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18日发布 | 1263阅读

《Neurosurgery》2018年11月文章速览

白若冰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程培训

郑州大学医学院


本期编译:

白若冰(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卢维新(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王登峰(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杨鹏宇(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严贵忠(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杨宝慧(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沈云娟(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组稿:

程培训(郑州大学医学院)


审校:

任海军(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侯博儒(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Neurosurgery

2018年11月速览


1.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治疗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的潜在价值

Potential CAR T Cell Immunotherapy Against Diffuse Midline Gliomas

PMID:30321414  DOI:10.1093/neuros/nyy399

 

弥漫性中线神经胶质瘤(DMG)是发生于脑中线结构区的侵袭性恶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WHO分级以Ⅳ级最多,治疗棘手,预后较差。伴有H3B K27M特定位点基因突变的DMG患者占比高达80%,此类患者可见特异性抗原GD2的高表达。Mount等率先开展了通过使用抗GD2嵌合抗原受体(CAR-T)修饰的T细胞靶向作用与GD2抗原,来治疗这些高表达GD2的恶性肿瘤的方法。

 

CAR-T细胞最初用于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目前已开始研究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针对DMG的研究发现,培养的DMG细胞暴露于抗GD2-CAR-T细胞后,观察到显著的GD2依赖性细胞杀伤和细胞因子的产生,通过敲除DMG / DIPG细胞的GD2后将其暴露于抗GD2-CAR-T,证实CAR-T细胞对DMG / DIPG具有特异性。但研究者指出,在临床应用中需要密切监测免疫相关的神经毒性反应。


【白若冰】

 

2. 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Recurrent Glioblastoma Treated With Recombinant Poliovirus

PMID:30321417 DOI:10.1093/neuros/nyy400

 

过去20多年以来,溶瘤病毒(OV)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BM)已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最近,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Desjardins等报道了一种新技术,即通过重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增强对流输送(CED,治疗脑胶质瘤的一种局部给药方式)治疗复发性GBM患者。

 

作者评估了重组非致病性脊髓灰质炎-鼻病毒嵌合体(PVSRIPO)肿瘤内的CED在剂量递增阶段以及随后的剂量扩展阶段治疗GBM的可能性。第一阶段临床试验的主要目标是确定病毒的毒性特征。结果显示:接受PVSRIPO疗法(n=61)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OS)为12.5个月,而对照组(n=104)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OS)为11.3个月。接受PVSRIPO疗法与对照组患者在24个月里的总生存率分别为21%和14.4%,36个月时间里的总生存率分别为21%和4%。

 

尽管该研究的前期结果证实了治疗GBM的有效性,但试验缺乏双盲对照,并且未报道神经毒性的发生,因此在考虑生存获益的情况下,还要评估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因而,在下一步研究中进行额外的临床研究,评价这种新方法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白若冰】

 

3.新型药物可改善脑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

Novel Drug Enhances Motor Recovery Following Brain Injury

PMID:30321420 DOI:10.1093/neuros/nyy401

 

研究表明,脑损伤后的运动恢复是利用皮层区域的可塑性达到代偿的结果,而经验依赖性突触AMPAR受体转运能促进基于学习的神经可塑性和感觉剥夺后的大脑皮质重组,Abe等假设类似的AMPAR活动可能促进脑损伤后负责运动恢复的神经可塑性,开展了该项动物试验。

 

研究中使用的药物叫马来酸乙二醇酯(T-817MA),结果发现:经T-817MA处理的猴子运动功能恢复速度明显更快,在精确握力和指向性动作方面有显著改善。研究结果表明,T-817MA显著增强了小鼠和灵长类动物损伤后AMPAR的转运和功能恢复。

 

作者指出,很少有药物显示在脑损伤的急性期有效,T-817MA是第一个能增强运动功能恢复的药物。有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的脑损伤,包括颅脑创伤、脑缺血、脑出血等。目前该药已经通过I期临床试验,后期将要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进一步确定其疗效。

【白若冰】

 

4.慢性神经性疼痛引起背根神经节的DNA甲基化改变

Chronic Neuropathic Pain Induces DNA Methylation Changes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

PMID:30321415 DOI:10.1093/neuros/nyy403

 

从急性疼痛转变到慢性疼痛的病理生理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目前认为这一过程是社会、心理和生理变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而近期Garriga等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当患者从急性疼痛状态到慢性疼痛状态时,神经细胞体内呈现的一些表观遗传修饰改变。

 

该研究结果显示:在疼痛急性期(损伤后3天)和慢性期(损伤后3周)阶段中均有DNA甲基化改变,其中在急性期CpG位点出现甲基化改变的概率为1%,相比之下,慢性疼痛阶段CpG位点显示甲基化的概率高达14%。

 

作者认为,这些发现为慢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指明了一个新的探索方向,也为治疗慢性疼痛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方法。



【卢维新】


5.人脑的神经振荡活动

Oscillations Travel Around the Human Brain

PMID:30321419 DOI:10.1093/neuros/nyy402

 

脑神经振荡的研究由来已久,脑电图的创始人Hans Berger是最早认识到其重要性的人物,这种振荡活动最常通过大脑皮层中或附近的电极记录的电位频率含量来测量,其中电位是指电极附近的皮质的突触电位矢量总和。虽然单电极记录的振荡活动的时间特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随着使用多个空间分布的传感器记录大脑信号的普及,脑电的空间特性最近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Zhang等最近报告了人类海马长轴的行波,这里所谓行波是指震荡波从一个区域传播到另一个区域。该研究是第一个将大范围的皮质行波特征与人类的记忆任务行为联系起来的研究。研究者通过对77名癫痫患者的皮质行波的观察研究,发现了在2到15Hz范围内的具有相同振荡频率的空间连续电极组,然后在每组电极之间寻找这些振荡相位的系统延迟。结果发现,θ和α振荡是跨越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的行波,并且作者认为,人类θ和α波形中观察到的行波特征最好用弱耦合振子模型来解释。

【卢维新】

 

6.人类焦虑起源的探索

Fear Not, We Found What's Making You Anxious.

