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3日发布 | 3940阅读

刁玉领博士:神经内镜下幕下小脑上入路松果体区畸胎瘤切除术

刁玉领

新乡医学院一附院

周文科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今日与大家分享的是《正海-妙术视界》第一百九十八期由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周文科教授团队医生刁玉领带来的:神经内镜下幕下小脑上入路松果体区畸胎瘤切除术感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周文科教授和王仲伟教授在手术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欢迎观看、分享。


专家简介

刁玉领,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来自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周文科教授团队,2006年参加工作至今,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于春江教授,博士学习期间完成了系统的颅底解剖培训,目前致力于颅底肿瘤及脑血管病的手术治疗。擅长各种复杂颅底手术及脑血管搭桥手术。发表SCI论文三篇。


松果体区手术入路思考


我们在神经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一例松果体区畸胎瘤,近年来神经内镜技术发展较快,内镜与显微镜一样,是神经外科医生手术的利器,尤其是年轻医生都应该积极学习掌握,当然也离不开老师们的带教和传承,该手术是在周文科教授和王仲伟教授的指导下完成,在此表示感谢。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相辅相成,各有优势,但对于某些特定区域手术,神经内镜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中就包括松果体区病变手术。松果体区病变手术入路大致分三类: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可处理三脑室后部肿瘤)、枕下幕上入路(Poppen)和幕下小脑上入路(Krause)。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路径较长,还有出现记忆障碍的风险;枕下幕上入路要经过大脑内静脉和基底静脉之间的间隙进行操作,而且是从一侧入路,所以操作空间有限,手术难度和风险明显增加,除非是比较靠上方的肿瘤;幕下小脑上入路从中线进入,松果体区的静脉系统在术野上方,操作空间较大,手术难度和风险明显降低,大部分松果体区肿瘤都能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得到满意的切除,但该入路的一个缺点是需要采用坐位,有气体栓塞的 风险,但引入神经内镜后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侧俯卧头部抬高15°的体位,此外,该入路路径中没有走形的神经血管结构,故不存在“镜后盲”的问题,故神经内镜在松果体区手术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4岁,患者因“间断恶心呕吐2月,加重伴精神萎靡1天。”为主诉急诊入院入院;查体:神志尚清,精神萎靡,眼球上视不能。外院CT提示松果体区占位,梗阻性脑积水,遂急诊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精神状态好转,分流术后一周给予行内镜下肿瘤切除术。


术前影像



手术体位


采用侧俯卧头部抬高15°的体位


术中情况


切开表面蛛网膜,离断小脑前中央静脉


切开肿瘤,释放囊液


分块切除肿瘤


分离肿瘤上界与大脑大静脉的粘连


分离肿瘤与左侧丘脑枕的粘连


分离肿瘤与脑干粘连,全切肿瘤


术后影像


术后MRI 显示肿瘤切除满意(冠位颞枕部异常信号为分流泵伪影)


病理结果


术后恢复情况


患者术后双眼上视不能症状较术前缓解,精神状态较好,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术后一周拆线后出院。


术中注意事项


  • 沿小脑上进入后面对的是松果体区静脉系统,进入后需将术野向下调整。
  • 锐性联合钝性分离界面。
  • 保留丘脑枕及脑干表面软脑膜完整是保留功能的关键。
  • 术后降低头位,注水排出颅内气体。




【正海-妙术视界】往期回顾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