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18日发布 | 497阅读

脑脊液病学科专家李小勇发明新技术:破解脑积水治疗难题

李小勇

北京爱育华医院

达人收藏

脑积水治疗,因手术失败并发症高,一直是世界性难题。造成脑积水的成因很复杂,颅脑外伤、脑部感染、脑出血、脑瘤、脑脊液漏、脑脊液引流或颅底手术等都可能引发,而一旦发病,除了会导致颅内高压,还会诱发脑的损害。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脑积水手术成功率普遍偏低,即便在医疗技术发达的美国,脑积水手术首次成功率也仅占三成,因失败而反复手术的比例占到七成。


为什么脑积水术后容易反复,有什么方法能提高它的治疗成功率?经过20多年的钻研,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脑脊液病科原主任李小勇创造了一套解决脑积水问题的独特技术,极大降低了手术治疗失败率。


脑积水难以治疗,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手术后容易发生脑脊液分流管梗阻和颅内感染。1995年博士毕业后,李小勇留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经过几年训练,他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专家,也与团队一起在脑积水治疗上不断取得突破。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脑脊液分流手术后的并发症降到最低?2010年最终完善了理论上一个可以克服绝大多数颅内感染的方案,从那时起,脑脊液神经外科学体系在他脑中逐渐成形。


为了验证自己的设想,开展脑脊液神经外科学研究,李小勇放弃了原本舒适的条件到各大医院去寻找机会。2011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的支持下,他主持成立了国内首家神经外科脑脊液病中心。(目前设立在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起初,由于学术理论向临床技术转化存在差异,加上病房管理等问题,李小勇团队新的治疗理念并未达到预期,还接连发生了几例术后并发症。他顶住压力,重新摸索,改进治疗技术和患者住院管理方法,终于让手术治疗成功率显著提升。


“脑脊液病学科是一门从失败经验中走出来的学科,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借鉴,只能靠自己摸索,我们每克服一个难题,就向解决问题迈进了一步。”李小勇说。创建脑脊液病科后,李小勇带领团队每年收治危重感染性脑积水患者200多人,不少还是四处求医屡屡失败、陷入致残或濒临死亡绝境的患者,手术和治疗治愈率达90%以上。


“可以说,现在我们掌握了破解脑积水治疗难题的钥匙。这也说明通过钻研,我国的医疗工作者也能在神经外科领域开创出一个新的方法,而不是仅仅做跟随工作。”李小勇说。

原文刊发于《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30日 20 版)

李小勇

主任医师
中国博士/美国博士后
李小勇脑脊液科(中心)创始人
开设“脑脊液神经外科学”学科
提出“脑脊液神经外科学”理念和理论
建立脑脊液病专科病房(原航空总医院脑脊液科)
中国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教授早期博士
美国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专家Rhoton教授博士后学者
原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家
原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内分泌实验室主任
原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解剖研究室主任

原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和北京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胶质瘤专委会全国委员

擅长领域:

从事脑脊液神经外科学临床研究30多年,总结提出了脑脊液科综合治疗法,擅长各种脑积水、脑积水手术并发症、术后脑膨出和颅骨修补、颅内感染等各类脑脊液病的治疗。常见脑脊液疾病:

1.脑积水分流失败:分流感染,分流管(反复)堵塞。

2.脑积水内镜“微创”“不放管”术失败:脑室仍大,术后又分流/引流, 颅内感染,婴儿脑积水术后头仍大(注:为“内镜术”的失败!)。

3.脑脊液引流性颅内感染:腰大池/脑室引流管堵塞,腰大池/脑室引流所致颅内感染。
4.原发和继发脑积水,开颅区脑膨出/头皮溃疡/刀口脑脊液漏,术后刀口区积液,脑外积液。
5.婴儿脑积水或“大头娃娃”早期型:(注:不要盲目“首选内镜术!)。
6.经鼻经蝶垂体瘤等显微或内镜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
7.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反复”失败:创伤后型/手术后型/自发型。
8.脊髓空洞/小脑扁桃体下疝(Chiari畸形)/脑积水:(随机单一症/随机二联症/三联症)。

9.引起以上“医源并发症性”的一般神经外科性疾病:脑外伤、脑出血、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颅脑和颅底以及脊髓肿瘤、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

10.神经内科型脑膜炎(化脑/结脑/真菌/病脑)及其脑积水或顽固高颅压并发症。

出诊地点一:北京北亚骨科医院李小勇脑脊液科

出诊时间:周一、三、四、五全天,周二上午


出诊地点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交流咨询(中华脑脊液科医生群):13651375487(微信同号)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