PMID:30321416 DOI:10.1093/neuros/nyy404

 

恐惧是遭受严重威胁后的急性反应,而焦虑则是长期遭受威胁后的持续的不确定状态和担心。恐惧和焦虑虽为不良事件,但它在人类生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枢杏仁核(CeL)外侧的神经元分泌生长抑素(SOM +),以及终纹核(BNST)产生和维持这些情绪。在此基础上,Ahrens等使用转基因小鼠,细胞膜片钳和RNA测序技术来揭示CeL和BNST在焦虑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敲除了小鼠体内CeL的SOM +神经元中的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4,创建了焦虑小鼠模型,同时还创建了治疗这种缺陷的模型,并在该模型中发现这种兴奋性突触传递减少,成功逆转了焦虑表型。此外,研究人员还使用光遗传学技术证实了SOM +神经元在CeL中支配背侧BNST中的SOM +神经元。

 

该研究的进行提高了我们对焦虑起源的认识,这些情绪活动反映了特定神经元群体的功能状态。更重要的是,这将形成新的生物学基础,为功能神经外科治疗适应不良的精神疾病提供潜在的治疗方法。


【卢维新】

 

7.局部药物和细胞疗法强化胶质母细胞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新探索

Enhancing Glioma Microsurgery With Local Drug and Cell-Based Therapies: Time to Revisit?

PMID:30321418 DOI:10.1093/neuros/nyy405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侵袭性肿瘤,其中位生存期仅为10至12个月。目前GBM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全身放化疗治疗,同时研究者仍在寻求局部化疗或其他治疗方式。Rowland等研发了一种新的可用于颅内化疗的储存介质,建立了一种新的GBM局部治疗的新方法,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5月的《Biomaterials》上。

 

在离体实验中,将携带有多柔比星或者顺铂的水凝胶聚合物加入三种细胞系的人胶质母细胞瘤样本中,并且在72小时内通过免疫荧光照片及免疫组化技术评估可行性。这三组结果基本相似,与没有使用水凝胶介质或未作处理的组相比,使用水凝胶介质组肿瘤细胞的活力明显下降。

 

作者认为,这种包载化疗药物的水凝胶介质已经成功显示出其对机体正常生理、抗肿瘤细胞及安全性方面的益处,这将是一种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有前途的工具。

【卢维新】

 

8.植入物感染的罪魁祸首——生物膜相关感染的发病机制和预防

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 of Biofilms—The Culprit in Implant Infections

PMID:30321421  DOI:10.1093/neuros/nyy406

 

植入物感染,特别是脑脊液分流术后、深部电极植入或脊柱相关器械术后的感染的处理非常棘手,而发生植入物感染的罪魁祸首通常是医疗器械表面的生物膜,本文旨在讨论生物膜相关感染的发病机制和必要的处理措施。

 

消除植入物生物膜感染的两大挑战为滞留菌和免疫逃避机制的存在。简单来说,尽管抗生素能杀灭大部分生物膜表面的细菌,但是一些非增殖的、潜伏的、不易受抗生素攻击的细胞仍然存活,这些细胞会抵抗机体的免疫效应,从而导致生物膜的感染。

 

生物膜感染的诊断比较困难,感染后的清创术或二次植入手术等均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因此,生物膜感染治疗的重点是强调预防措施,比如:可以选择带有抗生素涂层或表面带有超疏水聚合物质的纳米材料的使用。肝素常可用于植入管表面的涂层,以此来增加表面的疏水性,阻止金黄色表皮葡萄球菌和体内纤维蛋白的结合。氧化钛可以使得植入物表面的水结合角度接近0°,这样的特殊生物材料或带有抗生素涂层的植入物已在临床上使用,未来的治疗方向将是生物膜的更加完美和促使免疫逃避。

 

作者认为,植入生物材料已经在改变着医学发展,作为神经外科医生来说,预防植入物生物膜的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微创技术在加速发展已经显著地减少了感染率,但有效的多模态的预防策略仍然很重要。



【王登峰】

 

9.低分割放射外科治疗不适合单分割治疗的颅内病变

The use of Hypofractionated Radio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Lesions Unsuitable for Single-Fraction Radiosurgery

PMID:29718388 DOI:10.1093/neuros/nyy145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是常用的治疗脑转移瘤、良性肿瘤和动静脉畸形的方法。但是,通常采用的单分割放射治疗却受限于病变大小(直径≥3cm)和位置(临近重要血管、神经等关键位置)。而作者回顾性分析了多个研究,结果发现:低分割放疗治疗脑转移瘤、良性肿瘤和动静脉畸形的疗效同单分割放疗相似,且其与单分割放疗治疗小病灶的毒副反应也相近。

 

作者认为,低分割放射治疗与单分割放疗法在疗效和毒性方面无明显差别,且在治疗不适合用单分割放疗的脑转移瘤、良性肿瘤和动静脉畸形方面更有优势。

【王登峰】

 

10.前庭神经鞘瘤观望保守治疗:是否会让患者在听力、面神经及总体预后方面付出代价?

