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5日发布 | 1989阅读

疫情期间,你长胖了吗?

卢旺盛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疫情当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效的抗击办法就是二个字:“宅”和“闷“。还很多网友自我调侃道:终于可以什么也不做,就能为国家做贡献了;可一段时间之后,新的“麻烦”也随之而来,我们在此期间很多人的体重增加了,我们变胖了。

我们为什么会长胖?



疫情期间长胖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两条:进食偏多,运动偏少。管不住嘴,迈不开腿。


关于饮食,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吃饱饭才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能量,才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以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应该越补越好。于是很多人宅在家研究美食,或者尽情发挥厨艺,以保证营养抵御病毒。现在虽已陆续复工复产,但仍有部分人群宅在家里,学校尚没有正常开学,孩子们吃饭、睡觉时间比过去大大延长,很多时间手里还捧着大把零食。在这个难忘又超长的春节假期,人们无意间进食偏多,然而你真的需要补充那么多吗?


最后结果是每天摄取的养分及能量远远超过了自身需求,同时少运动不出门,或者不习惯不方便在家里运动,这样就是双向挤压。当摄入热量>消耗热量,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存储下来,人就会发胖,这就是真相。只有当摄入热量<消耗热量,就会消耗脂肪,人就会变瘦。节食和运动减肥就是通过减少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形成能量差来达到目的。


当然胖还有一些理由。以前工作太劳累,这段时间工作轻松些,补回来了;疫情期间再不用那么早坐车去单位,睡眠充足了;以前与家人呆的时间较短,这次亲情的回归让人幸福感增加。当然在疫情此起彼复期间,人们依旧有些担心、紧张,但因为背后有可依靠的强大国家,让我们有信心面对一切困难。

疫情期间,饮食控制很重要



饮食,是我们的必需。它是自然而然的,饿了就吃,饱了就停下来。但我们人类在不同的阶段却有不同的习惯,饮食已经不简单是温饱问题,更是健康的根源。对于吃得健康,人们弄出一个全球最佳饮食排行榜,TOP1就是“地中海饮食”,虽然每个民族地域的不同特点,不可能完全照搬,但其思想内核是一样的。


对于慢病患人或者是卒中高危人群,或者是普通人,在疫情期间在饮食上应该采取何种策略呢?


我们面对的困难是什么?特殊时期,尽量少出门,更多时间呆在家里,虽不能聚会、大肆的喝酒吃肉,但却因为居家办公,没有领导和同事的监督,家里的美味不断,更难管住自己的嘴,零食不断,饮食控制很困难。

因此最重要的第一法则还是管住嘴,一定要自我克制,给自己制定规律的饮食计划。按照十个网球原则,减少主食摄入,增加蔬菜水果。

1、食物多样,注意选择全谷类、杂豆类和薯类。

2、多吃蔬果、奶类、大豆。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多选深色蔬果,不以果汁代替鲜果。

3、吃奶制品,特别是酸奶。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

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清淡饮食,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

6、足量饮水。


如果一段时间摄入较多,可以采取增加运动量,或者轻断食方法,让出门少的、爱美食的你,尽量避免堆积脂肪,造成肥胖,影响健康。

疫情期间,运动要增加



运动与饮食是控制体重的双重闸门,当饮食有些超量时,可以通过增加运动来将多余的能量消耗;就如我们面对新冠状病毒的策略一样,当我们严防输入困难或已经出现社区性扩散时,我们可以采用尽收尽治或保障医疗资源用在重症病人的救治上。


其实当前我们限制人群聚集性活动时,并没有限制人在空旷处、小区内人少处活动。即使没有户外活动,我们仍可以将室内活动安排得很好。有些人说戴口罩影响呼吸,但我们仍旧可以安排不影响呼吸的运动,比如慢走、无氧训练。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的意识,我们对运动的重视程度。

室内活动,可以有很多。瑜珈、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运动这些活动并不占多少空间,效果可以很好。跟着电视或手机做健美操,有跑步机的话可以在家进行慢跑锻炼。在keep上,有很多运动的小视频,借助瑜伽垫、弹力绳、哑铃片可以有很多方便、实用的锻炼方法。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适度“轻断食”,尤其适合温饱水平以上的现代人群



“食物无贪于多,贵在有节”。人们身体的健康值都有一定的范围,如果超出了“底线”,就会对健康不利,过度进补,会增加肠胃负荷,乃至肥胖。如果你长胖了,你该怎么办?


有人提出轻断食概念。有许多研究表明,对正常人而言,间歇性的短期断食有利于减轻胃肠压力,改善血液状况,燃烧多余脂肪,促进细胞更替,不仅能够减肥和排毒养颜,在调理血糖、血压、血脂方面效果也不错,并且对多种慢性病有一定疗效,对在疫情期间长期在家过多饮食的人群尤为适宜。

轻断食也叫“间歇性断食”,是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间隔性地少吃或不吃食物。轻断食最初是在BBC纪录片《进食、断食与长寿》中,由一位医学博士首次提出的,之后受到诸多国际明星、超模的青睐和热捧。


美国南加州大学长寿专家沃尔特•龙戈教授是著名的断食疗法研究者,他和团队发现,每半年断食2-4天,就会迫使身体进入“生存模式”,耗尽体内储存的脂肪和糖分,分解掉衰老细胞。日本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大隅良典则发现了细胞自噬奥秘:当人体处于断食状态、无法从食物中获取能量时,细胞会向自身内部寻找可供维持生存的替代来源,把细胞内损坏和变质的物质吃掉,从而促进细胞更替,减轻身体负担。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说:“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适当断食还能使肠道菌群获益,促进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建立。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人体确有自我净化的能力,适当断食可以帮助排除肠胃及血液积存的毒素,净化肠道;若肠内积存宿便,有百害而无一利。


轻断食为什么会对慢性病尤其“三高”有明显改善作用?

在轻断食过程中,血管壁上的脂肪、血管内糖分会随之减少,由此达到软化血管和降低血压的效果。在断食期间,脂肪通过血液被送回肝脏重新利用,血脂指标会暂时升高,而在断食后,血脂指标会得到显著改观。


轻断食疗法种类繁多

有多种“轻断食”的方法可以采用。1、日内断食法:每天留出16个小时的胃部“空窗期”,其余8个小时则正常进食;2、“5:2”断食法,即1周内有5天正常进食,其余2天摄取平常的1/4能量;3、隔日断食法,就是第1天正常吃,第2天食量减至正常量的1/3左右,第3天再开始正常吃,如此往复;4、果蔬汁断食法,1个月内选择不连续的2-5天断食,只喝白开水、果蔬汁和蔬菜汤,每日摄入热量控制在300-500千卡,断食期间,食物以低热量、高营养为主。这些方法因人而异,每个人需根据自身具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来尝试“轻断食”。

轻断食要在自觉、自愿、愉悦的心境下进行。在断食前,人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最好在断食前一个星期,就要有计划性地减食,并逐渐过渡到日常以清淡的食物和蔬果为主。同时要戒断烟酒,断食期间不可久卧,需要多走路、多做深呼吸、多喝水,以防止因肠胃过度空虚而产生不适。


另外,要强调的是轻断食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在营养师或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即日起“神经介入资讯”更名为“神介资讯


周日科普往期回顾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