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椎板切除术可以有效治疗颈椎病和OPLL,但由于切除软组织及小关节,术后脊柱稳定性不佳是常见的并发症。Yukawa等的RCT研究、Highsmith的回顾性研究以及Lee的meta分析均表明两组之间在JOA评分改善率无明显差异。
——摘自文章章节
【Ref: Cho SK , et al. J Am Acad Orthop Surg. 2018 Apr 1;26(7):e142-e152. doi: 10.5435/JAAOS-D-16-00242.】
研究背景
颈椎椎板成形术最初应用于继发性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该手术在椎管减压的同时具有保护颈椎结构、维持颈椎稳定性和减少并发症等特性。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骨科的Samuel K. Cho等对颈椎椎板成形术的手术适应证、注意事项和预后等进行综述,发表在2018年4月的《J Am Acad Orthop Surg 》上。
研究方法
手术适应证有,继发于后纵韧带骨化的脊髓型颈椎病或脊髓神经根病、颈椎病、先天性椎管狭窄、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和外伤性脊髓中央管综合征。Wada等提出,有颈椎病症状、JOA评分<13分和影像学证实脊髓受压的患者应当接受手术治疗。
术前注意事项如下,颈椎后凸畸形是手术相对禁忌证,当后凸>10°~15°时,手术无法达到充分减压。Suda等报道一项11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椎板成形术治疗的疗效,发现局部后凸>13°与预后不佳关系最密切。局部后凸>5°者就有预后不佳伴MRI上脊髓信号改变的高风险。对于后凸>13°的患者,建议除椎板成形术之外,应进行前路减压或后凸畸形矫正。Tetreault等评估颈椎病MRI特征与手术预后的关系,认为MRI-T2加权成像的多节段高信号、T1加权成像低信号改变、T1或T2信号改变及其高信号比值是预后不佳的预测因素。在无法充分减压情况下,椎管的扩大程度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Kohno研究表明,术后JOA评分改善率>50%的患者与术后JOA评分改善率<50%的患者比较,前者椎管前后径扩张度和椎管前后径平均值均大于后者。利用K线(图1)可评估OPLL患者颈椎畸形及韧带骨化的程度。K线阴性的患者,骨化韧带越过K线,倾向于行前路减压。对颈椎无后凸、K线阳性、无轴性颈痛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首选椎板成形术。
图1. K线为椎管C2节段中点到C7节段中点的连线。A.K线阳性;B.K线阴性。
颈椎椎板成形术可分为单开门椎板成形术(unilateral open-door laminoplasty,ODL)、双开门椎板成形术(bilateral French-door laminoplasty,FDL)。ODL通过铰链后弓和侧椎板达到扩大椎管的目的,术后通过椎旁肌肉缝合保持开门状态,术后再关门现象也是ODL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FDL在椎板与椎弓缘交界处各做一槽沟,用电钻劈开正中棘突,分开双侧椎板,即形成了双开门。Shiraishi改良椎板成形术,利用相邻棘突尖的间隙,分开左右侧棘间肌、颈半棘肌以及多裂肌,从而达到减少创伤的目的。Kotani等的研究也证实该改良术可以减少轴性颈痛、肌肉损伤、关节活动度丧失的程度并提高生活质量。
研究结果
有关临床预后的文献报道表明,经短期和长期的随访已证实颈椎椎板成形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手术。Hirabayashi等的4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短期随访结果为,术后2年患者功能等级由3级改善为1级;在平均3年随访时发现,患者的JOA评分改善率为66%。Kawaguchi等报告126例脊髓型颈椎病与OPLL行椎板成形术的疗效,显示术前患者平均JOA评分为9.1分,术后随访10年以上患者仍保持较好的神经功能康复状态。其中,OPLL组患者平均JOA评分为12.8分,改善率为50%;脊髓型颈椎病组患者平均JOA评分14.2分,改善率为63%。Seichi等行FDL手术的65例患者,术后10年大多数患者功能状态恢复较好。椎板成形术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kectomy and fusion,ACDF)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Hirai、Liu、Seng和Fang等分别进行4项前瞻性或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ACDF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椎板成形术组,其中Liu、Seng和Fang报道的3项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JOA评分上无明显差异。
颈椎椎板切除术可以有效治疗颈椎病和OPLL,但由于切除软组织及小关节,术后脊柱稳定性不佳是常见的并发症。Yukawa等的RCT研究、Highsmith的回顾性研究以及Lee的meta分析均表明两组之间在JOA评分改善率无明显差异。然而,相比椎板切除术,颈椎椎板成形术后的硬膜囊外瘢痕组织形成风险明显低。Yukawa等报道椎板成形术与椎弓切除术在轴性颈痛、颈椎弯曲度、关节活动度和临床预后均无差异。
结论
最后作者指出,颈椎椎板成形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手段,但椎板成形术有手术并发症,常见C5脊神经麻痹、轴性颈痛、颈椎关节活动度丧失和颈椎生理前曲消失等。因此,手术者在术前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颈椎病理学改变、和矢状位形态,严格把握适应证及相对禁忌证,术中谨慎保护好颈部肌肉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