Decision Making in the Wait-and-Scan Approach for Vestibular Schwannomas: Is There a Price to Pay in Terms of Hearing, Facial Nerve, and Overall Outcomes?

PMID:29281097 DOI:10.1093/neuros/nyx568

 

前庭神经鞘瘤(vestibular schwannomas,VS)保守治疗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因为此类肿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生长缓缓或不会明显增大。本研究分析对了VS行保守治疗的长期结果,与既往文献结果对比分析,讨论可行保守治疗的因素,制定可能存在的风险。

 

研究回顾性分析了576例VS行保守治疗患者的资料,其中154例患者具有5年随访时间,分析这些患者肿瘤的生长方式、增长速率、听力情况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发现:平均随访时间在36.9 ± 30.2月;平均年龄59.2 ± 11.6岁;154例患者中,84(54.5%)例患者5年随访肿瘤无进展,46(36.4%)例患者呈混合生长(按肿瘤生长速度分为不增长、缓慢增长、快速增长、混合增长),在随访初期,仅57(37%)例患者听力尚可,但有32(56.1%)例患者在5年随访结束其听力仍然未降低。在576例患者中在保守治疗失败行手术治疗的只有150(26%)人。

 

作者认为,与尽早手术相比,选择观察随访的保守治疗方案不会加剧患者听力恶化;从面神经保护的角度来说,保守治疗有可能使肿瘤增大,造成最终手术时面神经损伤风险增加,因此仍需综合考虑进行决策。

【王登峰】

 

11.神经外科的成本-效益分析研究:我们能做到的与必须做到的

Cost-Effectiveness Research in Neurosurgery: We Can and We Must

PMID:29315414 DOI:10.1093/neuros/nyx583

 

药物和手术治疗的快速发展与近来提出的限制医疗成本相互冲突,因此本文阐述了成本-效益分析在协调这两个相互冲突目标中的价值,并提供了一种基于循证基础的成本-效益分析技巧。

 

本文先简要概述了成本-效益分析在确定新的神经外科策略,以及是否为成本提供价值方面的历史作用,包括该技术的局限性。最后,强调了神经外科协会为成本-效益分析过程提供输入的独特能力,以及将这些重要决定权交给他人的潜在风险。

【王登峰】

 

12. 弹簧圈栓赛与显微外科夹闭治疗未破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Meta分析

Coiling Versus Microsurgical Cli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 Unruptured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eurysms: A Meta-Analysis

PMID:29438551 DOI:10.1093/neuros/nyx623

 

一直以来,开颅显微外科夹闭手术是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治疗的金标准,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逐渐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本研究对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治疗颅内未破裂中动脉动脉瘤的疗效进行了Meta分析。

 

该Meta分析共纳入了37篇相关研究,涉及3352例患者。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中,有11篇研究(626例动脉瘤患者)接受开颅显微外科手术夹闭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结果有94.2%的患者动脉瘤夹闭完全;而在18篇(759例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的研究中,只有53.2%达到完全闭塞。

 

这项meta分析显示开颅显微外科夹闭颅内未破裂中动脉动脉瘤安全、动脉瘤夹闭效率高;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操作高效、安全性很好,但是后者完全闭塞动脉瘤效率低。

【王登峰】

 

13.房间里的大象——回顾分析已发表神经外科文献中随机对照试验的行业基金支持

A Review of Industry Funding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Published in the Neurosurgical Literature—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PMID:29462484 DOI:10.1093/neuros/nyx624

 

房间里的大象,就是那些众所周知但却又被众人刻意忽视的事,或者说是“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本文探讨分析了行业基金支持对神经外科研究结果的潜在影响,来验证是否存在“房间里的大象”这一现象。

 

总共有110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纳入研究,大部分(约占85%)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urgery杂志上,有55%的文章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研究最多的亚专业是脊柱(n=29),研究最常见的类型是药物相关研究(n=49);期刊Jadad评分为4分(范围1-5分),Detsky评分为18分(范围8-21分;在这些RCT研究中涉及新药研究、设备/植入物,或手术技术给与行业基金赞助的占78%(31/40),而无支持的占13%(9/70),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具有阳性结果的试验大多有“行业基金”的支持(OR:12.34)。

 

作者认为,在神经外科杂志中有行业基金支持的RCT更容易出现阳性结果,对于此类RCT,要进一步确定作者与研究资金支持者的关系,并探索隐藏在背后的原因。

【王登峰】

 

14.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90天成本变化的驱动因素

Drivers of Variability in 90-Day Cost for Elective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for 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

PMID:29718416 DOI:10.1093/neuros/nyy140

 

基于支付端的医疗控费已成为常态,这就要求医生须合理控制患者的治疗费用,尽可能提供节约资源的、高性价比的医疗服务。本文探讨了影响选择性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90天成本变化的因素,对当前中国医生来说很有借鉴价值。

 

研究共纳入诊断为退行性颈椎病且行ACDF治疗的445名患者,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患者90天的成本,包括手术费用和出院后继续治疗的费用。结果发现:平均90天的直接费用为17685±5731美元;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长短、手术的级别、住院天数,术前抗凝药物的使用、影像资料的检查费用、任何并发症的发生和再入院等是产生90天成本的主要因素。

 

