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2日发布 | 498阅读

经胸腔前外侧入路非融合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

彭立玮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王兴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达人收藏

日本静冈市藤田平成纪念医院脊柱疾病中心的Ryo Kanematsu等经病例回顾性分析,认为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最佳入路是经前外侧入路手术。文章发表在2019年5月的《J Neurosurg Spine》在线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Kanematsu R , et al. J Neurosurg  Spine 2019 May 24:1-8. doi: 10.3171/2019.3.SPINE181388.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所致脊髓病变较少见,治疗方法有争议。目前,多采用后路手术,包括多节段椎板切除术和内固定融合矫正胸椎角,但该术式有一定的风险。日本静冈市藤田平成纪念医院脊柱疾病中心的Ryo Kanematsu等经病例回顾性分析,认为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最佳入路是经前外侧入路手术。文章发表在2019年5月的《J Neurosurg Spine》在线上。


研究方法



作者对11例OPLL所致胸椎脊髓病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均采用经胸前外侧入路,未作脊柱融合。其中8例有详细的临床资料。包括3例男性和5例女性;手术时年龄47-77岁,平均55岁。排除前后柱压缩性病变,例如黄韧带骨化和胸椎关节强直的患者。OPLL者均经胸前外侧入路进行前路减压手术,但不采用融合固定(图1)。


图1. 显微外科钻孔之前的手术示意图,同时显示骨切除区域。


应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术前术后临床症状;恢复率计算公式如下:恢复率=(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术前JOA评分)/(11-术前JOA评分)×100%。对患者年龄、性别、病变节段、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前和术后胸椎后凸角进行回顾性分析。


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术后随访时间15.3-169个月,平均为82.6个月。7例术后临床症状和JOA评分有改善,1例无变化。无患者发生胸椎后凸角恶化,也无患者需要植骨或任何类型的脊柱内固定。手术时间287-657min,平均为450min;失血量80-650mL,平均为346mL。平均JOA评分从术前6.4增加到术后7.5,恢复率26%。术中发生脑脊液漏4例,成功地引流及生物蛋白胶封闭治愈;无一过性运动麻痹、假性脑膜膨出或其它并发症。无开胸术后的伤口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随访检查结果,8例患者均无需特殊治疗。CT随访扫描提示,2例骨化韧带部分再生长,无胸椎脊髓功能恶化(图2)。


图2. 1例T4-7的OPLL患者术前、术后的CT矢状位(A和B)、MRI-T2加权矢状位(C和D)以及CT轴位(E和G、F和H)的对比。


结论



作者指出,前路减压是治疗凹侧OPLL所致胸椎脊髓病变的理想术式;但该手术技术要求高。经胸前外侧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可直视胸椎腹侧骨化病灶,并不需要植骨或脊柱内固定。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