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1日发布 | 500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影像读片(45):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合并血栓,经双抗治疗后血栓消解,行支架植入术

陈红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淮左名都”

简要病史

男,73岁;高血压。

症状:右侧肢体无力。

脑MRI:左侧半球多发梗死。

2022-7-12 外院 DSA

左侧颈动脉侧位造影:颈内动脉起始部管腔重度狭窄,狭窄段远侧管腔内可见小结节样造影剂充盈缺损,提示“血栓”。

2022-8-16  DSA

左侧颈动脉侧位造影:颈内动脉起始部管腔重度狭窄,狭窄远侧管腔内未见造影剂充盈缺损,提示“血栓”已溶解。

简要评析

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主要由粥样硬化斑块引起,是重要的脑卒中原因,其致脑梗死机制包括:


(1)动脉-动脉栓塞

颈动脉狭窄部位血栓形成,血栓脱落栓塞颅内脑供血动脉,引起脑梗死,即动脉-动脉栓塞,梗死灶通常分布于颅内远端分支动脉供血的皮质和皮质下脑组织。


(2)血流动力学障碍

局部颈动脉管腔狭窄严重到一定程度,即会导致供血区灌注不足,进而引发脑缺血发作,内部分水岭区是最先受低灌注影响,此部位梗死是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标志。


在过去,由于评估不及时,影像检查很少检测到颈动脉狭窄部位的血栓,因为绝大部分狭窄部位血栓早期就自发溶解了。


近年来,得益于脑卒中急诊溶栓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快速发展,以及早期评估脑血管影像的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患者在脑梗死早期被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狭窄部位检测到血栓的几率也就增加了。


此患者在脑梗死早期DSA发现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合并血栓形成,由于担心介入治疗操作的骚扰可能造成血栓脱落栓塞颅内血管,先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一个月后复查DSA,发现血栓已经消解后,故对颈动脉狭窄行保护伞下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神经介入视频:经右桡6F指引行左侧CAS时通路不稳)。点击红色字体查看链接文章


脑血管影像案例(34):颈动脉轻度狭窄斑块血栓形成致MCA栓塞    点击蓝色字体查看链接文章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