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27日发布 | 6138阅读

中国神经外科史学习笔记(一)

赵英杰

寒江孤影江湖故人

达人收藏


(一)

推荐赵克明教授供稿、赵以成教授撰写的《中国神经外科发展的简单经过》,此文发表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年3月第29卷第3期。笔者读罢此文,感慨万千,梗概一二。


其一,院所模式


文中记载,中苏友好时期,苏联政府于1954年10月派阿鲁秋诺夫教授来我国,目的在帮助计划设立一个中国神经外科研究院。阿鲁秋诺夫教授系苏联三大神经外科研究院负责人之一,既有优越的神经外科临床及研究经验,又有组织此种研究院的宝贵经验。


可以看出,新中国神经外科学科建设,从赵以成教授时代,从一开始就在摸索建立医院+研究所模式、临床+科研模式。一路艰辛,梦想成真,1960年建成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赵以成教授兼任所长。


此模式传统延续,尊敬的王忠诚院士曾担任天坛医院院长、研究所所长。几十年来,各区域神经外科中心,大体也是延续了院所发展模式的传统。


笔者认为,新中国神经外科事业,临床实践的同时,科研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当代神经外科医师,要临床与科研并举,继承光荣传统。仅搞临床,不搞科研,或者仅搞科研,不搞临床,都是有悖传统,终将被职场竞争淘汰,被历史潮流淘汰。


其二,专业组发展模式


自1960年创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该所便设置神经组胚、神经生理、神经生化、神经病理等,临床分为颅脑外伤、肿瘤、小儿和脊髓等专业组。


根据2008年02月王忠诚院士的文章《怀念我的老师赵以成教授》记载:实践证明,老师的决策是高屋建瓴的,在神经外科发展过程中技术专业化更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学科进步,这也是我国第一个神经外科研究机构,开创了神经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新时期。


专业组发展模式,人才脱颖而出。如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先后有白广明教授、罗世琪教授、马振宇教授、张玉琪教授等;颅底脑干组有张俊廷教授、张力伟教授、吴震教授等;脊柱脊髓组有杨俊教授、王贵怀教授等等。


自1949年起,新中国七十年神经外科发展史,各区域神经外科中心大体也是延续了专业组发展模式。


笔者认为,当代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经历广基培训后,要致力于专业组的发展模式。即使没有明确分组,自身也要有重点地学习文献,有重点地参会交流,有重点地关注科室病例。


其三,赵以成教授的行业忧虑。


赵以成教授,中国神经外科杰出的奠基人,在此文中有几句话值得我们深思:

“…当时医学院毕业的青年不顾从各方面出发而为人民服务,不肯选择神经外科学为终身工作。认为难学又无什么前途,不如选其他科门,学习二、三年即可成为专门人才。至1936年协和医学院领导始有训练此科工作人员一人的计划。认为应有神经内科,包括神经解剖、生理及病理为基础,配合一般外科熟练的技术,始能更好地进攻神经外科学,此为当时多数人所不能理解。同时还警告从事神经外科者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因工作上经常是失败多而成功少。…”


据此看来,解放前的医学生,很少选择学习神经外科。解放后,有志于从事神经外科专业的医学生、医生,依然明显不足。


改革开放伊始,八十年代初期,依然严重缺乏神经外科医生。熟悉石祥恩教授的同道都知道:那时石教授从事神经外科,是因为工作的医院神经外科极其缺少医生,石教授是被外科主任派到神经外科方向的。石教授,从事神经外科,一路热爱,成就大家!缺少神经外科医生,此种现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然没有明显改观。


当我们与黎明为伴,与子夜为伍,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夜间急诊手术台上下来,当我们回家望着已经熟睡的宝宝,盈眶的热泪献给信仰——热爱,我们热爱神经外科学!


我们也是时代最可爱的人!


迎来新时代。在此,鼓励优秀的医学生, 投身神经外科事业。



(二)

神经外科医师:九月三十日,需要铭记。纪念与回忆王忠诚院士。


让我们从王忠诚院士2008年02月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发表的文章:《怀念我的老师赵以成教授》读起,从一个侧面,感受王忠诚院士那“慎終、追远、厚德”的高贵品质。



(三)

推荐尊敬的赵雅度教授在2008年02月《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发表的文章:《忆尊师——赵以成教授》。让我们再次体会新中国神经外科事业先辈,对自己的老师赵以成教授的缅怀与感恩;让我们再次体会那“慎終、追远、厚德”的高贵品质;让我们熟悉那些珍贵的老照片,镌刻脑海,这是新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集体记忆!


(四)

推荐阅读前辈刘泉开教授发表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三篇文章:  


2008年06月,《写好中国神经外科发展史》;  


2009年12月,《髓海守望者----我的神经外科生涯》;  


2011年11月,《扬起学术争鸣的风帆》。  


(摄于天津总医院院史长廊)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