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发布 | 935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脑血管-动脉瘤

病例集锦第12期|应用Jasper®弹簧圈系列治疗宽颈且不规则动脉瘤3例

神介资讯

达人收藏

对于颅内破裂动脉瘤,动脉瘤再破裂出血与预后不良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也是治疗的关键所在1。就破裂后交通动脉瘤而言,研究结果显示弹簧圈栓塞与开颅手术夹闭预后良好率相似,尽管弹簧圈栓塞术后动脉瘤复发率略高于开颅手术夹闭,但两种治疗方式间再破裂出血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就弹簧圈栓塞而言,尤其对于形态不规则动脉瘤、破裂动脉瘤,其动脉瘤术中再破裂出血风险显著升高3。另外,对于破裂动脉瘤,尤其是宽颈动脉瘤,如果可以通过双微导管栓塞等技术配合高性能弹簧圈避免支架的使用,实现单纯栓塞,将可以避免因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带来的潜在出血风险以及围术期抗血小板不充分带来的潜在缺血风险。因此,对于破裂后交通不规则宽颈动脉瘤,实现动脉瘤的致密栓塞、减少对于瘤壁的过度干扰以及保持填塞过程的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款柔软、钻缝能力强、术中不踢管的弹簧圈则可以更好地助力术者完成动脉瘤的栓塞。

Contents

病例速览


Case1-Jasper®SS弹簧圈在不规则后交通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中的应用



Case2-Jasper®SS弹簧圈单纯栓塞破裂及微小动脉瘤体会


Case3-Jasper®SS颅内可电解脱弹簧圈治疗颅内破裂后交通动脉动脉瘤一例

点击查看病例原文

Case-1

右侧后交通破裂动脉瘤

动脉瘤部位:

PComA

动脉瘤尺寸:

中(5-9mm)

动脉瘤测量:

8.4mm×4.9mm

动脉瘤特点:

宽颈

不规则动脉瘤

手术策略: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术中器械

Jasper®弹簧圈、Jasper®SS弹簧圈

微导管、微导丝、颅内支架

术前影像

栓塞过程

半释放支架覆盖瘤颈,填入第一个Jasper®弹簧圈栓塞子囊,后填入多枚Jasper®SS弹簧圈

术后即刻影像

术者体会

Experience

本例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有子囊,考虑动脉瘤破裂出血可能,相对宽颈,需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Jasper®SS弹簧圈凭借自身特性,在子囊内成袢,对其有效致密栓塞。此外,Jasper®SS弹簧圈解脱速度快,成功率高。

Case-2

左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破裂动脉瘤及海绵窦段动脉瘤

动脉瘤部位:

ICA

动脉瘤尺寸:

小(3-5mm)

动脉瘤测量:

4.1×2.6mm

2.3×2.1mm

动脉瘤特点:

宽颈

不规则动脉瘤

手术策略:单纯弹簧圈栓塞

术中器械

Jasper®弹簧圈、Jasper®SS弹簧圈

微导丝、微导管

术前影像

栓塞过程

先将塑形好的双微导管超选入动脉瘤瘤腔内及瘤颈处,将Jasper®弹簧圈填入动脉瘤瘤腔内成篮,然后向动脉瘤远端小阜填入Jasper®SS弹簧圈一枚,再向动脉瘤瘤腔内填入Jasper®弹簧圈两枚。

将一根微导管重新塑形超选海绵窦段动脉瘤瘤腔内,填塞一枚Jasper®SS弹簧圈

术后即刻影像

术者体会

Experience

左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瘤颈宽,瘤顶见小阜,另一动脉瘤较小呈囊状,位于海绵窦段。Jasper®弹簧圈填塞过程中,推送手感柔顺,成篮弹簧圈无挤压变形,Jasper®SS弹簧圈圈体柔软,对于微小动脉瘤的填塞更加安全,且栓塞更加致密,提高患者疗效。

Case-3

后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

动脉瘤部位:

PComA

动脉瘤尺寸:

中(5-9mm)

动脉瘤特点:

宽颈

不规则动脉瘤

手术策略:单纯弹簧圈栓塞

术中器械

Jasper®SS弹簧圈

导引导管、微导管、微导丝

术前影像

栓塞过程

双微导管塑形置入动脉瘤瘤腔,弹簧圈成篮后,通过两个微导管交替填入Jasper®SS弹簧圈至动脉瘤致密栓塞。

术后即刻影像

术者体会

Experience

该病例为右侧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瘤体指向后下侧,宽颈动脉瘤,瘤体有子瘤形成。Jasper®SS弹簧圈超柔顺设计使其拥有良好的钻缝能力,从而提高了其填塞性能,其Coil支撑圈结构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支撑性,在填塞和收尾的过程中,减少了弹簧圈的踢管现象,减少术中动脉瘤破裂风险。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阅览):

  1. McDougall CG, Spetzler RF, et al. The Barrow Ruptured Aneurysm Trial. J Neurosurg. 2012 Jan;116(1):135-44.

  2. Taweesomboonyat C, Tunthanathip T, et al. Outcome of Ruptured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 Treatment Comparing Between Clipping and Coiling Techniques. World Neurosurg. 2019 May;125:e183-e188.

  3. Park YK, Yi HJ, Choi KS, et al. Intraprocedural Rupture During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Clinical Results and Literature Review. World Neurosurg. 2018 Jun;114:e605-e615.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