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0日发布 | 634阅读

杨坤教授:经鼻蝶入路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策略

杨坤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达人收藏

鞍结节脑膜瘤是由Stewart于1899年首次介绍。Cushing等于1929年将其称之为“鞍上脑膜瘤”包括起源于鞍结节、前床突、鞍隔和蝶骨平台的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的发生原因尚不清楚。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证实,脑膜瘤最常见为22对染色体上缺乏一个基因片段。鞍结节脑膜瘤多呈球形生长,与脑组织边界清楚。瘤体剖开呈致密的灰色或暗红色组织,有时可含砂粒体,瘤内出血坏死可见于恶性脑膜瘤。鞍结节及其附近蝶骨平台骨质增生,有时鞍背骨质变薄或吸收。病理类型常见有内皮细胞型、血管型、成纤维型、砂粒型等,恶性脑膜瘤及脑膜肉瘤较少见。

本期脑医汇为大家分享: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杨坤】教授的精彩会议内容,欢迎阅读和分享!

会议内容截图

序列 010058.png

详细内容请观看下方视频

点击图片观看会议视频

讲者杨坤

讲题经鼻蝶入路鞍结节脑膜瘤手术策略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