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0日发布 | 395阅读

一网无遗——新型国产申翼®取栓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使用体会

周峰

南京市第一医院

黄石

南京市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是急性期血管再通,机械取栓作为颅内大血管再通首选治疗,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国智造取栓器力添新秀-加奇“申翼®取栓器进入多中心临床试验阶段。借此分享一例治疗体会。


术者: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周峰副主任医师 黄石住院医师



患者信息


王**,男,64岁

主诉:

右侧肢体无力2小时25分钟

既往史:

高血压病、冠心病、阵发性心房扑动

实验室检查:

头颅CT(入院后):两侧脑室旁及两侧基底节区腔梗、缺血灶。
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血常规、凝血常规、末梢血糖均正常。

急诊查体:

神志嗜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3mm,对光反射灵敏,混合性失语,右侧鼻唇沟浅,心率60次/分,律齐,右侧肢体坠落试验阳性,左侧肢体可见自主活动。NIHSS评分19分。

诊疗经过:

患者发病到入院时间在4.5h时间窗内,有静脉溶栓适应症,无明确禁忌症存在,与家属沟通后,行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急诊CT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ASPECTS评分9分,未见明显低密度灶,结合患者急诊查体,高度提示左侧颈内动脉系统大动脉闭塞。与家属沟通后,跳过无创血管成像及灌注检查,急诊行DSA,必要时予血管内治疗。

急诊CT:


DSA:

主动脉弓造影

 


右侧头臂干造影提示前交通未开放


 

后循环无明显代偿。

 

左颈动脉造影提示左侧大脑中水平段闭塞,大脑前动脉通过皮层支部分代偿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代偿欠佳。


 



治疗过程


术中器械:
  • 6F 90cm长鞘

  • 6F Neuron 中间导管

  • Prowler Plus 微导管

  • 185cm PT2 微导丝

  • 申翼®取栓器(4*30mm)


加奇申翼®取栓器到位(4*30mm)。

 

SWIM技术取栓。

一次再通。



 

取出1条长约1cm暗红色血栓。血栓主体被“网兜”全部兜住!

 

术后造影,mTICI分级2C


术后即刻CT:


术后24小时CT:



病情变化



术后即刻查体:神志嗜睡,部分混合性失语,不全性右侧凝视,右侧鼻唇沟浅,右侧肢体肌力1级。NIHSS评分15分。


术后4天查体:神志清楚,部分混合性失语,右侧鼻唇沟浅,右侧肢体肌力3+级。NIHSS评分7分。



总 结


一:

最近发布的《2019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提出:对于发病6小时内,考虑大血管闭塞而ASPECTS≥6时,推荐根据CT和CTA(或MRI和MRA)结果进行机械取栓,而不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影像评估,例如灌注成像(I,B)。该患者发病6小时内,CT平扫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结合症状,高度提示大动脉闭塞,未行无创血管成像及灌注成像而直接行DSA评估及取栓治疗,最终DNT时间:20分钟。DPT时间:40分钟。DRT时间:82分钟。快速开通血管,为患者术后恢复奠定基础。


二:

该患者血栓负荷较重,长度较长,得益于加奇取栓器独特的前段“网兜”设计,血栓主体被一次拉出,最终实现一次再通。此外,该产品还具有较长的工作长度和更大的网孔设计,良好的血栓嵌合能力以及优秀的抗折性和贴壁性,支架可以整体显影,并可以在内腔为0.017inch的微导管输送。



快速流畅的绿道,精准果断的术前评估,优秀的取栓支架,可为急性大动脉闭塞患者带来最佳预后。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嘉介谈

55.0万阅读 | 350内容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