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卫生科学中心麦戈文医学院神经外科的Albert J. Fenoy等研究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通过DBS刺激MFB治疗的有效性。文章发表于2018年6月的《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摘自文章章节
【Ref: Fenoy AJ, et al. Transl Psychiatry. 2018 Jun 4;8(1):111. doi: 10.1038/s41398-018-0160-4.】
研究背景
难治性抑郁症是一种自杀高风险的脑功能性疾病。既往研究发现,脑深部电刺激(DBS)可快速产生抗抑郁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刺激连接腹侧被盖区(VTA)投射至前额叶皮质(PFC)的内侧前脑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MFB)。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卫生科学中心麦戈文医学院神经外科的Albert J. Fenoy等研究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通过DBS刺激MFB治疗的有效性。文章发表于2018年6月的《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研究方法
作者采用StealthViz软件(Medtronic公司提供)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数据重建MFB纤维束;导入Framelink立体定向计划软件(Medtronic公司提供),将MFB外侧支通过VTA的中心区域作为目标刺激靶点植入DBS电极。在术后52周的随访中,1例患者术后2周退出试验;5例顺利完成试验,其中4例抑郁症恢复较好,蒙哥马利-斯伯格抑郁量表(MADRS)评估70%以上患者获得改善;1例对电刺激没有改善抑郁情绪的反应,随访中表现疗效不佳(图1)。作者同时发现,抗抑郁疗效明显的患者,其有效电极触点至眶额叶皮质区(OFC)有广泛的投射纤维束连接;而抗抑郁效果不佳的患者,其电极触点投射的纤维束较稀松。作者认为,DBS刺激MFB投射到前额叶的纤维束连接程度,可能是造成不同疗效的潜在因素(图2)。
图1. 6例患者在术后随访52周的MADRS改善率,其中病例2在术后6周退出试验,病例3效果不佳,其余4例改善率超过70%。
图2. 6例患者通过DBS电极触点的纤维束成像。效果好的患者,电极触点投射至眶额叶皮质区(OFC)纤维束存在广泛的连接;而在刺激无效的患者(病例3),其刺激触点投射的纤维束较稀松。
研究结果
已有研究表明,MFB是连接VTA、伏隔核(NAc)和PFC边缘区的中脑多巴胺能奖赏系统关键结构。VTA是多巴胺能奖赏环路中的一个重要中继站;激活VTA多巴胺能细胞可以调节抑郁行为。DBS作用于MFB过程可能是通过电刺激从PFC投射到VTA的谷氨酸能神经纤维,间接调节VTA多巴胺能神经元放电,并调控上游的脑皮质结构。
结论
该研究证实,DBS刺激MFB可产生快速抗抑郁效果,对抑郁症的疗效与从中脑VTA区域投射到眶额叶皮质的纤维连接程度相关。此结论可作为将来DBS抗抑郁症治疗的基础。
编译
陈宇昆 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审校
王知秋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终审
陈衔城 教授
《神外资讯》主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