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席专家、上海市颅脑创伤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神外资讯“中国颅脑创伤-神经重症专家组”组长江基尧教授作为唯一通信作者在世界神经科学排名第一《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 (影响因子 27.138分) 在线发表题为《中国颅脑创伤》的长篇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高国一、冯军峰、毛青,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陈礼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杨小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劲芳,无锡解放军904医院王玉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邱炳辉和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贤键是论文共同作者。
该论文是中国专家首次在世界医学杂志报道中国颅脑创伤取得的成就、引起国际同行对中国颅脑创伤的高度关注和认可。《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科学顾问、国际神经创伤协会前任主席、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神经外科Andrew Maas教授第一时间向江基尧教授发来邮件称赞:该论文发表在中国颅脑创伤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颅脑创伤年发生率为55.4-64.1/10万,导致数十万死残,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论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 全面剖析了中国颅脑创伤发生的特点和现状。 大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酒驾入刑以来,汽车导致的颅脑创伤有所减少, 但是,电动车导致的颅脑创伤发生率明显增加。
随着中国大多数医院CT扫描普及、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颅内压监测技术、手术技术改进、脑保护技术、循证医学临床研究、中国专家共识和指南的编写等,我国颅脑创伤救治水平显著提高、总体水平居国际前列。
该论文在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在颅脑创伤诊治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指出我国颅脑创伤救治存在的困难和今后努力方向。 例如,颅脑创伤患者空中转运很少导致抢救时机的延误、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普及率低、临床救治仍然不够规范、地区救治水平不平衡、高水平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不多等。中国需要进一步提高神经外科重症病房危重病人的医护水平、加强神经外科医师专科培养能力、积极开展国内外高水平随机对照研究和疗效比较研究。
作为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以及前任国际神经创伤学会主席,江基尧教授带领仁济医院颅脑创伤团队一直致力于提高颅脑创伤救治的临床疗效。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技术、低温脑保护技术、右正中神经昏迷催醒治疗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国际瞩目的临床成果,部分成果已经被2016年美国第4版《重型颅脑创伤救治指南》作为II临床证据向全球推荐。
江基尧教授带领中国颅脑创伤专家团队先后制定了12个颅脑创伤救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为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规范化个体化精准治疗做出了突出贡献。2013年江基尧教授带领中国颅脑创伤团队与欧盟合作、建立了统一数据库和统一研究方案、开展欧盟与中国颅脑创伤大数据前瞻性疗效比较研究, 3万多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的注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急性颅脑创伤患者住院死亡率为4.6%、欧盟国家为4.5%。另外,江基尧教授带领的中国颅脑创伤团队正在开展2项美国NIH注册的颅脑创伤多中心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也在顺利进行中。
图为江基尧教授带领的上海仁济医院颅脑创伤团队

附:《中国颅脑创伤》原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