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精选编译」由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张雨杭编译,为大家带来《沿C1脊神经分布的CCJ-DAVF的病例系列报道及文献回顾》,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因此,来自泰国神经外科研究所的Prasert Iampreechakul等对该中心沿C1脊神经根分布的CCJ-DAVF进行了病例回顾性分析和文献综述,结果于2023年1月发布在《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Iampreechakul P, et al. Clin Neurol Neurosurg. 2023;224:107548. doi:10.1016/j.clineuro.2022.107548】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SDAVFs)是脊髓血管畸形最常见的类型,指供应硬脊膜或神经根的动脉在椎间孔处穿过硬膜时,与脊髓引流静脉的直接交通,使脊髓周围的冠状静脉丛动脉化。颅颈交界区(craniocervical junction,CCJ)的SDAVF包含颅内部分,出血风险较高,常引起颅内或脊柱症状。通常认为CCJ-DAVF包括瘘管位于枕骨大孔区、C1和C2水平的SDVAF。研究人员认为沿C1脊神经根分布的CCJ-DAVF是其他位置不同的病变亚组,具有独特的自然史特征。因此,来自泰国神经外科研究所的Prasert Iampreechakul等对该中心沿C1脊神经根分布的CCJ-DAVF进行了病例回顾性分析和文献综述,结果于2023年1月发布在《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上。
经伦理审查后,研究团队回顾性审查了2008.06-2021.12研究中心收治的DAVF和SDAVF患者,收集了沿C1脊神经根分布的CCJ-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治疗预后数据并进行文献回顾。C1脊神经上根膜动脉与神经鞘内神经根静脉之间的异常分流定义为沿C1脊神经分布的CCJ-DAVF。
本研究共纳入7名CCJ-DAVF患者,包括5名男性和2名女性,中位年龄54岁,5名(71.4%)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2名(28.6%)表现出进行性脊髓病。除一根瘘管外,所有瘘管均接受C1水平神经根硬膜分支血供。所有表现SAH的患者中瘘管中均伴有静脉瘤,可能是出血的原因。6名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1周DSA证实所有治疗过的瘘管均完全闭塞。大部分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2例出现暂时性斜方肌疼痛和痉挛,1例SAH患者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患者伴有直肠癌伴肺转移,栓塞失败后拒绝接受进一步治疗,1月后因脓毒症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死亡,详细患者资料见表1。
表1. 沿C1脊神经分布的CCJ-DAVF的病例回顾。
患者,男,51岁,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因下肢进行性无力、感觉异常,大小便失禁1月入院。颈椎MRI提示延髓至C5水平异常高信号,提示静脉充血,脊髓腹侧、背侧面有曲折硬膜内流空影,增强CTA提示左侧硬膜内静脉扩张伴下行静脉引流(图1)。
图1. 患者术前颈部MRI T2WI及静脉内CTA重建影像。
左侧椎动脉DSA和旋转CT血管造影提示沿C1神经根分布的CCJ-DAVF,由C1-C2水平的左椎动脉根脑膜支供血,向上引流至延脑,向下通过膨胀的左侧髓外侧静脉引流至颈髓(图2)。
图2. 患者术前椎动脉DSA及CTA影像资料。
患者瘘管供血动脉细小、迂曲,难以行介入治疗,故采用右侧卧位行左侧枕下颅骨切开术和C1半椎板切除术。术中,解剖C1脊神经背根和第一突棘韧带后,找到椎动脉和较大的近端引流静脉,夹闭引流静脉后动脉化的髓周静脉变暗。
图3. CCJ-DAVF术中及引流静脉夹闭前后图片。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周DSA确认无瘘管未残留瘘腔,术后6个月症状完全康复,1年、5年颈椎MRI提示静脉充血完全消退,异常流空影消失,瘘管未复发(图4)。
图4. 患者术后1周DSA及MRI随访影像资料。
基于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PRISMA),研究团队以“arteriovenous fistulas”,“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craniocervical junction”和“C1 spinal nerve”为关键词,在Ovid MEDLINE、Pubmed、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ic Reviews和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瘘管血管构筑学信息及治疗结果。共发现24例CCJ-DAVF患者,包括20名男性和4名女性,平均年龄64.1±10.1岁,13例(54.2%)出现 SAH和/或脑出血,11例(45.8%)出现进行性脊髓病,具体详细血管构筑学及临床治疗结果见表2。
表2. 沿C1脊神经分布的CCJ-DAVF的文献回顾。
沿C1脊神经分布的CCJ-DAVF是一种罕见DAVF类型,应视为CCJ处DAVF的特殊亚型,SAH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且易被常规DSA检查忽略。CT血管造影可以帮助分析小型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等瘘管的血管构筑学信息。阻断硬膜内引流静脉应作为沿C1脊神经分布的CCJ-DAVF的首选治疗方式。
关注颅颈交界处动静脉瘘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张雨杭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
审 校
李聪慧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终 审
许奕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