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3日发布 | 1650阅读

【经典回顾】床突旁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微导管塑形和导入方法

李爱平

湖南省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研究背景


床突旁动脉瘤是指瘤颈位于颈内动脉(ICA)出海绵窦到后交通动脉起始部这一段内的动脉瘤。由于颈内动脉虹吸弯及动脉瘤方向的多样化,导致治疗过程中微导管难以或无法成功到达动脉瘤内。因此,如果发现了一种特定的微导管塑形和导入方法更适合于某一类型的床突旁动脉瘤,将简化这个过程并节省时间,还可以增加弹簧圈填塞过程中微导管的稳定性,提高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率。来自韩国的Bae Ju Kwon教授等对微导管的形态、导入方法及动脉瘤的位置等进行了分类,并将分析结果发表在《Neurosurgery》杂志上。


【REF:Kwon BJ,et al.Neurosurgery. 2010 Jul;67(1):34-40; discussion 40. doi: 10.1227/01.NEU.0000370891.67129.2F】


研究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05年5月-2007年11月治疗的122例患者共132个床突旁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并排除了小于3mm或大于15mm的动脉瘤、复发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以及资料不全的动脉瘤。采用的栓塞技术主要包括单微导管、双微导管或球囊辅助技术。


微导管形态分为3大类:图1为基本形,A为直头、基本曲形(J形、45度、90度),B为预塑弯的S型和C型(均为同平面)。图2为猪尾形,分为平面猪尾(A、B为蒸汽塑形前、后)、左猪尾(C、D为蒸汽塑形前、后)或右猪尾(未展示)等3类。图3为S形,分为简单S形、右S形或左S形(未展示)等3类


图1. 微导管基本塑形


图2. 微导管S塑形


图3. 微导管猪尾塑形


微导管导入方法分4类:a. 顺行或逆行移动微导管,即微导管在无导丝或弹簧圈导引下直接向前进入动脉瘤内,或者微导丝导引微导管至载瘤动脉远端后,先回撤微导丝至微导管内,再整体回撤微导管至动脉瘤内;b. 旋转微导丝,即微导丝刚好回撤至微导管头端后,通过旋转微导丝近端来调整微导管头端使其进入动脉瘤内;c. 微导管头端成袢,将微导管头端成袢,向前推送微导管超过动脉瘤,然后回拉微导管使其进入动脉瘤内;d. 微导丝或弹簧圈导引,先将微导管置于目标动脉瘤附近,再将微导丝或弹簧圈的一个环送入动脉瘤内,然后在微导丝或弹簧圈的导引下将微导管导入动脉瘤内。


床突旁动脉瘤的分类:国际神经放射学专家(B.J.K)通过分析三维重建图像将动脉瘤的方向分为“前、后、内、外、上、下”共六个方向要素,每个动脉瘤的方向依据1~3个方向要素进行定义(比如:上、上内、前后下)。通过简化分类将动脉瘤分成3组:上方组(含“上”方向要素)、内侧组(含“内”但不含“上”方向要素)”和其他组(除外前述两组)。


研究结果

动脉瘤的解剖特征及分组(表1):共分析122位患者132个床突旁动脉瘤,其中位于左侧63个,右侧69个。动脉瘤大小为2.4~14.6mm(平均5.3±2.4mm),瘤颈大于4mm的39个(29.5%)。所有患者(100%)均成功完成动脉瘤栓塞,栓塞致密度为11%~78%(平均34%);动脉瘤完全栓塞76个(58%),瘤颈残余43个(33%),不完全栓塞13个(10%)。三组间的动脉瘤解剖特征和使用的栓塞技术无统计学差异(P=0.43)。


表1. 各组动脉瘤的解剖特征、采用的栓塞技术和栓塞结果


手术并发症及临床结局:手术过程中未发生出血并发症,血栓栓塞事件共发生5例(3.8%),其中4例可以忽略,另1例因发生眼动脉栓塞并且没有同侧的颈外动脉代偿供血,给予了经微导管动脉灌注0.75mg“替罗非班”(15min)后血流部分再通。处理结束后,5例患者均无短暂性或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


微导管形态比较(表2):在132个动脉瘤中,选用一种微导管塑形首次尝试即成功导入动脉瘤内的有110个(83%),尝试两种微导管塑形才成功导入的有20个(15%),尝试第三种微导管塑形才成功导入的有2个(2%),而且这2个动脉瘤均为上方组动脉瘤。按照动脉瘤的方向分组,微导管首次塑形即成功导入的比例分别为70%(上方组)、89%(内侧组)和81%(其他组)。按照成功的微导管塑形排序,依次为:猪尾形58个(43.9%)、基本曲形34个(25.8%)、S形21个(15.9%),预塑C形13个(9.8%),直头形6个(4.5%)。上组动脉瘤使用频率最高的微导管形态是S形(54.5%),其他塑形分别为9.1%~15.2%;内侧组动脉瘤最常采用的是猪尾形(60.2%),其次是基本曲形(26.5%),其他塑形分别为1.2%~8.4%;其他组动脉瘤最常用的是基本曲形(56.3%),其次是猪尾形(31.3%),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2. 各组动脉瘤采用的微导管塑形比较


不同的微导管导入方法的使用频率不同,分别为:87个动脉瘤(65.9%)采用顺行或逆行移动微导管,9个(6.8%)动脉瘤采用旋转微导丝,34个(25.8%)动脉瘤采用微导管头端成袢,2个(1.5%)动脉瘤采用微导丝或弹簧圈导引。然而,各种微导管导入方法在上述三组动脉瘤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64)。


研究讨论

成功进行弹簧圈栓塞,需要同时考虑微导管在动脉瘤内的位置及其在填塞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顶管现象。恰当的微导管塑形可以使微导管更容易进入动脉瘤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有:1. 入组的破裂动脉瘤的数量少;2. 大动脉瘤(大于15mm)被排除在外;3. 针对某个特定的动脉瘤,无法确定所采用的微导管塑形是否最佳;4. 根据动脉瘤的方向简单分为3组,可能无法代表临床的真实情况。


研究结论

对于床突旁动脉瘤的弹簧圈栓塞治疗,瘤颈指向上方的动脉瘤首选微导管“S弯”塑形,指向内侧的动脉瘤首选微导管“猪尾”塑形。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