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冈山县仓敷市川崎医学院神经外科的Kenji Yagi等研究术前CT平扫的影像学标志预测sICH在内镜手术后的PR,结果发表2019年4月的《World Neurosurger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Yagi K, et al. World Neurosurg. doi: 10.1016/j.wneu.2019.04.010】
研究背景
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是神经功能预后不良和危及生命的脑卒中疾病。需要手术清除血肿,防止脑疝形成和死亡。术后再出血(postoperative rebleeding,PR)是严重的并发症。CT血管造影(CTA)上的斑点征是内科治疗后sICH体积扩大的可靠预测因素,有报道称也是开颅或内镜手术清除ICH后PR的重要预测因素。患者进行CTA检查存在某些局限性。因此,探讨CT平扫用于预测PR很有必要。日本冈山县仓敷市川崎医学院神经外科的Kenji Yagi等研究术前CT平扫的影像学标志预测sICH在内镜手术后的PR,结果发表2019年4月的《World Neurosurgery》上。
研究方法
该项回顾性研究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9月经内镜手术治疗的92例sICH患者。除外手术仅处理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atoma,IVH)或脑积水,不涉及脑实质血肿的患者。手术指征包括,有明显占位效应和神经功能恶化的sICH;基底节血肿(包括丘脑血肿扩大至基底节)体积>30mL;小脑血肿直径>3cm。92例患者在术前CT扫描时间为3.7±4.5小时;记录血肿部位和体积。根据CT扫描的表现,将sICH进行分类:混合征、低密度征、黑洞征、不均匀密度征和岛状征等。混合征定义为小片血肿低衰减区与相邻的大片血肿低衰减区相混合,两处CT值相差>18HU。低密度征定义为出现在血肿外表面的、不相连的、低于血肿密度的长时间低衰减区。黑洞征与低密度征相似,定义为包裹在高衰减血肿内的圆形低衰减区,低密度区有可识别的边界,并且两个区CT值相差28HU。不均匀密度征则为根据Barras分类,血肿分为同质性或异质性两组。岛状征定义为血肿有3个或以上的小、单独血肿或4个或4个以上小、相连或分离的血肿(图1)。
图1. a.CT平扫显示右基底节区血肿混合征:血肿的2个部分密度不同,CT值差异>18HU。b.低密度征明显(黑色和白色箭头所指),其特征为高衰减血肿内包裹的圆形低密度区;白色箭头所指的低衰减圆形区符合黑洞征;而黑色箭头所指的低衰减区不符合黑洞征,因为低衰减区与周围区域的CT值差异<28HU。c.岛状征血肿:箭头所指的多个小的血肿与大血肿相连或不相连;也归类为异质性血肿,存在低衰减和高衰减混合区。
手术后的前3天记录PR发生情况。PR定义为术后新发血肿引起占位效应并导致神经功能恶化。小血肿仅在清除的血肿腔内而无占位效应时,不属PR。根据术中记录和术前血肿在CT扫描上的表现,仔细区分术后残留血肿和PR(图2)。
图2. a-c.病例1:CT平扫显示术后再出血。a.术前CT扫描示sICH;b.术后即刻CT扫描提示有新发小血肿,其形状和密度与术前血肿不同,无占位效应;c.术后第二天的CT扫描示PR,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d、e.病例2:CT扫描显示术后残留血肿。d.术前CT扫描显示sICH;e.术后CT扫描可见残留血肿,部分与术前血肿外观相同。
研究结果
作者针对PR与术前CT平扫的混合征、低密度征、黑洞征、不均匀密度征和岛状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85例(92.4%)患者sICH的清除体积>80%。10例(10.9%)出现PR,均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无其它出血性并发症,如远隔区ICH、急性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单因素分析显示,脑积水(OR=8.75;95% CI,2.15-35.68;P=0.002)、混合征(OR=5.31;95% CI,1.34-20.97;P=0.02)和放置脑室外引流管(OR=13.88;95% CI,3.22-59.77;P<0.001)是术后发生PR的显著风险因素。对单因素分析中P<0.20的所有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征(OR=22.07;95% CI,2.18-223.60;P=0.009)是唯一的PR独立预测因素。18例混合征的患者中,5例(27.8%)发生PR,而74例无混合征的患者中仅有5例(6.8%)发生PR;混合征对PR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0%和84.1%。
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术前CT平扫可见混合征是内镜清除sICH后发生PR显著的预测因素。手术治疗有混合征sICH患者,应确认术野出血得到完全控制,并强化术后血压管理和仔细监测神经功能以及CT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