作者指出,ACDF手术患者的90天总费用差异很大,该模型可以解释90天费用62%的变异因素 ,通过对这些变异因素的分析找出一种较好的医疗费用模式。当然,这种模式也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群体的不同、手术医生技术差别和不同治疗机构的区别。



【王登峰】

 

15.产科臂丛神经麻痹的新发现:一项关于胼胝体容量分析和感觉运动神经网络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

Novel Findings in Obstetric Brachial Plexus Palsy: A Study of Corpus Callosum Volumetry and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Sensorimotor Network

PMID:29092081 DOI:10.1093/neuros/nyx495

 

目前关于大脑对于臂丛神经麻痹的应答机制仍不清楚。作者采用胼胝体容量分析和感觉运动神经网络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手段,来推测来源于外周的刺激能引起发育阶段大脑白质体积的改变。

 

研究选取了14例臂丛神经麻痹的病例及1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年龄为10.07±1.22岁。胼胝体的体积则与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用FSL软件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集体分析感觉运动网络。结果发现:臂丛神经麻痹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胼胝体体积有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运动联络区。与健康组比较,臂丛神经麻痹组的胼胝体I区(额前部)、II 区(运动前区),IV区(初级感觉区)体积均明显减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臂丛神经麻痹组损伤对侧和同侧的大脑半球的活性程度均降低。

 

研究认为发生于大脑未完全发育的臂丛神经麻痹,能引起大脑皮质的改变。神经传递的退化有可能引起继发性的胼胝体萎缩,继而引起双侧大脑半球间的协同活化作用被破坏,导致身体同侧大脑半球的感觉运动神经网络的活性降低。


【杨鹏宇】

 

16.辅助放化疗时机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响:源自一个大型数据库的结果

Impact of Timing of Adjuvant Chemoradiation for Glioblastoma in a Large Hospital Database

PMID:29092047 DOI:10.1093/neuros/nyx497

 

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予以在保证功能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切除,并辅以术后放化疗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共识,但手术和放化疗之间的时间间隔仍有争议。本研究对一个大型数据库进行分析,评估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手术和术后首次放化疗的时间间隔是否影响患者的总体生存率。

 

研究分析了国家肿瘤数据库2010年至2012年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并行手术及术后放化疗患者的数据,排除仅做活检的患者。按照患者术后首次接受放射治疗的时间均分为四个时间段:≤24天,25- 30天,31-37天及>37天。结果显示:研究共纳入11652例患者,手术和术后放疗的平均时间间隔为30天;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黑色人种、肿瘤较大、肉眼全切、MGMT甲基化、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患者大多间隔大于30天;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手术后首次放疗从24天、25天或30天开始与术后37天开始相比,无明显差异。而术后首次放疗在31-37天开始的患者,生存获益仅有微小的提升。

 

因此作者认为,对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手术后首次放疗的时间间隔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并无明显差异。



【杨鹏宇】

 

17.溶栓是颈动脉血运重建后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Thrombolysis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Poor Outcome After Carotid Revascularization

PMID:29136204 DOI:10.1093/neuros/nyx55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恰当的时间窗内行溶栓治疗已达成共识。有研究表明在卒中事件发生后早期行颈动脉血运重建可降低再次缺血的风险。但早期行颈动脉血运重建的安全性仍不明确。本研究评估了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溶栓治疗的患者行颈动脉血运重建的安全性。

 

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了在急诊科初步诊断为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的资料。患者均接受溶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或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终点事件为颅内出血、处理后卒中、预后差及院内死亡率。采用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法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共计分析310257例病例。对于接受了CEA或CAS治疗的患者来说,接受tPA溶栓的患者脑内出血和处理后卒中的风险要明显高于未行tPA溶栓的患者。但此风险会随时间下降,在溶栓治疗后的7天降至与未接受溶栓患者一致。而在行CEA或CAS治疗同时行溶栓治疗的患者其预后差及院内死亡的几率也要高于未行溶栓治疗的患者。

 

作者认为,对于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并接受颈动脉血运重建的患者来说,溶栓治疗是强力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导致脑内出血、处理后卒中、预后差及院内死亡的几率升高。此风险会随着时间而逐渐降低。因此,推迟这类患者颈动脉血运重建的时间可能是更为恰当的选择。但这又可能会使患者暴露于卒中复发的风险。这两种互相矛盾的相对风险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分析其利弊。



【杨鹏宇】

 

18.根据影像学特征来预测在近端腘绳肌撕脱伤的修复术中坐骨神经游离的难度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Predict Operative Difficulty Mobilizing the Sciatic Nerve for Proximal Hamstring Repair

PMID:29145673 DOI:10.1093/neuros/nyx553

 

近端腘绳肌撕脱伤修复过程中需要游离坐骨神经,但根据局部瘢痕形成或粘连的程度不同,其分离难度也不一样。术前对瘢痕形成、粘连、神经分离困难进行预测比较困难。作者希望发现能预测腘绳肌修复术中游离坐骨神经困难程度的临床或放射学因素。

 

通过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这一时间段内接受近端腘绳肌修复术并在术前行MRI检查的病人的病历资料,对神经分离困难组和非困难组进行对比。研究共纳入67例病例,结果发现:增加坐骨神经分离难度的因素有:完全结合腱撕脱、撕脱腱强烈收缩、坐骨神经影像学表现明显异常及坐骨神经周围较大的血肿;在坐骨神经解剖评分分析中,其起始分23分,阳性预测值为53%,阴性预测值为88%;而在决策树中,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和87%。

