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2日发布 | 540阅读

EGFR单抗对野生型和EGFRvIII变异胶质瘤的效果研究

王承斌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花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医院肿瘤科的Sameer. A. Greenall等认为,之前使用表达外源性EGFRvIII的细胞学研究可能造成错误的结果,于是通过来源于患者的表达内源性EGFRvIII的肿瘤细胞系对现在的EGFR单抗进行重新筛选,相关结果发表在2019年4月《Neuro-Oncology》在线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Greenall SA, et al. Neuro Oncol. 2019 Apr 19. pii: noz073. doi: 10.1093/neuonc/noz073.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高级别胶质瘤(HGG)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突变体EGFRvIII已证实是部分胶质瘤发生发展的驱动因素。57% HGG中可检测到EGFR的突变、重组、剪接变异和扩增,因此EGFR应是胶质瘤治疗的重要靶点。然而,现有研究表明,使用EGFR开发的单克隆抗体并未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医院肿瘤科的Sameer. A. Greenall等认为,之前使用表达外源性EGFRvIII的细胞学研究可能造成错误的结果,于是通过来源于患者的表达内源性EGFRvIII的肿瘤细胞系对现在的EGFR单抗进行重新筛选,相关结果发表在2019年4月《Neuro-Oncology》在线上。


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采用体外细胞杀伤试验和颅内肿瘤移植动物模型评估单克隆抗体的抗肿瘤疗效。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印迹分析EGFR单抗处理后的受体活化状态、抗体结合程度和下游信号分子的活化情况,并采用原位免疫荧光法对抗体-受体复合物进行追踪。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靶向EGFRvIII抗体cetuximab、necitumumab、nimotuzumab和 matuzumab没有中和EGFRvIII的活性。嵌合型mAb806(ch806)可以靶向EGFRvIII,但不能抑制野生型EGFR(wtEGFR)的活化。Panitumumab(帕尼单抗)是唯一可以同时中和EGFRvIII和wtEGFR的抗体,减弱下游p-S6信号,具有良好的体外和体内的抗肿瘤活性。深入研究其作用方式发现,Panitumumab可诱导受体的再循环,通过其亲合力,稳定交联EGFRvIII,进而防止其激活。


结论



该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胶质瘤靶向治疗耐药机制,即大多数靶向EGFRvIII的单抗并不能中和EGFRvIII。Panitumumab体外和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为高级别胶质瘤的靶向治疗展现新的前景。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