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1日发布 | 276阅读

Medina栓塞装置(MED)联合血流导向支架(FDS)治疗颅内动脉瘤:25例病例报道

晓鑫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段国礼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REF:Pervinder B, et al.Neurointervention.2018 Mar.13. Doi:org/10.5469/neuroint.2018.13.1.20】


研究背景


Medina栓塞装置(Medina embolization device, MED)是新一代的动脉瘤腔内栓塞装置,被设计为3D密网结构,释放后可高顺应动脉瘤内腔形态自膨胀填充,以“脚手架”式支撑跨越覆盖瘤颈,减少血流冲入瘤内。对于大型动脉瘤,可以减少弹簧圈使用数量,缩短操作时间,同时提高闭塞率,兼顾了经济性和有效性。MED可以与其他血流导向支架 (flow diverter stents, FDS)结合用于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来自德国斯图加特临床神经放射科的Pervinder Bhogal等分析了MED联合 Pipeline 栓塞装置(PED)和p64、p48支架策略对25例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结果发表在2018年3月的《Neurointervention》杂志上。

 


研究方法


研究者对前瞻性收集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所有使用MED和FDS联合治疗的动脉瘤患者。收集患者的治疗方式,早期和中期的血管造影随访结果等数据。



研究结果


共纳入25名患者共25个动脉瘤。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1±12.8岁。平均动脉瘤高11±3.6毫米,平均动脉瘤宽度为10.1±3.4毫米,平均动脉瘤颈宽5.6±1.8毫米。动脉瘤大小、位置和临床表现见表1。


表1 25例患者动脉瘤大小、位置和临床表现


其中9名患者采用分期治疗,均先采用MED栓塞,在后期再行FDS支架置入,均使用p64血流导向支架。9例均进行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其中8名患者动脉瘤(89%)完全闭塞,1名患者出现载瘤动脉闭塞。16名患者采用同期治疗,术中先行MED栓塞动脉瘤,接着置入p64(14例)、p48(1例)和PED+p64支架(1例)。最终10例患者完成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1个月,6例动脉瘤(60%)完全闭塞,3例(30%)瘤颈残余,1例(10%)动脉瘤出现瘤体显影。


最终,25例患者中,共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为术后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无症状,2例通过机械取栓治疗,1例完全恢复,1例遗留永久性功能残障(mRS 4)。1例患者术后出现不明原因的无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患者术中在FDS释放前出现MED突入载瘤动脉,虽然患者术前给予了双抗治疗并在术中及时给予依替巴肽负荷量,但在术后仍出现较大的脑实质出血(脑梗死出血转化)。25例患者中,没有患者发生死亡。


图1 一例30岁的患者,(A)体检发现无症状右侧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大小9×5 mm;(B) 第一次治疗时置入两个MED栓塞动脉瘤,术后即刻结果动脉瘤瘤体显影;(C) 在术后1月造影时,动脉瘤有明显的瘤颈残留和近瘤颈处瘤体显影;(D)再次治疗,植入 p64 支架;(E)植入FDS后3个月随访,显示动脉瘤完全不显影,伴有中度无症状支架内狭窄;(F)中期血管造影随访发现支架内狭窄消失。

 

图2 一名70岁的患者,(A)体检发现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大小8×8 mm;(B)两根微导管分别超选入大脑中动脉M1段及动脉瘤体内;(C) p64被部分释放覆盖动脉瘤颈;(D)随后,在动脉瘤中置入了3个MED;(E)最终完全释放 p64支架,术后即刻造影示动脉瘤体内造影剂滞留;(F)术后7个月的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不显影。

 


总结


作者指出,MED联合FDS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策略,可以获得快速有效的动脉瘤栓塞效果。此方法可以作为大型动脉瘤和瘤体部分血栓形成的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有效策略。但后续的研究应该进一步评估这一策略在破裂动脉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最佳的材料组合策略。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晓鑫编译,上海长海医院段国礼审校,《神经介入资讯》主编、上海长海医院脑卒中中心兼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终审)



相关回顾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