 

作者认为,该研究显示了在近端腘绳肌撕脱伤患者中引起坐骨神经瘢痕形成、局部粘连的影像学因素,而这些因素可以致使腘绳肌撕脱修复手术中坐骨神经分离困难;同时,也发现了两种新方法——坐骨神经解剖评分和决策树,可以用来预测腘绳肌撕脱伤修复术中坐骨神经游离的难度。


【杨鹏宇】

 

19.基于国家肿瘤数据库嗅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模式和预后的分析

Esthesioneuroblastoma: A Patterns-of-Care and Outcomes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Cancer Database

PMID:29481629 DOI:10.1093/neuros/nyx535

 

现有的文献中少有关于嗅神经母细胞瘤治疗决策的,而本研究根据国家肿瘤数据库的大量资料,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模式和预后。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4至2012年在美国诊断为嗅神经母细胞瘤并接受手术、放疗及/或化疗的931例病例资料。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作为接受术后放疗的预测因素,采用Cox风险模型分析术后放疗的生存获益,对术后放疗的益处行亚组分析。结果发现:外科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90%),并且预后优于放疗和化疗。多变量分析表明,术后放疗可以降低死亡风险。Kadish C和Kadish D分期的患者行术后放疗可以生存获益,但Kadish分期为A和B的患者则不能从术后放疗中获益。放疗后化疗的患者比未行化疗的患者能更大获益。术后放疗的预测因素包括:疾病分期,分级,切除程度和化疗。

 

由此作者认为,对于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可获得最佳的预后;疾病分期为Kadish C和D期的患者可从术后放化疗中得到生存获益。



【杨鹏宇】

 

20.一种鉴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良性临床进程的可靠方法

Reliable Identification of Benign Clinical Course in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 Simple and Qualitative Algorithm

PMID:29136224 DOI:10.1093/neuros/nyx548

 

目前尚没有一种可靠的方法可以鉴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脑血管痉挛的低风险因素。本研究希望能发现一种根据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级和出血分布不同来评估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低风险的方法。

 

研究纳入了作者所在机构收治的291例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对其临床分级、头颅CT扫描、脑血管痉挛的发病率进行分析。通过头颅CT评估出血在脑室、脑池的分布。作者认为,以下四种情况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可能性较低:(1)Hunt-Hess分级1-2级;(2)无相邻两个脑池的出血;(3)无较厚的半球间出血;(4)无双侧侧脑室出血。


结果发现:有133例患者发生了脑血管痉挛(45.7%),其中Hunt-Hess分级大于2级,相邻脑池出血,较厚的半球间出血及双侧侧脑室出血是显著的危险因素。应用该研究中算法预测的敏感性为29%,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54.5%,均明显高于当前院内诊疗常规值。

 

据此作者认为,应用该新原则可以成功预测在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哪些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几率较低。其应用简便、可靠,优于现有的临床及放射学方法。



【杨鹏宇】

 

21.经静脉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Transvenous Curative Embolization of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PMID:29281075 DOI:10.1093/neuros/nyx581

 

经静脉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新颖的方法。本研究评估了经静脉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的预后。

 

研究随访了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经静脉栓塞治疗的40位共计41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例。对患者的人口数据信息、动静脉畸形特征、血管内技术、血管造影结果、临床转归和并发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38例动静脉畸形(92.6%)得到解剖学治愈。病人的平均年龄为37.7岁,55%为女性。27例(67.5%)临床症状为出血。动静脉畸形的大小为2.8 ± 1.2cm,Spetzle-Martin分级1-2级的占41.5%。大多数患者单用经静脉栓塞治疗(56%,23例)。平均随访时间为28.4个月。并发症有1例(2.5%)微导管相关性出血和1例(2.5%)静脉梗塞,但无明显后遗症。在6个月的随访中,有1例(2.5%)患者有明显的残疾。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总死亡率为2.5%,而医源性相关死亡率为0。

 

该研究结果表明,经静脉栓塞脑动静脉畸形有极高的治愈率及神经功能保存率。对一些动静脉畸形的患者来说,经静脉的手术入路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的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



【杨鹏宇】

 

22.成人脊柱畸形手术后脓毒症的发生率及预测因素

Incidence and Predictive Factors of Sepsis Following Adult Spinal Deformity Surgery

PMID:29281103 DOI:10.1093/neuros/nyx578

 

脓毒症是成人脊柱畸形术后难治的并发症,可以导致患者死亡。本研究对成人脊柱畸形术后脓毒症的发生率及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研究纳入了胸腰部脊柱畸形接受手术的成人患者,以发生脓毒症为主要终点,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生脓毒症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显示:共有6158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发生脓毒症的患者有156(2.5%)例。独立风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男性患者,糖尿病,功能依赖,体重下降,出血性疾病及腹水。发生脓毒症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需要再次入院,并且死亡可能性很大。术后发生脓毒症的中位时间为9天。

 

因此,研究者指出,对于成人脊柱畸形患者,围手术期应该对患者的上述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以降低术后发生脓毒症的可能性。


【严贵忠】

 

23.老年人三柱截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矫正维持率的随访研究

Complication Rates and Maintenance of Correction After 3-Column Osteotomy in the Elderly: Report of 55 Patients With 2-Year Follow-up

PMID:29281113 DOI:10.1093/neuros/nyx580

 

