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1日发布 | 2390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探囊取物丨陈文伙教授:ICAS-LVO处理新策略—BASIS技术详解

陈文伙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达人收藏





技术背景


对于前循环的大血管闭塞(LVO)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EVT)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标准治疗方法。


然而,对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相关的大血管闭塞(ICAS-LVO),血管内治疗是否同样安全和有效目前仍不明确。部分研究表明,与栓塞LVO相比,单纯使用取栓支架或抽吸的机械取栓方式在ICAS-LVO中效果较差且耗时较多[1,2],同时补救性措施包括:1)颅内支架和/或球囊血管成形术;(2)GPI输注;(3)两者结合的方式[1,2,3,4] 可以提高血管的成功再通。


2022年4月发布的欧洲ICAD指南同样指出:对于疑似由ICAD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机械取栓失败后,血管成形术和/或支架置入术可用作补救治疗[2] 。因此机械取栓联合血管成形术目前已成为治疗ICAS-LVO的主流方式。


针对ICAS-LVO患者的处理,传统手术过程存在诸多挑战:


1

取栓操作可能引起狭窄部位血管损伤、甚至血管夹层,导致微导丝再次通过困难。

2

狭窄远端的血栓不易取出,可能导致血栓异位,或因反复取栓引起斑块破裂、血管夹层等。

3

需要补救性治疗时,要求反复交换导管、导丝,可能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1,2,5]


对于ICAS-LVO的机械取栓手术而言,支架取栓显示出比抽吸取栓更少的血管损伤和更高的即刻再灌注[6]。再通成功率和再通时间是ICAS-LVO的重要手术预后因素,因此针对ICAS-LVO需要更合适的EVT策略[1,5,6]






BASIS临床获益


漳州市医院的陈文伙教授团队基于加奇公司Syphonet®取栓支架全系兼容0.017in微导管及远端抓捕网篮的设计特点,创新性的提出针对ICAS-LVO患者治疗的新技术:


BASISBalloon AngioplaSty with the dIstal protection of Stent retriever)技术——远端取栓支架保护下的球囊血管成形术

BASIS技术可以:


1

同时处理近端狭窄与远端栓塞,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患者预后;

2

相较传统手术步骤可以减少器械交换,降低因器械交换所致的并发症发生风险;

3

利用Syphonet®取栓支架抓捕篮作为保护,降低因球囊扩张导致的血栓逃逸风险;

4

避免传统手术取栓支架拉栓过病变造成的内膜损伤、斑块破裂、血管痉挛风险。






BASIS详细步骤


Syphonet®取栓支架型号规格


Syphonet®取栓支架输送导丝0.0154in,理论上可以配合导丝内腔为0.0165in及以上的快交球囊。经临床验证,波科Maverick球囊可以搭配Syphonet®取栓支架使用。加奇SacSpeed®球囊扩张导管已完成改进与评估进入量产阶段,未来SacSpeed®球囊扩张导管也能与Syphonet®取栓支架联合使用,使ICAS-LVO患者获益于BASIS技术


BASIS技术主要针对近端狭窄合并远端(原位)栓塞的情况,这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除了ICAS-LVO,对于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怀疑AIS合并ICAS、慢闭开通的保护措施是否同样适用?期待更多的临床应用与经验。






BASIS病例


基本信息

患者男性,76岁。“突发头晕5小时,昏迷3.5小时”急诊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查体:昏迷,四肢瘫,NIHSS评分35分。

术前影像

CT平扫可见基底动脉高密度征。

CTA提示基底动脉近端重度狭窄远端栓塞。


CTP错配225ml,提示后循环存在大片缺血区域。


造影显示左侧椎动脉为优势血管,闭塞部位呈笔尖征,结合临床症状提示ICAS病变。

手术过程

首过效应阳性。

释放4×30mm Syphonet®取栓支架,可见支架通体显影,支架中部呈现蜂腰征,辅助判断病变部位。

Syphonet®取栓支架释放后造影,可见前向血流部分恢复

沿Syphonet®取栓支架的输送导丝推送2.5×15mm Maverick球囊至狭窄段,将取栓支架部分回收至球囊导丝腔。

充盈球囊处理近端狭窄。

球囊泄压后前进中间导管越过病变。

中间导管联合Syphonet®取栓支架进行远端取栓。

取出的血栓。


取栓后再次释放Syphonet®取栓支架,可见支架打开良好,蜂腰消失。


造影判断血管再通良好,回收Syphonet®取栓支架,将微导丝置于远端等待观察。

术后情况

术后神志转清,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4级。


术后复查CTA及CTP。





专家简介


陈文伙

漳州市医院

主任医师,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神内脑血管病介入科主任。

200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介入中心进修神经介入1年。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脑防委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福建省神经病学学会介入学组副组长。

发表论文20余篇, 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11篇。



[1]Baek J H ,  Kim B M ,  Heo J H , et al. Endovascular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Vertebrobasilar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Related Large Vessel Occlusion[J]. Frontiers in Neurology, 2019, 10.


[2] Baek, J. H. , et al. "Outcomes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Acute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Related 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 49.11(2018):1.


 [3] Baek, J. H. , et al. "Combination of Rescue Stenting and Antiplatelet Infusion Improved Outcomes for Acute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Related Large-Vessel Occlusion." Frontiers in Neurology 12(2021):608270.


 [4] Psychogios M, Brehm A, López-Cancio E, et al. 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guidelines o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European Stroke Journal. June 2022. doi:10.1177/23969873221099715


[5] Toyoda K ,  Koga M ,  Hayakawa M , et al. Acute Reperfusion Therapy and Stroke Care in Asia After Successful Endovascular Trials[J]. Stroke; a journal of cerebral circulation, 2015, 46(6):1474-81.


[6] Yoo, Joonsang , et al. "Immediate Effects of First-line Thrombectomy Devices for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Related Occlusion: Stent Retriever versus Contact Aspiration." BioMed Central 1(2020).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