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30日发布 | 1.3万阅读

脑血管解剖学习笔记第32期:颈内动脉岩段和破裂孔段解剖

赵沃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达人收藏

颈内动脉走行于颞骨岩部颈动脉管内的部分称为颈内动脉岩段,颈内动脉出颈动脉管内口后,走行于破裂孔上方的部分称为颈内动脉破裂孔段。现将两段的解剖,结合脑血管造影的特点,介绍如下。




 一、颈动脉管


颈动脉管(carotid canal)位于颞骨岩部内,是颈内动脉颈颅底进入颅内的通道。颈动脉管开始于颞骨颅底的下表面的颈动脉管外口(也称为颈动脉孔,carotid foramen),在颞骨内先向上走行,再弯曲向内上走行。颈动脉管的颅内的出口临近破裂孔。颈动脉管内除了走行的颈内动脉,还有静脉丛和环绕颈内动脉的交感神经。

 
颈动脉管和颅底的下面观(Osawa 2008)。颈动脉管外口位于颈静脉孔的前方,下颌窝和颞下颌关节的后内侧。颈动脉管沿颞骨岩部的长轴向前内侧走行,至破裂孔处再向上走行。


在颈动脉管内放了一根红色小管,显示颈内动脉的走行(Osawa 2008)。虚线示咽鼓管的位置。注意翼管和破裂孔的关系。翼管神经以黄色线条表示,在岩尖上方,破裂孔的外侧经翼管至翼腭窝。




 二、破裂孔


奥地利解剖学家Wenzel Gruber(1814年-1890年),第一个描述了破裂孔(foramen lacerum)。
 
解剖学家Wenzel Gruber(引自wikipedia)。


破裂孔是颅底的孔隙,前内侧是蝶骨基底,后内侧是枕骨基底,外侧是颞骨岩尖部。传统上,破裂孔分为下部和上部。下部由纤维软骨组织充填,上部被颈内动脉破裂孔段占据。

破裂孔内并没有特别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穿过。经破裂孔进出颅腔的结构主要是翼管神经、翼管动脉和翼管静脉,咽升动脉的终末分支,连接颅内海绵窦和颅外翼静脉丛的导静脉等。

颈内动脉破裂孔段和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界标志是岩舌韧带(petrolingual ligament),岩舌韧带的内侧端附着于蝶骨舌突,外侧端附着于岩尖部。

颅外下面观,观察破裂孔的位置(Schuenke 2016)。


破裂孔颅底内侧面观(Tauber 1999)。




 三、岩段和破裂孔段的命名


本文中采用的是Bouthillier等(Bouthillier 1996)于1996年提出的颈内动脉分段方法,即根据颈内动脉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将颈内动脉分为七段,分别为:C1(颈段),C2(岩段),C3(破裂孔段),C4(海绵窦段),C5(床突段),C6(眼段)和C7(交通段)。
 
颈内动脉岩段起始于颈内动脉从颅底底面进入颈动脉管,在颈动脉管内先向上,再弯曲向前内,出颈动脉管内口处为止。
 
颈内动脉破裂孔段起始于颈内动脉出颈动脉管外口处,在破裂孔上部弯曲向上,穿过硬脑膜进入海绵窦,延续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颈内动脉破裂孔段和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界标志是岩舌韧带。
 
将颈内动脉岩段和破裂孔段一起来看,呈“S”型弯曲,分为后垂直段、水平段和前垂直段。后垂直段和水平段之间的弯曲称为后膝,水平段和前垂直段之间的弯曲称为前膝。大体上,颈内动脉岩段包括后垂直段、后膝和水平段,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包括前膝和前垂直段(Osawa 2008)。
 