三柱截骨术是矫正成人脊柱畸形的主要手段,但伴随着相关的并发症,而老年患者性三柱截骨术的风险-收益平衡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设立对照组,对70岁以上患者行三柱截骨术后的并发症进行了评价。

 

该研究中的老年患者(超过70岁,55例)和年轻患者(70岁以下,52例)手术时间,出血量,融合节段及修正手术之间无差异性。术前骨盆倾斜,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位垂直轴也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发现:术后随访2年时,两组患者的矢状位解剖参数均有所改善。而老年组患者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矫正显著(-29°vs -20°),两组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及需修正手术的发生率之间无差异,但老年患者组有严重的近端交界性后凸(22.1°vs 9.6°)。

 

研究者认为,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同样可以取得相同的或更好的矫正效果,而在术中术后并发症及需修正手术方面并没有增加。

【严贵忠】

 

24.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前抗血小板治疗:低剂量普拉格雷和氯吡格雷的比较

Antiplatelet Premedication for Stent-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Low-Dose Prasugrel vs Clopidogrel

PMID:29301051 DOI:10.1093/neuros/nyx591

 

术前抗血小板治疗已广泛用于预防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治疗后血栓的形成。本研究比较了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前低剂量的普拉格雷和氯吡格雷治疗的异同。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97例(共有311枚动脉瘤)在支架辅助下行弹簧圈栓塞术的患者,其中有207例患者术前接受低剂量普拉格雷治疗,90例患者术前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血栓形成和出血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低剂量普拉格雷组患者的P2Y12 反应单元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低剂量普拉格雷组的抑制百分比也明显升高;血栓形成事件在低剂量普拉格雷组低于氯吡格雷组,而出血并发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性。

 

因而,作者认为,低剂量普拉格雷在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术前抗血小板治疗是快速、有效、安全的,其能够降低血栓形成的不良事件,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严贵忠】

 

25.人羊膜用于预防椎管内术后的粘连:对创新性应用该技术的14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Human Amniotic Membra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dural Spinal Cord Adhesions: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its Novel Use in a Case Series of 14 Patients

PMID:29481675 DOI:10.1093/neuros/nyx608

 

椎管内手术后的栓系是由硬膜内操作引起的粘连导致的,有症状的患者手术解除栓系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术后仍有再次粘连栓系的可能。人羊膜是一种免疫豁免的组织,并且具有抗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本研究对人羊膜应用于椎管内术后预防粘连栓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者回顾性分析了14例术中应用人羊膜的椎管手术患者,结果仅观察到1例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栓系,再次手术探查发现,栓系发生在人羊膜边缘的尾侧,而在人羊膜下面未发现粘连的迹象。没有观察到人羊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指出,这是首次人体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人羊膜在椎管内手术中应用是安全的,并且能够有效的预防术后粘连栓系的发生。



【严贵忠】

 

26.美国神经外科专业责任索赔的分析

Review of Neurosurgery Medical Professional Liability Claims in the United States

PMID:29325137 DOI:10.1093/neuros/nyx565

 

对高风险专业、索赔类型及容易发生索赔的医生特征进行分析在神经外科医疗事故责任索赔事件预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美国医师保险协会的共享数据,对神经外科医生作为主要被告的索赔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发现:从2003年到2012年,共有2131起针对神经外科医生提出的责任索赔。在1998-2002、2003-2007、2008-2012年间支付的总赔偿金额分别约为1.09、1.40、1.23亿美元。最普遍的主要医学因素是操作不当,最常见的病因是椎间盘疾病,手术主要涉及到脊髓或椎管导致患者死亡的责任索赔额约3206.78万美元。所有死亡患者中,操作程序的不恰当是最常见和赔偿额最高的因素。

 

作者指出,发生于神经外科的相关责任索赔是最常见和最昂贵的,每年支付的赔偿金额和经济负担都在增加。涉及到脊髓脊柱的诊断和操作及不恰当的操作是神经外科责任索赔最常见的原因。持续的医疗责任索赔改革对降低整体医疗保健费用负担至关重要,并且最终能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严贵忠】

 

27. 颈静脉球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长期疗效:单一机构20年的经验

Long-Term Outcome Following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for Glomus Jugulare Tumors: A Single Institution Experience of 20 Years

PMID:29228343 DOI:10.1093/neuros/nyx566

 

颈静脉球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由于局部复杂的解剖结构,使得治疗极具挑战性。本研究评价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颈静脉球瘤的长期临床和影像学结局。

 

该研究中,共有43例颈静脉球瘤患者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女性患者占大多数(35例),平均年龄为61岁,肿瘤的平均体积和直径分别为5cc和3cm,平均随访时间为62.3个月。随访结束时,2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14例无明显改变,6例患者出现新的症状或听力下降;肿瘤边缘的放射剂量平均为15Gy。随访结束时肿瘤体积和直径分别减小33.3%和11.54%。5年和10年的肿瘤控制率分别为87%和69%。放射的最大剂量或平均剂量与放射治疗后的听力丧失无相关性。

 

该研究结果表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颈静脉球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达到持久的肿瘤控制效果;且与手术切除相比,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尤其是后组颅神经的损伤。因而,作者认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可以作为颈静脉球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



【严贵忠】

 

28.无神经缺失的创伤性脊柱损伤的手术时机

Timing of Operative Intervention in Traumatic Spine Injuries Without Neurological Deficit 

PMID:29529296 DOI:10.1093/neuros/nyx569

 

