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5日发布 | 644阅读

【精选编译】优化导管中心提高取栓成功率:新型导丝与传统导丝的表现差异

张颖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赵明

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方亦斌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洪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周刊收录2项荣誉


本次海军特色医学中心赵明主治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优化导管中心提高取栓成功率:新型导丝与传统导丝的表现差异》,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来自美国Valley Baptist学中心神经科学部的Ameer E. Hassan分析了大尺寸外径导丝与0.014" 导丝相比在手术时间和手术成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于2024年4月在线发表在《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Ameer E. Hassan, et al. Interv Neuroradiol. 2024 Apr 26:15910199241249212. doi: 10.1177/15910199241249212】



研究背景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成功救治和操作时间受到包括血管变异、血栓负荷、血栓体积以及闭塞部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选取合适的器械可以提高手术时间,这些研究也有部分聚焦在手术选择器械的差异,例如抽吸导管和取栓支架。这些器材的使用和指向性依赖于导丝导引至闭塞部位血管的能力。例如,经典的0.014" 外径导丝常用于AIS的治疗。然而,研究中把常规的0.014" 外径导丝只作为一种对照,而不是治疗结局的变量。虽然目前的治疗都使用传统的0.014" 外径导丝,但最近使用0.018" 、0.024" 甚至0.035" 导丝的也越来越多。因此,来自美国Valley Baptist学中心神经科学部的Ameer E. Hassan分析了大尺寸外径导丝与0.014” 导丝相比在手术时间和手术成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于2024年4月在线发表在《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上。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连续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手术的494例患者,分为195例使用单根0.014" 外径导丝组和128例使用单根0.018" 或0.024" 外径导丝组。比较各组再通的平均时间、实现再通的平均通过次数和首次通过成功率的差异。对病例进行整体比较,并进一步按闭塞区域进行分析,以查看M1、M2和ICA闭塞病例的不同外径导丝的相关差异。



研究结果


使用较大外径导丝的手术从穿刺到再通时间平均缩短了5分钟30秒(p=0.0201)。与传统导丝相比,使用较大导丝的ICA闭塞病例的再通时间减少了20分钟(p=0.0005),平均通过次数从2.6次减少到1.7次(p=0.0058),首次通过成功率从18.8%增加到58.3%。


表1. 采用传统的0.014" 外径导丝组与采用大的0.018" 或0.024" 外径导丝组的患者人群比较。


表2. 根据整体及闭塞部位比较使用大导丝(0.018" 或0.024" 外径)和传统0.014" 外径导丝的平均手术时间。


表3. 多变量方差分析比较导丝和导管对手术时间的影响。


表4. 按总体和闭塞部位再通所需的平均通过次数。


图1. 使用粗导丝与使用细导丝导航到血栓表面时的导航差异,小导丝更可能沿着血管壁而不是导管中心。0.018" 或0.024" 导丝将导管置于较大ICA血管中心,可以更好地将导管引导至血栓表面,改善导管-血栓接触界面,减少导管通过次数和再通时间。



研究结论

0.018" 或0.024" 外径的导丝可以更好地填充导管的管腔,有助于将取栓系统置于血管中心,并导航到血栓表面。这减少了手术时间和通过次数,增加了首次再通的成功率,特别是在治疗ICA闭塞时。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赵明 主治医师

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审 校




方亦斌 副教授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终 审




洪波 教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临床研究

3319内容957阅读

进圈子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