Bouthillier颈内动脉分类法示意图(Bouthillier 1996)。


颅底外侧面观示意图(Schuenke 2016)。颈内动脉岩段和破裂孔段分为后垂直段、后膝、水平段、前膝和前垂直段。


脑血管造影正位和侧位显示颈内动脉岩段和破裂孔段(引自Neuroangio网站)。




 四、颈内动脉岩段


颈内动脉岩段自颈动脉管外口处延续自颈内动脉颈段,在颈动脉管内走行,出颈动脉管内口延续为颈内动脉破裂孔段。

颈内动脉颈段(C1段)与岩段(C2段)在颈动脉管外口处(Bouthillier 1996)。


颅底后上面观,骨质磨除后显示颈内动脉岩段(Paullus 1977)。显示为左下角方框内放大。显示颈内动脉岩段与颈静脉孔、岩大神经、脑膜中动脉和颅神经的关系。


颅底后上面观(Osawa 2008)。内听道内侧岩尖部磨除显露颈内动脉岩段。


上图进一步磨除颈内动脉岩段上、后方骨质的后上面观(Osawa 2008)。耳蜗位于后膝的上后外侧。




 五、颈内动脉破裂孔段


颈内动脉破裂孔段自颈动脉管外口处延续自颈内动脉岩段,转向上方走行,进入海绵窦,延续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颈内动脉破裂孔段和海绵窦段的分界为岩舌韧带的上缘。岩舌韧带的一端在岩骨尖,另一端连接蝶骨舌突。岩舌韧带的上缘大致位于三叉神经第二支上表面向后延伸的直线上(Osawa 2008)。
 
破裂孔与颈内动脉破裂孔段的关系结构示意图(Tauber 1999)。破裂孔只是充填了纤维软骨组织的那部分,而上部,只是形成了环绕颈内动脉的骨性和纤维管道。


一例右侧三叉神经节及其三个分支(Osawa 2008)。岩舌韧带大致位于三叉神经第二支上表面向后延伸的直线上。


牵开三叉神经第一支,显露岩舌韧带(Osawa 2008)。




 六、岩段和破裂孔段的分支


颈内动脉岩段和破裂孔段的分支不多,相对也较细小,大多数在脑血管造影上不可见。主要的分支有颈鼓室动脉、翼管动脉和骨膜支。
 

(一)颈鼓室动脉

颈鼓室动脉是胚胎期舌骨动脉,相当于胚胎期第二主动脉弓背侧的残余。颈鼓室动脉发自颈内动脉岩段的后膝(Quisling 1979),向前外侧进入鼓室,供应鼓室结构,特别是面神经鼓室段,与其他供应鼓室的动脉分支等有吻合。这些分支包括(Lasjaunias 2001):脑膜中动脉岩动脉发出的鼓室上动脉,上颌内动脉第一段发出的鼓室前动脉,耳后动脉发出的茎乳突动脉,咽升动脉发出的鼓室下动脉等。
 
值得注意的是,颈鼓室动脉并不常见。在Paullus和Rhoton等(Paullus 1977)于1977年检查了50例尸检标本,只发现了一例符合颈鼓室动脉的描述。所以,颈鼓室动脉到底是否存在,是存在疑问的。至少它的作用没有想象中那么大。Allen等回顾分析了行常规Wada试验的481例病人,962侧颈内动脉;261例病人至少在血管造影上可见一个分支,109例有2个或多个分支;可见一例从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发出的颈鼓室动脉。
 
颈内动脉岩段正位,翼管动脉自水平段的下内侧发出。不常见的颈鼓室动脉自岩段膝部发出,走向位于颈动脉管前外侧的鼓室(Quisling 1979)。


左侧颈内动脉侧位,显示颈鼓室动脉(Allen 2005)。


(二)翼管动脉

参见“脑血管解剖学习笔记第12期:翼管和翼管动脉”。(点击“翼管和翼管动脉”即可详细了解)


脑血管解剖学习笔记第12期:翼管和翼管动脉


翼管动脉自颈内动脉发出处又称为下颌动脉(mandibular artery),是胚胎期第一主动脉弓背侧的残余部分。下颌动脉从颈内动脉岩段水平段发出后,走行不恒定,部分向前外侧走向翼管,与上颌内动脉翼腭段发出的翼管动脉吻合。
 