多项研究表明,创伤后不稳定性脊柱损伤伴不完全性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早期手术减压和固定是有益的。而对不伴有神经损伤的不稳定性脊柱损伤的手术时机尚无统一的认识。本研究探讨了不伴神经缺失的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的手术时机。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作者所在机构于2001年12月至2012年8月这一期间收治的456例不伴神经缺失的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评价内容包括:术中出血,住院期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并将72小时后进行的手术定义为延迟手术。结果发现:双变量分析中,手术干预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趋势;风险调整多变量分析发现,早期手术或延迟手术并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量或术后并发症,而延迟手术与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相关。

 

因此,作者认为,对于不伴神经功能障碍的创伤性不稳定脊柱损伤患者,早期进行手术可以缩短ICU住院时间,并且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严贵忠】

 

29.图像引导下机器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三叉神经痛

Image-Guided Robotic Radiosurgery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

PMID:29294132 DOI:10.1093/neuros/nyx571

 

对于难治性三叉神经痛(TN)患者,采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效果尚有争议,本研究报道了图像引导机器人放射外科治疗TN的单中心研究结果。

 

研究纳入了138例接受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患者,随访至少36个月后对疼痛缓解、药物治疗、感觉障碍、疼痛复发率及时间进行前瞻性分析。结果发现: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2.4个月,射波刀治疗的中位剂量为75Gy,靶向中位目标长度5.7毫米,靶区中位体积40mm3,靶区的中位剂量60Gy;总体而言,33例患者(24%)需要第二次治疗。18.1%在16.4±8.7个月后出现感觉障碍。其中1例患者(0.7%)发生BNI IV级功能障碍,6例(4.3%)二次治疗后发生BNI III级感觉减退,18例患者(再治疗后11名)报告BNI II感觉减退。较短的神经长度(<6 mm),较小的神经体积(<30 mm3)和较低的处方剂量(<58Gy)与治疗失败相关。

 

根据该研究结果,作者认为,选择图像引导下机器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以60Gy的剂量靶向6mm节段的三叉神经根治疗难治性TN是安全且有效的。


【杨宝慧】

 

30.成人颈椎畸形手术治疗的结果: 随访1年的前瞻性多中心评估

Outcomes of Operative Treatment for Adult Cervical Deformity: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Assessment With 1-Year Follow-up

PMID:29281107 DOI:10.1093/neuros/nyx574

 

尽管成人颈椎畸形(ACD)与功能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产生深远影响,但很少有高质量的研究评估这些患者的手术治疗结果。本研究探讨了ACD手术治疗对HRQOL的影响。

 

该研究对符合1年随访条件的经手术治疗的ACD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ACD基线特征、手术参数和1年HRQOL预后。在纳入的77例ACD患者中,有55例(71%)随访1年,病变类型包括颈椎矢状位失衡(56%)、颈椎后凸(55%)、近端交界性后凸(7%)和冠状位畸形(9%)。手术类型包括后路融合(占比85%),前路融合(占比53%),且24%的患者进行了三柱截骨术。手术后一年的随访结果显示:ACD患者在多项指标评定中可见显著改善,包括颈椎功能障碍指数(50.5至38.0),颈部疼痛数字评分量表(6.9至4.3),EuroQol健康指数量表(EQ-5D)(0.51至0.66)以及EQ-5D的亚组评分:行动能力(1.9至1.7),日常活动(2.2至1.9),疼痛/不适(2.4至2.1),焦虑/抑郁(1.8至1.5)。

 

基于这项对ACD患者的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作者认为,手术治疗在颈功能及疼痛的多项指标,包括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痛数值评分量表评分、EQ-5D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后续研究来评估这些改善结果的长期稳定性。



【杨宝慧】

 

31.良性脑膜瘤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后的长期预后:源于单中心424例患者的经验

Long-Term Outcomes After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for Benign Meningioma: A Single Institution's Experience With 424 Patients

PMID:29538718 DOI:10.1093/neuros/nyx585

 

伽玛刀放射外科(GKRS)是治疗脑膜瘤的一种重要方式。本研究分析了GKRS治疗脑膜瘤的远期疗效,以确定治疗失败和肿瘤周围水肿(PT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研究选取作者所在研究机构自1998年至2010年连续收治的行GKRS治疗的770例颅内脑膜瘤患者,排除随访时间小于5年的患者和神经纤维瘤病、多发性脑膜瘤、非良性脑膜瘤、放疗患者,最终共纳入424例。随访中位时间为92月,肿瘤中位体积为4.35 cm3,中位边缘剂量为14Gy。结果发现:整体来说,肿瘤局部控制率可达84%,准确地说,其5年和10年的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1.7%和78.9%。在多因素分析中,与肿瘤进展相关的因素为女性和既往开颅史。36例(8.5%)患者出现症状性PTE, GKRS前PTE存在是导致PTE不良的因素。永久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

 

作者认为,从长期随访来看,GKRS是治疗脑膜瘤的有效方式。然而,该研究中发现的肿瘤延迟进展提示GKRS术后应收集更广泛、更久的随访数据。



【杨宝慧】

 

32.DNX-2401的一期临床试验:小儿新诊断的弥漫性内生性脑桥胶质瘤

Phase I Trial of DNX-2401 for 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 Newly Diagnosed in Pediatric Patients 

PMID:29088386 DOI:10.1093/neuros/nyx507

 

