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04日发布 | 768阅读

​移动CT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华神外】2018年第十期“临床论著”

张志强

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

徐如祥

四川省人民医院


神外资讯【中华神外】专栏,每周发布一篇精选文章,今天刊登的是,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张志强、张强、李飞、毕偌男、陈蓉蓉、于中华、徐如祥《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8年第十期“临床论著”上发表的移动CT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移动CT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CereTom 8层移动CT在神经外科临床中的诊断效率、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0年8月至2017年7月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应用CereTom 8层移动CT行头部床旁扫描的病例数、检查次数、扫描地点与模式。分析颅脑疾病的特点、诊断效率及辐射剂量等。


结果

(1)移动CT检查的例数与模式:实施头部扫描的患者为49068例,共扫描78771例次。包括门诊急诊室44433例,重症监护室(ICU)4549例,手术室86例;平扫48905例,增强扫描163例,其中115例颅内动脉瘤行三维CT血管成像检查。


(2)疾病种类:CT扫描发现颅内异常者39426例,其中颅脑损伤13516例,脑血管病21665例(包括脑梗死10594例、脑出血50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026例),颅内肿瘤2450例,颅内动脉瘤115例,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颅底凹陷症等1795例。本组轻中症患者37160例(75.73%),重症患者11908例(24.27%)。


(3)诊断效率:移动CT扫描的总阳性率为80.35%(39426/49068),在ICU及手术室移动CT检查的阳性率为100%。


(4)辐射剂量:移动CT的容积剂量指数为(76.03±1.54)mGy,吸收剂量为(8.26±0.50)mSv,辐射剂量为(82.54±3.13)mGy,明显高于大型固定CT的辐射剂量[分别为(63.52±3.72)mGy、(5.46±0.72)mSv、(71.09±2.98)mGy](均P<0.05),但移动CT的辐射剂量值在国际辐射的标准范围之内。


结论

移动CT体积较小,使用便捷,可推至床旁扫描,且成像质量达标,诊断效率较高,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移动CT床旁扫描为颅脑危重患者的救治提供了便捷条件,其临床应用显著提升了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1-3]移动CT与大型固定CT临床技术应用互补性强,可避免因搬动危重患者引起意外医疗风险或不良事件的发生,解决了颅脑危重患者移动救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4-8]2010年8月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在国内引进了第一台CereTom 8层移动CT[9],建立了颅脑危重患者救治绿色通道和移动CT床旁检查的新技术,已累计完成49068例颅脑疾病患者的移动CT头部扫描。现总结分析CereTom 8层移动CT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诊断效率、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纳入2010年8月至2017年7月在急诊、重症监护室(ICU)和手术室应用CereTom 8层移动CT头部床旁扫描的49068例颅脑疾病患者。其中男29040例,女20028例;年龄为1d至106岁,平均(48.36±4.83)岁。


 2. 疾病类别:

本组接受CereTom 8层移动CT头部扫描的患者包括颅脑损伤、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脑肿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颅底凹陷症等疾病。另外,有以头痛、头晕伴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利等急诊就医的患者。


3. 方法:

采用美国Fluke公司Raysafe(X2型)X射线多功能辐射检测仪,CT剂量模体型号为TO CTDI,分别检测和计算CereTom移动CT和GE64排大型固定CT的剂量指数、吸收剂量、辐射剂量值。扫描模式包括平扫、平扫+增强、颅内动脉瘤三维CT血管成像(3D CTA)等。应用移动CT在门诊急诊室、神经外科ICU、手术室等进行床旁检查。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统计分析两组间各辐射剂量值,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扫描的例数与模式:
实施头部扫描的患者为49068例,共扫描78771例次。包括门诊急诊室44433例,ICU4549例,手术室86例;平扫48905例,增强扫描163例,其中115例颅内动脉瘤行3D CTA检查。


2. 疾病种类与特点:
49068例患者中,重症患者11908例(24.27%),轻、中症患者37160例(75.73%)。CT扫描次数与病情程度有关,轻、中症患者例均扫描1~2次,重症者例均扫描3~6次,最多达9次。CT扫描发现颅内异常者39426例,包括颅脑损伤13516例,其中重型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2876例(21.28%),轻中型伤(GCS评分9~15分)10640例(78.72%)。脑血管病共21665例(图1,2),包括脑梗死10594例,其中伴有偏瘫、意识障碍、失语的重症患者3165例(29.88%);脑出血5045例,其中出血量>30ml、伴有偏瘫及意识障碍者3021例(59.88%);蛛网膜下腔出血6026例,其中Hunt Hess分级Ⅲ级以上2846例(47.22%)。颅内肿瘤2450例(图3)。颅内动脉瘤115例(图4)。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颅底凹陷症等1795例。有9642例患者因头痛、头晕伴有肢体麻木无力及言语不利就医,但CT扫描无异常。


