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发布 | 3770阅读
神经内科-神经内科

不同凡响|(第43期)困难路径下高危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一例

苏凡凡

967医院

达人收藏

患者SHD,男性,89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言语不利5天,加重2天入院。患者于5天前无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表现为左上肢抬举费力,左下肢站立不稳,伴言语发板,左侧肢体抖动,当时未住院。次日患者上诉症状逐渐缓解。2天前患者上诉症状逐渐加重,为进一步治疗来院。入院时头颅CT示右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


查体:血压130/80mmHg,心肺未见异常。神清,言语笨拙,吐字不清。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双侧病理征(-)。NIHSS评分:6分。

诊断:

脑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性,低灌注/栓子清除率下降)

病情分析:

患者临床表现为左侧肢体无力,成发作性,波动性进展,考虑大血管病变,给予双联抗血小板及强化他汀治疗后积极完善相关血管检查。

彩超提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估测血管直径狭窄率90%,局部峰值流速>500cm/s。

核磁提示:右侧额顶叶多发新近梗死,右侧颈内动脉及右侧大脑中动脉未见显示,考虑狭窄或闭塞。

DWI示右侧额顶叶多发梗死,符合低灌注表现。

MRA示右侧颈内动脉系统显影不良。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目前明确诊断为脑梗死,病因系右侧颈内动脉极重度狭窄导致右侧半球低灌注。虽经药物治疗患者症状稳定,但后期发生血管闭塞或栓子脱落风险极大,向患者家属详细说明后,患者家属要求进一步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同意行支架成形术呢。

右侧股动脉穿刺后显示双侧股髂动脉严重迂曲,路径不良,动脉硬化。

造影显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线性狭窄,颅内段血流缓慢。

患者高龄,入路迂曲,建立路径困难,向患者家属详细交代手术风险,建议可行CEA治疗。但患者家属商议后拒绝CEA,要求尝试CAS。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知情基础上,虽更换左侧股动脉穿刺,建立治疗路径。

利用交换+同轴技术,将8F导引导管顺利到位,明确血管狭窄程度及颅内血流情况。

微导丝携2/20球囊,顺利通过病变,6atm预扩后交换入远端保护伞后再行4/30球囊扩张。扩张后见狭窄减轻,但局部斑块破裂伴局部夹层。

9/40Wallstent支架定位后释放,见狭窄解除,颅内血流恢复

颅内血流好,未见栓塞。

颅内血流好,未见栓塞。

斜位造影见支架贴壁良好,无明显残余狭窄,顺利回收保护伞。

术前,术后对比

术后即刻患者无不适,生命体征平稳,安全返回病房,给予控制血压在120/70mmHg水平,预防高灌注损伤。

术者体会:

1、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提示患者系大血管病变,罪犯血管为右侧颈内动脉次全闭塞所致,后经脑血管造影明确呢。

2、患者双股髂动脉严重迂曲,建立路径困难,手术存在风险,腔外CEA其实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但患者高龄,颅内缺血,全麻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后经左侧股动脉建立路径,在硬交换导丝支撑下同轴技术,顺利将导引导管到位!

3、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线性狭窄,次全闭塞,导丝能否顺利通过病变是手术的难点,术者在小球囊辅助下顺利通过病变,并跟进小球囊进行预扩张,为后继保护伞到位打下坚实基础。

4、本例患者存在术后高灌注的风险,术后需要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控制血压。


术者简介

苏凡凡,解放军第967医院脑血管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全军神经内科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全军神经内科学术委员会脑血管病介入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卒中急诊学组委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神经重症与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大连市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副会长,辽宁省大连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成员,辽宁省大连市医疗鉴定专家组成员,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获第四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