弥漫性内生性桥脑胶质瘤(DIPGs)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这类肿瘤的诊断是基于核磁共振成像。由于不能手术切除治疗,用于分子研究和病理诊断的肿瘤组织并不多见,因此需要研究新的药物和诊疗技术以努力改善DIPGs患者的治疗。本研究测定DIPGs患者小脑脚部注射的溶瘤腺病毒DNX-2401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毒性,并收集该类肿瘤的组织标本。

 

第一阶段为单中心且无对照的试验。在小脑脚部进行肿瘤组织活检,活检后立即注射DNX-2401,标准的治疗是进行2至6周的放疗和化疗。为了提高DIPG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通过收集肿瘤标本以研究这些肿瘤组织的分子表达谱。

 

本试验的目的是收集DIPG患者的肿瘤样本,并在肿瘤组织活检中应用该病毒给予治疗。如果这种病毒的治疗效果与预期结果一致,既可以杀死肿瘤细胞且不会对健康组织造成损伤,就可以作为一种靶向疗法发挥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的试验中并没有观察到这种病毒引起水肿的现象,通过这项研究和其他类似研究获得的信息可能有助于开发或改进对抗DIPG的新疗法。


【沈云娟】

 

33.刺激小脑外侧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谷氨酸能和氨基丁酸能神经发生的选择性影响

Lateral Cerebellar Nucleus Stimulation has Selective Effects on Glutamatergic and GABAergic Perilesional Neurogenesis After Cortical Ischemia in the Rodent Model 

PMID:29029200 DOI:10.1093/neuros/nyx473

 

鼠小脑外侧核(LCN)的慢性脑深部刺激被证明能够促进皮质缺血后的运动恢复,这种方法与突触形成和长期电位标记物的表达在大脑皮层周围具有协同作用。本研究通过探索小脑-丘脑-皮质通路上的神经发生,进一步研究缺血性鼠类细胞的改变与LCN刺激的关系。

 

该研究在成功诱导大鼠皮层缺血后将将电极植入对侧LCN部位,电刺激开始于脑卒中诱导后的第6周并持续至死亡前,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检测神经的改变。结果发现:与行刺激处理的对照组相比,在刺激治疗组可观察到5 -溴-2 -脱氧尿苷和神经源标记物(双皮质素)在鼠脑皮层周围、双侧丘脑内侧亚核和丘脑腹外侧亚核的细胞增殖增强;运动皮层水平的神经源效应具有选择性,经刺激处理的动物在谷氨酸能神经的发生上较多,但在氨基丁酸能神经的发生上显著减少。

 

该研究结果表明LCN脑深部刺激可调节脑损伤后的神经发生,这为增强脑卒中后运动恢复提供了可能的机制基础。



【沈云娟】

 

34.高强度超声波治疗长春新碱所致神经性疼痛

High-Intensity Ultrasound Treatment for Vincristine-Induced Neuropathic Pain

PMID:29438546 DOI:10.1093/neuros/nyx488

 

长春新碱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可引起难以治愈的衰竭性周围神经病变。本研究探讨高强度脉冲聚焦的超声波(HIFU)对长春新碱所致的小鼠神经病变(VIN)模型感觉阈值的影响。

 

该研究中,给予实验小鼠服用长春新碱2周来诱导VIN模型,HIFU分别于模型建立24h、48h、72 h和120h后,于左侧L5背根神经节进行3 min的试验。结果发现:与之前HIFU阈值相比,VIN 小鼠HIFU治疗后24h、48 h、72 h、120h后机械阈值明显升高。此外在治疗后的24h、48h,接受HIFU的无害和有害机械阈值和热阈值均明显高于未治疗者,而接受假性HIFU的小鼠与单纯接受HIFU治疗的小鼠相比,其阈值并没有改变。此外,VIN小鼠采用HIFU治疗L5背根神经节后的组织学结果显示,短暂性细胞水肿可在48小时内消退。

 

该研究数据表明,HIFU增加了VIN小鼠的机械和热阈值,HIFU是否能够阻止VIN模型中阈值的降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沈云娟】

 

35.军事神经外科社会经济数据:收益、挑战和机会

Military Neurosurgery Socioeconomic Data: Benefit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PMID:29149336 DOI:10.1093/neuros/nyx550

 

神经外科的发展与哈维·库欣(Harvey Cushing)的军事经验密切相关,先前有文章指出了在军事神经外科中医生的独特机会和社会经济挑战。而本文作者则提供了来自军队神经外科医生的关于这些问题的客观数据。

 

本研究从在职、离职及退休军人神经外科医师中收集网络问卷,了解在职、离职及退休军人神经外科医师对劳工问题的看法,结果显示:约80.9%(98/121)的受访者享受自己的从军经历,63.6%(77/121)的受访者对自己的服务感到满意,97.4%(114/117)的受访者喜欢诊疗从军患者,78.2%(93/119)的受访者推荐服兵役,积极因素包括爱国主义情绪(87.4%)、建立友情(71.4%)和部署经验(93.8%)。然而,76.5%的受访者表示担心军职和文职人员的薪酬差距,37.5%的人行政工作超负荷,超过50%的人希望能有机会增加诊治病例量。此外,多元分析显示,与那些退休或离职的神经外科医生相比,在职者倾向于对从军经历不满,因而其向其他神经外科医生推荐服兵役的可能性只有前者的0.29倍。

 

作者认为,从军经历对于神经外科医生而言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增加手术病例、减少行政责任和减少军民收入差距等措施都很重要,将有助于提高在职人员对从军经历的满意度,进而增加向其他神经外科医生推荐服兵役的可能性。

【沈云娟】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