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3日发布 | 919阅读

第四届中国神经肿瘤免疫与靶向临床应用研究论坛在沪举行

神外资讯


2019年11月8-9日,第四届“中国神经肿瘤免疫与靶向临床应用研究论坛”暨2019年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药物和生物治疗学组会议暨第一届全国脑胶质瘤电场治疗(TTFields)培训班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药物和生物治疗学组、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及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办,来自全国的80余位神经外科中青年医生以及专家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会议名誉主席为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周良辅院士,大会主席为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秦智勇教授李刚教授,执行主席为姚瑜教授



华山医院虹桥院区赵曜副院长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华山医院虹桥院区神经外科特别是胶质瘤亚专业的建设情况,给予胶质瘤亚专业建设予高度评价。赵重波副院长介绍了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多学科融合发展及其临床试验方面的未来规划。 



首先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安华教授做了神经胶质瘤的免疫治疗最新进展专题报道,以及本团队关于免疫微环境相关研究成果;来自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孟祥祺博士代表蒋传路教授团队介绍了本团队在脑胶质瘤耐药相关分子标记物的缺失、免疫微环境调控和纳米分子材料等方面的探索;来自天坛医院李文斌教授做了神经肿瘤肿瘤创新药物及其临床试验的讲座,对目前相关临床试验的开展和新药开发给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李刚教授介绍了本科室在液体活检特别是脑脊液miRNA检测在脑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创性性临床应用;武汉大学的陈谦学教授介绍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多模态脑胶质瘤手术的宝贵经验。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吴劲松教授介绍了脑白质纤维素解剖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临床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山东省肿瘤医院陶荣杰教授介绍了目前脑肿瘤多个靶向药的临床试验及其应用情况。



随后在胶质瘤电场治疗专场中,华山医院秦智勇教授结合现有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介绍了电场治疗在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解放军301医院神经外科陈凌教授重点介绍了电场治疗的作用原理及其相关转化基础研究,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任琳护士长介绍了电场治疗中相关仪器操作流程和细节,同时,本会议还特别安排了肿瘤电场治疗患者面对面环节,胶质瘤患友结合自己的治疗情况现场介绍了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体验,同时就遇到的问题与专家进行了现场咨询和互动,现场气氛活跃,医患双方均表示受益颇多。


本次另外一个重要主题是:中国中枢神经胶质瘤免疫和靶向免疫治疗专家共识定稿,华山医院姚瑜教授介绍了共识的修改情况;结合本次共识的最新更新内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李志强教授介绍了贝伐单抗联合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董军教授介绍了脑胶质瘤生物免疫治疗的进展,北京协和医院王裕教授系统介绍了目前胶质瘤免疫治疗方面的最新国际研究成果,随后,在姚瑜教授主持下,全场专家针对共识修改稿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中国中枢神经胶质瘤免疫和靶向免疫治疗专家共识修订版。




随后,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唐超副教授介绍了华山医院目前准备启动的一项DC疫苗+PD-1抗体治疗胶质瘤母细胞瘤的临床试验;恒瑞公司孙星博士介绍了目前以PD-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点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上海尚泰生命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李晨蔚教授介绍了临床试验中DC疫苗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回顾了胶质瘤免疫治疗的进展。




本次会议胶质瘤临床病例MDT讨论环节由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张义教授主持,他同时分享了一例累积多个脑叶及其功能区的高难度胶质瘤手术病例的治疗经验,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杜尊国教授则从病理角度分享了一例少见组织类型胶质瘤的逐步明确诊断的过程;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郭琤琤教授则做了VAL-083联合放疗治疗MGMT未甲基化的新发胶质母患者的临床试验及其病例分享,山东省肿瘤医院陶荣杰教授分享了一例泛靶点RTK&TMZ治疗复发GBM的体会,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魏启春教授介绍了一例电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病例,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陈弟博士则分享了两例接受自体TIL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病例。


本次会议精彩纷呈,内容丰富,节奏紧凑,参会神经外科同仁及其专家均表示短暂的一天内干货满满,意犹未尽。这次会议促进了神经肿瘤生物靶向和免疫治疗经验的国内协作和交流,也在国内胶质瘤学术会议上首次就医患现场面对面的沟通做了有益尝试,反响良好。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