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7日发布 | 1244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DCwire Solo|DCwire®微导丝在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中的应用

李伟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李毅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1分钟速通1个病例,轻松掌握“微构”设计神经微导丝在颅内复杂通路建立中的应用要点。




病例信息

术前CT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通路建立







路图下DCwire®微导丝引导支架导管(SL-10 塑C形)进行瘤内成袢并超选至大脑中动脉上干远端,顺利将支架导管送至M2上干血管远端。







路图下DCwire®微导丝引导微导管超选至动脉瘤内。



术后造影



逐渐填塞并释放支架,造影评估填塞效果满意,结束手术。

术后工作角度

术后正位

术后侧位


术后三维重建。



术者体会



DCwire®微导丝在本例动脉瘤的治疗使用中,其操控、通过性及支撑性较好,导丝头端柔软,能够安全进行瘤内成袢;能够保持塑形稳定性,在导丝通过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原有形态,增加其通过性;导丝顺应血管形态的同时能保持良好扭控和跟踪性能。



DCwire®微导丝超选到达M2后,其良好的支撑能够顺利将支架导管引导到血管远端。



弹簧圈微导管在DCwire®微导丝的引领下超轻松超选至动脉瘤内,借助于微导丝塑形后有良好的稳定性。





术者简介



李伟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毕业于遵义医科大学,毕业后从事神经外科,对各种类型颅脑损伤、脑血管病、颅内肿瘤等治疗上有多年临床经验,独立完成脑血管介入治疗200余台,脑血管造影1000余台


手术指导



李毅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负责人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及教学、科研工作25年

贵州省脑卒中控制与预防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转化医学电子杂志青年编委

在神经外科各种类型颅脑损伤、颅内肿瘤、脊髓肿瘤、脑出血及脑血管病治疗上有多年临床及基层医院指导经验。2006年于北京神经外科学院高级神经外科医师培训班毕业后,主要从事颅底、脑干、窦镰旁肿瘤及脊髓肿瘤、复杂颅底畸形、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省内率先于颅底、脑干、颈静孔区肿瘤、脊髓肿瘤治疗取得较大进展。并承担胶质瘤研究课题两项,重型颅脑损伤课题一项,对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有丰富经验;在功能性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的微创治疗有多年临床手术经验

在国内外学科相关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神经外科专著一部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嘉介谈

55.4万阅读 | 353内容

DCwire™微导丝

3.0万阅读 | 25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