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25日发布 | 520阅读
颅脑外伤引起脑血管网络的改变

Tim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Ref: Obenaus A, et alSci Rep. 2017 Mar 22;7(1):239. doi: 10.1038/s41598-017-00161-4.


脑血管网络(cerebrovascular network)及其在发生颅脑外伤(TBI)时的急性反应目前尚未清楚。美国洛马连达大学医学院儿科系的Andre Obenaus等采用血管染色法,发现大脑皮质血管在TBI时的变化,并且局限的TBI可导致全身血管系统结构减少。结果发表在2017年3月的《Sci Rep》在线。

 

该研究将实验大鼠分为三组,naïve组、sham组和TBI组,每组5-6只。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实验鼠在TBI后染色的脑皮质血管,分析皮质血管网络的特征,包括血管连接数量以及血管长度。实验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TBI组双侧大脑半球的皮质血管连接点以及血管长度均降低(图1、2),分别下降34.4%和21.5%。应用几何模型分析血管的生物性复杂度,发现峰度、峰值频率和偏度均降低,分别下降33%、16%和13%(图3、4)。


图1. naïve组大鼠脑部无血管破坏,sham组因开颅造成脑血管轻微改变,TBI组脑血管破坏明显。

 

图2. sham组大鼠开颅区附近脑血管染色均匀,TBI组在损伤处脑血管明显减少。

 

图3. sham组与TBI组大鼠脑血管连接数(A)和血管长度的比较(B),以及损伤处1、2、3mm范围的血管连接数和长度比较(C)。

 

图4. sham组与TBI组大鼠脑血管生物性复杂度的分析。

 

最后作者指出,实验动物在TBI后即刻发生脑血管网络的改变,血管生物性复杂度降低,以受伤侧为严重。该研究结果为TBI患者发生双侧大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提供解剖结构上的依据。


Tim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灵朝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链接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