3. 诊断效率:

49068例移动CT床旁扫描诊断的总阳性率为80.35%(39426/49068)。在ICU和手术室床旁检查4635例,均为重症患者,CT诊断阳性率为100%。


4. 辐射剂量:

检测显示移动CT的容积剂量指数为(76.03±1.54)mGy,吸收剂量为(8.26±0.50)mSv,辐射剂量为(82.54±3.13)mGy,明显高于大型固定CT的辐射剂量[分别为(63.52±3.72)mGy、(5.46±0.72)mSv、(71.09±2.98)mGy],两组间各辐射剂量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讨论


临床中,颅脑危重患者的救治刻不容缓,而且危险性及风险性极高。移动CT头部床旁扫描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便捷,弥补了大型固定CT临床技术的短板,避免危重患者发生因搬动而引起意外医疗风险或不良事件,使移动救治颅脑危重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以解决。

 

一、临床应用结果分析

移动CT头部床旁扫描为颅脑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Carlson和Yonas[10]道,3年期间应用CereTom移动CT在神经重症ICU中心对3421例患者实施头部床旁扫描,显著提升了颅脑危重患者的救治效果。Hay[11]报道,加拿大阿尔伯特省卒中联盟在9个乡村社区卒中中心配置了CereTom移动CT,在项目试验的2年期间,为35000例卒中患者提供了移动CT数字影像学诊断,并通过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及互联网通信,使患者在4.5h内得到溶栓治疗,有效解决了卒中溶栓治疗时间窗短的问题。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10年8月在中国引进了第一台CereTom 8层移动CT以来,有49068例颅脑疾病患者在门诊急诊室、ICU和手术室进行头部床旁扫描,共扫描78771例次,据文献检索,这是目前国际上单中心报道检查病例数和次数最多的一组。


本研究结果显示,移动CT扫描49068例,总体诊断阳性率为80.35%(39426/49068)。特别是在ICU和手术室共检查4635例,诊断阳性率为100%。CT扫描次数与病情程度有关,轻中症患者例均扫描1~2次,重症者例均扫描3~6次,最多达9次,能够及时显示颅内情况的变化,提供救治依据。移动CT数字化成像诊断精准,使用便捷,有力地提升了颅脑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


 二、移动CT的成像质量

与大型螺旋CT相比,无论是平扫或增强扫描,8层移动CT的图像分辨率、图像重建速度、3D CTA检查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移动CT的成像质量已经达到颅脑疾病神经影像学的诊断标准[1-2,12-13]移动CT作为一种小型数字化影像设备,具有可移动、床旁检查的优势。急性颅脑损伤、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等救治时间窗短,就地快捷地移动CT扫描,为患者提供了救命的“黄金时间”,同时避免了重症患者因转运而发生意外医疗风险的概率[13-15],弥补了大型固定CT不能移动检查的困难,在颅脑急重症的救治方面显示了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16-17]


三、8层移动CT的性能与缺陷

通过长期大宗病例的临床实践,笔者发现该移动CT存在一些技术缺陷:


(1)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该CT依靠其底座的两条橡胶履带转动进行扫描,很容易受地面条件的影响,一旦地面不平或遇到沟缝时,CT可能发生自动停机或显示仪器故障,需要重新启动和调试。


(2)辐射安全性问题:

CT通过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辐射剂量的高低关系到临床应用的安全性。CereTom 8层移动CT头部断层扫描时自动显示的辐射剂量为82.52mGy,本研究采用头模进行20次曝光检测,发现CereTom移动CT的容积剂量指数为(76.03±1.54)mGy、吸收剂量为(8.26±0.50)mSv、辐射剂量为(82.54±3.13)mGy,显著高于大型固定CT的辐射剂量值(均P<0.05)。本项目的辐射检测结构与LaRovere等[18]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导致CereTom移动CT辐射剂量高于大型固定CT的原因,可能与移动CT断层扫描成像时间长、X射线源内屏蔽不严密等有关。因此,尽管移动CT的辐射剂量在国际规定的辐射剂量标准范围之内,但在急诊室、ICU或手术室环境下使用移动CT扫描时,需要采取必要的辐射防护措施[19-20]


(3)车载使用受限:

由于该移动CT扫描模式的限制及缺乏减震设计,所以震动可干扰扫描成像。


总之,CereTom 8层移动CT的体积和质量较小,可以进行床旁扫描检查,具有成像质量好、使用便捷、性能稳定的技术特点,与大型螺旋CT的临床应用互补性强,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救治作用重大。


参考文献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