和肥胖会增加卒中的发病风险。体质量指数与卒中风险之间存在J型的剂量反应关系,体质量指数每增加5个单位,卒中风险增加1.10倍。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率整体上呈快速增长趋势。
4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卒中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5吸烟
我国的标化吸烟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2003年、2008年及2013年我国当前吸烟率分别为26.0%、24.9%和25.2%;男性吸烟率在2003年、2008年及2013年分别为48.4%、47.0%和47.2%,明显高于女性的3.1%、2.3%、2.7%。

6不合理膳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膳食特点逐渐趋向于高热能、高脂肪和高糖模式,而这些增加了慢性疾病的风险。
7心脏疾病
8糖尿病
9心理因素
10酒精摄入
研究显示,大量饮酒可使卒中风险增加20%,并使卒中相关死亡率上升16%,并与饮酒剂量呈正相关。
2016年,全球有大约300万人因使用酒精而死亡,占全球死亡总数的5.3%,其中大部分为男性。
周日科普往期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