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4日发布 | 1676阅读

《新医神外双周刊》第二期:一例原始三叉动脉伴动脉瘤病例分享

孙宏杰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买买提力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今天神外资讯《新医神外双周刊》第二期,分享的是买买提力·艾沙教授带来的病例:一例原始三叉动脉伴动脉瘤病例分享,感谢孙宏杰医生的资料编辑,以及由张朝阳带来的译文速览:肢端肥大症患者颅内脑膜瘤发病率增加,欢迎广大神外同道观看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例原始三叉动脉伴动脉瘤病例分享

一般情况

患者男性,年龄:52岁,民族:柯尔克孜族。


主诉:突发头痛头晕4天余。


现病史:患者于2019年11月10日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一过性晕厥并摔倒。后持续剧烈头痛,以额顶部为著,伴恶心,呕吐数次,为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故到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因医疗条件有限,转至当地三级甲等医院就诊,行CTA提示:基底动脉末端分叉处偏左侧动脉瘤。建议转上级医院就诊,故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急诊行头颅CTA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底动脉及左侧小脑上动脉分叉处动脉瘤。请神经外科会诊,因患者病情危重,收入ICU。


既往史:患者平素健康可,否认高血压,否认糖尿病史。2005年因椎间盘突出行“椎间盘突出切除术。


查体: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表情痛苦,急性面容,查体无阳性体征。


Hunt-Hess 分级


相关检查


术前头颅CT:


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明确,平扫及增强可见左侧基底部球形高密度影


术前头颅CTA:

CTA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底动脉及左侧小脑上动脉分叉处动脉瘤


经科室内讨论后最终诊断为:“基底动脉-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患者因发病第四日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痉挛症状严重,至2019年11月19日行“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动脉瘤栓塞术”。


术中造影:

左侧椎动脉正位

左侧椎动脉侧位



左侧颈内动脉闭塞


左侧颈外动脉向颅内供血


右侧大脑中动脉纤细


置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术后复查CT


患者术后一般状况可,无特殊不适,神志清,精神可,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最终顺利出院。


小结与讨论

该患者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颈内动脉与基底动脉之间存在原始三叉动脉,患者动脉瘤亦位于基底动脉原始三叉动脉起始部,同时保留基底动脉血供及该处原始三叉动脉血供难度极大,结合头颅CTA及造影结果,患者左侧大脑后动脉与原始三叉动脉存在吻合,原始三叉动脉仍可向左侧颈内动脉供血,同时患者左侧颈外动脉也存在向颅内供血的分支,故单纯栓塞动脉瘤并保留基底动脉血供的治疗方案可行。术后患者复查CT及临床表现均未提示脑梗塞。


原始三叉动脉是基底动脉与颈内动脉之间的异常血管交通。胚胎发育的早期,原始颈动脉和基底动脉之间存在4种吻合血管:原始三叉动脉、耳动脉、舌下动脉和寰椎前节间动脉。待后交通动脉发育完全,这4种吻合血管逐渐退化、闭合。


原始三叉动脉由于位于两条大血管之间,血流动力学方面表现为血流冲击大,易形成脑血管病变,其中以动脉瘤最为多见。同时原始三叉动脉不能完全闭合也提示动脉壁发育不完全,血管内皮薄弱更容易受损,从而引发连续反应引起动脉瘤。原始三叉动脉相关动脉瘤可细分为3种类型:(1)颈内动脉-原始三叉动脉;(2)原始三叉动脉自身动脉;(3)原始三叉动脉-基底动脉。本病例属于原始三叉动脉-基底动脉瘤。


单纯原始三叉动脉一般无特殊临床症状,偶尔可压迫相关颅神经引起眼球活动障碍和三叉神经痛。原始三叉动脉合并其他疾病时则会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原始三叉动脉可以促进基底烟雾状血管的进展,原始三叉动脉可压迫垂体柄引起高催乳素血症,此外,原始三叉动脉也可伴发先天性大脑动静脉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颈内动脉发育不良或闭塞、阿尔茨海默病等。


原始三叉动脉可分为成人型和胎儿型。成人型不完全依赖原始三叉动脉供应后循环,而胎儿型则完全依赖原始三叉动脉供应后循环血供。本例病例较为特殊,患者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原始三叉动脉并非起到由前循环供应后循环的作用,反之,患者前循环由颈外动脉及后循环供应,故本例患者的治疗方案与传统保护载瘤动脉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原始三叉动脉虽然属于罕见的血管变异,但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研究价值。医师在外科手术或血管内治疗过程中,应能正确辨识它并准确分型,结合患者真实的血管及脑血流状况积极解决原始三叉动脉自身或合并其他的相关病变。


术者介绍

买买提力·艾沙,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二病区主任,脑-脊髓血管疾病组组长,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显微外科中高级培训中心副主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神经外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新疆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脑血管疾病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国家“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组专家会委员,乌鲁木齐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新疆介入神经放射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脊髓血管病的诊断和多种方法治疗,擅长各种脑脊髓血管病的外科及介入手术,每年介入栓塞颅内动脉瘤约350余例,开颅夹闭约300余例。完成西北地区首例颅内巨大动脉瘤的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手术、首例颅内支架植入术,并率先开展颅内巨大或复杂动脉瘤的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手术,开颅及栓塞颅内动静脉畸、硬脑膜动静脉瘘。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手术治疗、缺血性卒中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脑缺血性疾病改良搭桥术式、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研究颇深并有其独特之处。目前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课题10项(4项已结题)、主持自治区卫生与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1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项(1项已结题),参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天坛医院等合作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编写及翻译出版脑血管病专著4部。2014年荣获由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止工程委员会颁发的“脑卒中新技术推广培训项目工作优秀专家”。2018年荣获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和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颁发的“2018脑卒中急救关键技术全国巡讲年度盛典最具影响力奖”。2019年5月被聘为中国卒中中心管理指导委员会督查专家。2019年4月被聘为JNIS杂志中文版专家委员会委员、编委。

1







译文速览



Engelhardt Julien.ect. Increased Incidence of Intracranial Meningiomas in Patients With Acromegaly.[J]. Neurosurgery0:1-8,2019


肢端肥大症患者颅内脑膜瘤发病率增加


背景:

肢端肥大症患者各种肿瘤的发病率增加,有证据表明生长因子是脑膜瘤发生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肢端肥大症患者是否更易发生颅内脑膜瘤。


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221例肢端肥大症患者和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357例非促性腺垂体腺瘤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患者接受钆增强3D-T1脑磁共振成像,寻找脑膜瘤。比较两组间脑膜瘤的比例,根据肢端肥大症患者中观察到的脑膜瘤发病率计算标准化发病率(SIR),并与当地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登记处给出的一般人群进行比较。


结果:

与无肢端肥大症的患者相比,肢端肥大症患者患颅内脑膜瘤的风险显著增加(7.7%比2.2%,P=0.005,OR=3.45[1.46;8.15])。同时,与普通人群相比,肢端肥大症患者颅内脑膜瘤的发病率显著增加(SIR=126[25;367])。


结论:

本研究强烈提示肢端肥大症患者更易发生颅内脑膜瘤。


关键词:

肢端肥大症,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发病率




本期病例分享供稿:

孙宏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


译文速览供稿:

张朝阳,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


导师:

王增亮,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


校审:

汪永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