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预后和患者血流再灌注水平密切相关,而科学细致的血流再灌注分级有助于对患者预后进行预测。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eTICI能更加细致的区分血流再灌注分级,且可更加敏感地预测患者临床预后,值得将来在临床及科研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血管内再通治疗已经被证实可以有效改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且梗塞组织再灌注情况和患者预后紧密相关,而再灌注情况受很多因素影响,如闭塞区域的侧支循环情况等。再灌注的评估由术后即刻造影来进行评估,通常使用的TICI评分由TIMI演化而来,至今已经经过15年的历史,后期经过一系列的改进,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于2013年提出的mTICI血流分级,一致将成功再通定义为闭塞血管区域实现50%以上的灌注,并在多项研究中使用。
但目前使用的分级标准仍然存在着概念、命名以及定义上的差异。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需要更加细化血流再灌注分级,从而更好的实现对患者治疗评价以及对患者临床预后进行预测。
近期David S Liebeskind等对HERMES研究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数项大型试验的影像学数据,使用改进的eTICI(extend TICI)分级与患者预后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图1 eTICI分型方法
按照该分型方法:eTICI0级是指远端完全无血流;eTICI1级指取出部分血栓但远端仍无血流;eTICI2a级是指远端血流恢复至1%-49%;eTICI2b50是指50-66%的灌注;eTICI2B67是指达到67-89%的血流灌注;eTICI2C是指90-99%的灌注;eTICI3级是指实现100%的灌注。eTICI血流分级准确程度和患者影像资料的丰富程度显著相关,血流分级诊断最困难的是区分eTICI 2b50和eTICI 2b67,eTICI2C和eTICI3级的差异虽然很小,但在区分时达到了很高的一致性。
图2
A血流分级eTICI 2b50 (50–66%)
B血流分级eTICI 2b67(67–89%)
图3
A血流分级eTICI 2c (90–99%)
B血流分级eTICI 3(100%)
HERMES数据库中共计729例患者具有可评估的血流分级影像学资料,eTICI血流0级60例,eTICI1级19例,eTICI2a级100例,eTICI2b50级103例,eTICI 2b67级218例,eTICI2C级166例,eTICI3级63例。分析显示患者预后和患者再灌注分级是显著相关的,较好预后(mRS0-1)的患者有着较高良好再通的比例,而预后不良(mRS5-6)患者中良好再通的比例较低,而对于获得中等预后(mRS2-4)的患者和再灌注水平也是存在相关性的(图4)。多因素分析显示再灌注水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eTICI(AUC 0.664)较其他再灌注血流评级方法TICI(AUC 0.657),TICI 2C(AUC 0.661),mTICI AUC(0.634)能够更好地预测患者预后。
图4 患者血流再灌注水平和患者预后的关系
图 5 多因素分析
图6 不同再灌注评级方式对患者预后预测价值对比
患者预后和患者血流再灌注水平密切相关,而科学细致的血流再灌注分级有助于对患者预后进行预测。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eTICI能更加细致的区分血流再灌注分级,且可更加敏感地预测患者临床预后,值得将来在临床及科研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颖影组稿,河南省人民医院周腾飞编译,上海长海医院张永巍副教授审校,《神经介入资讯》主编、上海长海医院脑卒中中心兼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终审)
【Ref:Liebeskind DS, et al. J NeuroIntervent Surg 2018;0:1–7. doi:10.1136/neurintsurg-2018-0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