在颈内动脉近端闭塞时,经上颌内动脉翼管动脉,可代偿性向颈内动脉供血,可显示颈内动脉岩段。
 
翼管动脉起源,以及上颌内动脉、咽升动脉和颈内动脉分支潜在吻合的示意图(Tanoue 2013)。


翼管动脉发自颈内动脉岩段的水平段,在翼管内与翼管神经伴行。翼管动脉在翼腭窝内与上颌内动脉吻合(Osawa 2009)。


左侧颈内动脉造影,见翼管动脉发自颈内动脉岩段的水平段(Allen 2005)。


右侧颈内动脉造影侧位,鼻衄,颈外动脉结扎仍不能控制出血(Quisling, 1980)。翼管动脉(空箭)异常增粗,远端可见通过翼管部分(实箭),因颈外动脉近端结扎。分辨了出血部位后,利用手术和明胶海绵栓塞。


(三)骨膜支

Paullus等(Paullus 1977)只在38%的病例中发现了岩段分支,其中30%是翼管动脉,8%是骨膜支。骨膜支纤细,走行很短,发出后,主要进入颈动脉管的骨膜。

解剖颈动脉管,牵开颈内动脉岩段水平段,可见一小的骨膜支自颈内动脉后壁发出,沿颈动脉管底走行(Quisling 1979)。


颈内动脉岩段造影,斜位,可见一小的骨膜支从颈内动脉水平段中部的后下面发出(Paullus 1977)。


七、小结


 1、颈内动脉岩段是颈内动脉穿行在颈动脉管内的部分,而颈内动脉破裂孔段只是经过破裂孔上部,并不穿过破裂孔。 


2、颈内动脉岩段和破裂孔段可分为后垂直段、后膝、水平段、前膝和前垂直段,其中颈内动脉岩段包括后垂直段、后膝和水平段,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包括前膝和前垂直段。


 3、颈内动脉岩段和破裂孔段主要分支包括颈鼓室动脉、翼管动脉和骨膜支。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 Allen, J. W., Alastra, A. J., & Nelson, P. K. (2005). Proximal in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branches: prevalence and importance for balloon occlusion test. J Neurosurg, 102(1), 45-52.

  • Bouthillier, A., van Loveren, H. R., & Keller, J. T. (1996). Segments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 new classification. Neurosurgery, 38(3), 425-432; discussion 432-423.

  • Lasjaunias, P., A., B., & ter Brugge, K. G. (2001). Surgical Neuroangiography: Volume 1 Clinical Vascular Anatomy and Variations (2nd ed. Vol. 1): Springer.

  • Osawa, S., Rhoton, A. L., Jr., Seker, A., Shimizu, S., Fujii, K., & Kassam, A. B. (2009). Microsurgical and endoscopic anatomy of the vidian canal. Neurosurgery, 64(5 Suppl 2), 385-411; discussion 411-382.

  • Osawa, S., Rhoton, A. L., Jr., Tanriover, N., Shimizu, S., & Fujii, K. (2008). Microsurgical anatomy and surgical exposure of the petrous segment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Neurosurgery, 63(4 Suppl 2), 210-238; discussion 239.

  • Paullus, W. S., Pait, T. G., & Rhoton, A. I., Jr. (1977). Microsurgical exposure of the petrous portion of the carotid artery. J Neurosurg, 47(5), 713-726.

  • Quisling, R. G. (1980). Intrapetrous carotid artery branches: pathological application. Radiology, 134(1), 109-113.

  • Quisling, R. G., & Rhoton, A. L., Jr. (1979). Intrapetrous carotid artery branches: radioanatomic analysis. Radiology, 131(1), 133-136.

  • Schuenke, M., Schulte, E., & Schumacher, U. (2016). Thieme Atlas of Anatomy Head Neck and Neuroantomy. New York: Thieme Medical Publishers.

  • Tanoue, S., Kiyosue, H., Mori, H., Hori, Y., Okahara, M., & Sagara, Y. (2013). Maxillary artery: functional and imaging anatomy for safe and effective transcatheter treatment. Radiographics, 33(7), e209-224.

  • Tauber, M., van Loveren, H. R., Jallo, G., Romano, A., & Keller, J. T. (1999). The enigmatic foramen lacerum. Neurosurgery, 44(2), 386-391; discussion 391-383.


即日起“神经介入资讯”更名为“神介资讯


往期文章回顾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神经解剖

296内容1887阅读

进圈子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