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关靖宇教授编译的:“中枢神经损伤后对侧颈7神经移位修复手部功能”,该文章原文于2018年5月发表在《Neurosurgery》上,欢迎阅读。
Contralateral C7 Nerve Root Transfer Restores Hand Function AfterCentral Cerebral Injury
doi: 10.1093/neuros/nyy041
关靖宇,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颅脑损伤、脊髓脊柱疾病、脑积水、颈7神经移位治疗偏瘫等手术工作。
大脑半球的单侧损伤,如中风或外伤,常伴有上肢痉挛性麻痹,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限制了患者的自理能力,经常引起慢性神经源性疼痛,加重了护理人员的负担。已有一些证据表明受伤后患肢的同侧半球(病变的对侧)有神经重构,有助于手功能的恢复。但是,由于在受伤后连接未受伤的半球和同侧活动障碍肢体的回路的数量较少,这种作用可能受到限制。
为了改善这些患者的手功能,中国研究小组最近发表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的结果,其中长期单侧臂麻痹的中枢性脑损伤患者接受了C7神经根至对侧肢体的移位手术。这些患者进行术后康复,其预后与未经手术康复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功能改善是通过测量 Fugl-Meyer评分。每组18例,手术组患者原发性脑损伤与试验入选时间间隔为15±9年,对照组为15±8年。在基线功能状态没有显著差异。
C7神经移位术本身不是一项新技术。由于C7神经根的终末运动功能通常被其他臂丛神经所替代,并且没有C7神经根特有支配肌肉,因此C7神经根在臂丛周围损伤患者作为移位的动力神经。通常术后只在正常肢体出现短暂的轻微症状,包括麻木。手术过程在锁骨上方的切口,供体C7根在与其他神经连接之前的远端切断,并与近端切断的受体C7根(患侧)吻合。
主要结果判定是12个月后基线变化。手术组Fugl-Meyer评分提高17.7±5.6分,对照组提高2.6±2分(P<0.001)。术后的10个月与12个月之间,手术组患者的Fugl-Meyl评分显著增加。根据脑损伤病因学(如脑卒中与创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次要结果判断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MRI)、神经生理学研究、用改良Ashworth量表测量的痉挛程度、康复专家对功能用途的评估以及运动对肌力的影响范围。根据改良Ashworth量表测量肌肉群以及所有关节的运动范围,结果显著增加。手术后一年,手术组的大多数患者可以使用患侧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例如,系鞋带,打电话)。术后10~12个月,神经生理学研究显示所有手术患者在刺激对侧供体C7根时均存在运动神经反应潜能。此外,从术后8个月开始,到10至12个月,功能性MRI显示随着患侧腕关节伸展,手术组同侧半球明显被激活(原始病灶对侧)
同时报告了一些不良反应。患肢或肩部疼痛的,手术组患者13例,对照组患者8例。手术组患者,12例患者在吞咽时报告异物感,15例报告疲劳。大多数手术病人在健侧臂有一些感觉或运动功能丧失,但这些是短暂的,持续约数月。术后6个月,健侧肢体无运动感觉障碍。
对于神经外科患者,在中枢性脑损伤后,患者常伴有上肢和手功能障碍。这项试验提示瘫痪肢体运动功能可以进一步恢复。也许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干预并不局限于急性或亚急性损伤阶段。手部功能的改进是在原发伤多年后获得的。对许多残疾多年的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希望。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这项试验是在少数患者中进行的,其中不少的是年龄相对较大的男性。这可能限制了这些发现的普遍性。未来的大规模研究将决定这种新的治疗方法的最终效用性。
结 论
上肢痉挛性瘫痪在大脑半球的单侧损伤中很常见,如中风后或外伤;一旦发生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限制其自理能力且常常伴有慢性神经源性疼痛。目前已有证据表明伤后存在神经重构的现象,但由于健侧大脑半球与患侧肢体之间的神经连接回路数量较少,患肢功能恢复受限。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中枢瘫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有助于适度恢复患侧的手功能。这项试验标志着在瘫痪肢体运动功能恢复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